赵振起
- 作品数:24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省人大财经委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抢抓历史机遇 发展接续产业 推动辽源经济跨越式发展被引量:1
- 2003年
- 党和国家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的战略决策,必将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重振雄风。辽源是吉林省较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我们将抓住这一难逢的历史机遇,加快经济转型,发展接续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 赵振起
- 关键词:接续产业历史机遇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
- 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 准确把握我省经济发展新变化(下)
- 2015年
- 二、准确把握我们省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我们都生活在吉林,身临其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分析我们省的经济形势,要观其形,更要重其势。对东北的经济形势,最有发言权的是东北人。分析吉林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也要从GDP说起。2014年东北三省增速分别为,辽宁5.8、吉林6.5、黑龙江5.6,全国垫底,引起热议,称之为"新东北现象"。上一轮东北振兴,我在一个资源最枯竭的城市、一个急需转型的城市做了6年多市委书记,是第一轮振兴的实践者。
- 赵振起
-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东北现象东北人东北三省产能过剩新兴产业
- 美国政府经济职能对我们的几点启示被引量:4
- 2000年
- 文章借鉴美国政府的经济行为 ,结合吉林省省情 ,提出了以下建议 :经济转轨时期 ,必须完善规则 ,明确政府职能 ,规范政府行为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加大改革力度 ,提高政府效率 ;解决目前有效需求不足 ,必须灵活运用财政和税收政策 ,以启动生产和推动消费 ;迎接新的挑战 ,必须确立有效的人才培育和使用机制 ,实施人才工程 ;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新形势 ,必须审时度势 ,注重调整经济发展政策。
- 赵振起
- 关键词:政府经济职能财政政策税收政策
- 建立适应发展接续产业要求的人才支撑体系
- 2004年
- 千古兴业,关键在人;经济提速,人才为本。辽源是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要加快经济转型,发展接续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在产业演进中确立人才地位,在结构调整中整合人才资源,在体制转换中完善人才机制,在人才工作中形成整体合力,为发展接续产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在产业演进中确立人才地位 目前,辽源市正在抢抓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
- 赵振起
- 关键词:接续产业人才支撑体系资源枯竭型城市人才资源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演进
- 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充分发挥党校培训轮训干部主渠道作用被引量:1
- 2000年
-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是新时期党校工作的指导方针。要充分发挥党校培训轮训干部的主渠道作用 ,就要以“三个代表”为指针 ,提高广大干部驾驭全局的能力和领导水平 ;提高广大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加强党性修养 ,增强广大干部的宗旨意识 ,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 ,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与时代精神 。
- 赵振起
- 关键词:中共党校
- 坚持科学发展 加快富民强市进程
- 2007年
- 未来5年,辽源要坚持以省九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围绕推进富民强市和构建和谐辽源,进一步确定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落实切实可行的推进措施,不断开创辽源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 赵振起
- 关键词:富民强市借力发展改善民生资源枯竭型强势产业
- 书百年历史 展世纪宏图
- 2002年
- 美丽富饶的辽源市位于吉林省的中南部,地处长白山余脉和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被称为东辽河畔的一颗明珠。辽源市的历史源远流长,清代这里被辟为皇家“盛京围场”,康熙皇帝曾钦敕“皇家鹿苑”。1902年弛禁后设立县治,取名西安县。1948年设立西安市,1952年依东辽河发源于此而易名辽源市。现辖东丰、东辽两县和龙山、西安两区,总面积5123平方公里,人口130万,其中市区人口50万。 今年9月6日,是辽源设治建城百年纪念日。
- 赵振起
- 关键词:民营经济东辽河经济国际化城市化进程松嫩平原
- 促进要素聚集 谋求更大发展
- 2005年
- 赵振起
- 关键词:中国农民老工业基地处长
- 在实践中保持和提升党的先进性
- 2005年
-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党的先进性是在长期革命、建设和发展实践中形成的,也必然在党执政发展实践中得到不断提升。一、在执政实践中保持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贯穿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各个方面,体现在党的执政实践的整个过程。党的先进性从来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党的先进性是党执政实践的基础,党的执政实践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 赵振起
- 关键词:执政实践根本性建设党的建设作风建设
- 关于新时期党的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
- 2005年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正在由农村、国有集体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三大传统领域,向社区、新经济组织(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新社会组织(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及民办非企业单位)三大新兴领域转变。深入研究和解决好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客观要求。
- 赵振起
- 关键词:党建工作基层组织建设非公有制经济非公经济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