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庆超

作品数:55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文学
  • 17篇艺术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篇改编
  • 26篇小说
  • 25篇电影
  • 24篇电影改编
  • 16篇聊斋
  • 14篇聊斋小说
  • 7篇影视
  • 7篇影视剧
  • 7篇题材
  • 6篇革命历史
  • 5篇叙事
  • 5篇历史题材
  • 5篇革命历史题材
  • 4篇文学
  • 4篇聊斋志异
  • 3篇影视剧改编
  • 3篇中国梦
  • 3篇审美
  • 3篇作家
  • 3篇网络

机构

  • 41篇井冈山大学
  • 13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吉安师范学校
  • 1篇蒲松龄纪念馆

作者

  • 51篇赵庆超
  • 4篇霍巧莲
  • 4篇李掖平
  • 2篇刘国杰
  • 2篇石春霞
  • 1篇舒乙
  • 1篇刘晓鑫
  • 1篇张冰洁
  • 1篇袁涛

传媒

  • 15篇蒲松龄研究
  • 6篇井冈山大学学...
  • 5篇百家评论
  • 4篇红色文化资源...
  • 3篇小说评论
  • 2篇聊城大学学报...
  • 2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新闻知识
  • 1篇齐鲁学刊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十堰职业技术...
  • 1篇伊犁教育学院...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宁夏师范学院...
  • 1篇陇东学院学报
  • 1篇时代文学(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域生存的身份认同与焦虑缓释--评美国华人作家施雨的长篇小说《刀锋下的盲点》
本文以美国华人作家施雨的长篇小说《刀锋下的盲点》为研究对象,这部小说选择了作家相对熟悉的医院生活场景作为描述对象,并融入了作家对个人跨域奋斗厉程中身份认同艰难的思考,以及对由此所带来精神焦虑与缓释方式的探寻,《刀锋下的盲...
赵庆超
关键词:美国小说
文献传递
论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中国梦”的价值转换与呈现症候
2016年
在西方'后'学理论话语和多元冲突的文化语境的催生下,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在内涵阐释上突破了单一的政治学视野,在影像修辞上更加强调视觉奇观与情感认同的表现效果,有效地扩充了对'中国梦'的艺术呈现与审美转换,但也带来叙事逻辑离奇、人物台词雷人等解构神圣、恶搞崇高、戏说历史的不良创编倾向,对此需要认真地加以规范和引导。
赵庆超刘兰花
关键词:中国梦革命历史影视剧症候
鬼狐的淡隐与现世的凸显——从聊斋小说《辛十四娘》到《狐缘》电影改编的思考被引量:4
2015年
1986年上映的大陆电影《狐缘》承袭着聊斋原著小说《辛十四娘》重思想教化轻审美娱乐的表现倾向,呈现出鬼狐原型的祛魅和现世人生的凸显相结合的审美特征,在契合新时期主流文化中的反封建主题、渲染和拔升理想化的文化人格、强化作品现实指涉的同时,又阻碍了影片在日常生活与审美趣味表现上的接受亲和力,于一定程度上抑制其自身的艺术生长点。
赵庆超张冰洁
关键词:聊斋志异电影改编
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中的镜像隐喻与现实观照
2019年
新世纪影视剧中的革命再叙述不断以镜像隐喻的呈现方式进行着现实观照,在打开通向历史审美的观赏视窗的同时,也以不断添加"私货"的形式加快了消费革命、娱乐历史的轻快步伐,从而对应着新世纪语境下的都市生存迷思、反现代性怀旧和新国家主义想象多元话语龃龉互渗的留存痕迹。这种影像定格是时代主潮从"泛政治化"的"历史革命化"转向"去政治化"的"革命历史化"之后,"革命"被放入"历史"的复杂装置之中再度赋魅和祛魅而展现的审美征候,考辨其在地再生的多样性与有效性,对于建构"革命"叙事蓬勃发展的新气象尤为重要。
赵庆超
关键词:革命历史影视剧现实观照
新世纪聊斋电影的改编脉象和原因探析
2023年
受到大众文化、网络语境和新媒体技术的催生,新世纪以来的聊斋题材影片出现了宗教元素泛滥、情感戏份膨胀、闹剧精神蔓延的改编脉象。制作者对虐恋、同性恋、无厘头、“二次元”、御宅以及萌文化等多种外来亚文化元素的借用与整合,为聊斋电影改编提供了多种机遇,也孕育着重重的危机。因此,立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基点,勘探改编过程中出现的艺术盲点,防范因为改编不当而可能带来的话语风险,进一步为新时代文艺添砖加瓦,将显得迫切而重要。
赵庆超夏菲凡
关键词:《聊斋志异》闹剧
走向“准娱乐化”时代的风格混搭——由聊斋小说《鲁公女》到电影《痴男狂女两世情》的改编现象考量被引量:1
2014年
由《鲁公女》改编而成的《痴男狂女两世情》在人物形象内涵、美学呈现样态、主题思想意蕴等方面均展示出1990年代初期"准娱乐化"时代的风格混搭特征,体现出电影制作者在思想教化与审美娱乐、域外模仿与传统继承之间的矛盾游移心态,揭示《鲁公女》的影像转换背后所隐含的时代语境、文化观念、媒介风格、艺术形式的深层流变规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成败得失对中国娱乐片的发展成熟和聊斋文化的当代承续与拓展都可带来丰富的启示和教训。
赵庆超袁涛
关键词:聊斋志异娱乐化电影改编
日常叙事的隐现与展开——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与“中国梦”契合点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参观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后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出访俄罗斯和非洲、亚洲博鳌论坛等多个正式场合进一步加以论述阐释,逐渐形成一套具有总体性、宏观性特征的强国理论构想体系。习总书记认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赵庆超
关键词:中国梦革命历史题材博鳌论坛叙事形态
现代主义元素的转变与凸显——论《寻枪》电影改编的风格特征被引量:1
2010年
改编自小说《寻枪记》的电影《寻枪》,在环境设置和叙事节奏上较原作而言均呈现出本土化的现代主义色彩,为文艺作品如何完成现代主义元素的本土转换和保持严肃深刻的艺术个性均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赵庆超
关键词:电影改编现代主义
在似与不似之间——鲁迅、钱钟书小说话语对比研究
鲁迅和钱钟书丰富而深刻的文学成果及由此形成的巨大精神魅力,具有强大的时代延续性和承传性,在被不断阐释和研究中成为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作品就是展现他们文学思想和审美表达的重要标本. 引言:鲁迅和钱...
赵庆超
关键词:小说话语现代作家现代文学
文献传递
现代转型视域下的乡土塑形与人性勘探——评刘伟宏的长篇小说《大原》
2024年
百万字的《大原》全息性地展现出乡土中国的西北一隅历史转型的时代阵痛和心灵惊悸。它的史诗气质、恢宏格局和微观意义上的细部塑形都暗合了文化地理学与文化诗学的勘探路径,这种在多元动态的时空语境中重提地方性“知识”的审美想象和文化寻根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为文化保守主义的后撤姿态,但对深刻反思全球化坐标中的身份认同和人性迷失,具有独特的艺术参照价值。它关于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审美钩沉、乡土怀旧与“人学”建构的话语考辨,以及自身的完成性与未完成性的复杂存留都应值得关注,也将会产生“复数”而“及物”的意义。
赵庆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