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士熙
- 作品数:111 被引量:806H指数:17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委资助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PCR结合DGGE技术快速鉴定橘小实蝇及其近缘种被引量:3
- 2007年
- 首次采用PCR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橘小实蝇及其近缘种的线粒体COⅡ和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DGGE可以区分实蝇属不同种类的COⅡ和16S rDNA基因序列.
- 詹开瑞赵士熙陈宇航任大明
- 关键词:橘小实蝇检疫PCR-DGGE
- 食虫沟瘤蛛的实验种群参数
- 1992年
-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观察食虫沟瘤蛛种群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动态和捕食效应.通过组建Logistic发育速度模型、繁殖特征生命表、种群动态模型、Holling功能反应模型和Hassell-Varley干扰反应模型,测定出食虫沟瘤蛛实验种群的各项参数,使实验种群研究纳入量化指标.文中还在实验种群稳定年龄组配测定的基础上,应用Leslie矩阵模型模拟实验种群动态,并建立种群增长模型:N=105.3318e^(0.0470(?))(21℃);N=113.3249e^(0.05831)(27℃).
- 赵士熙吴中孚沈锦松
- 关键词:食虫沟瘤蛛实验种群
- 茶毛虫天敌的研究被引量:14
- 2000年
- 本文明确了茶毛虫天敌种类及其优势种 :寄生性天敌中寄生卵的有赤眼蜂和茶毛虫黑卵蜂 ,其中茶毛虫绒茧蜂是优势种 ;寄生幼虫的有茶毛虫绒茧蜂、茶毛虫瘦姬蜂、毒蛾瘦姬蜂、小孢瘦姬蜂、日本黄茧蜂和寄蝇等 ,其中茶毛虫绒茧蜂是优势种 ;捕食性天敌有步行虫、蠼螋、蜘蛛和青蛙等 ,其中蜘蛛是优势类群 ,白斑猎蛛为优势种。研究了茶毛虫主要寄生性天敌的寄生率和寄生动态 :茶毛虫黑卵蜂的寄生率为 15- 2 0 % ,越冬卵可高达 4 5%左右 ;茶毛虫绒茧蜂的寄生率为 2 0 %左右 ;日本黄茧蜂和寄蝇的寄生率为 5- 10 %。测定茶毛虫及其天敌的生态位宽度 :在时间生态位上 ,生态位宽度序列为茶毛虫 >白斑猎蛛 >茶毛虫绒茧蜂 >茶毛虫黑卵蜂>寄蝇 ;在空间生态位上 ,生态位宽度序列为茶毛虫 >白斑猎蛛 >茶毛虫绒茧蜂 >寄蝇 >
- 艾洪木赵士熙佘志权
- 关键词:茶毛虫天敌茶树
- 茶椰圆蚧的重要天敌——日本方头甲及其捕食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 2000年
- 本文研究了日本方头甲的种群动态、捕食习性、功能反应、干扰反应与农药毒性 .结果表明 ,日本方头甲在福安社口茶园一年有 4个发生高峰 ,与茶椰圆蚧二龄若虫的发生期跟随现象明显 ,对第二代茶椰圆蚧控制作用强。成虫和幼虫均可捕食各个虫态的茶椰圆蚧 ,成虫捕食具有日节律 ;雌成虫的捕食量大于雄成虫 ,雌、雄成虫捕食茶椰圆蚧的功能反应均为 Holling 型反应。雌成虫在 10℃下捕食率最低 ,15℃次之 ,35℃最高 ,在10 - 35℃内捕食率 y与温度 x的关系为 y=- 0 .4 36 2 +0 .2 84 6 x,在 35- 4 0℃内 y=38.84 74 - 0 .8579x;捕食者个体相互间存在干扰 ,雌雄混合组合干扰系数 m值最大 ;
- 曾兆华赵士熙吴光远余素红
- 关键词:日本方头甲种群动态捕食作用茶椰圆蚧
- 三化螟预测模型的通径分析被引量:1
- 1993年
- 利用1972-1988年三化螟发生的历史资料和气象资料,对影响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应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组建2代三化螟种群预测的判别模型。文中对判别模型进行通径分析的结果说明,2代三化螟种群预测系统的决定系数 R^2=0.9953,表明预报量的99.53%是由预测模型的全部7个预测因子所决定,尚有0.47%的预报量由未知因素所致,剩余通径系数 P_c=0.0684。经对历史资料的回报检验,该预测模型的判别率达到100%。经过1989和1990年实报。预报等级与实际发生量所代表的等级相符合。证实了2代三化螟种群预测模型预测因子的组成和结构符合预报的要求。
- 赵士熙吴中孚林峰陈玉鹏
- 关键词:三化螟通径分析
- 枇杷园梨小食心虫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被引量:8
- 2004年
- 研究了莆田地区枇杷园梨小食心虫的生物学特性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 ,实验结果表明该虫在莆田地区一年发生 6代 ,以老熟幼虫在枇杷树枝干的皮下或苗木嫁接口处结茧越冬 ,于 5月上旬 -中旬以幼虫为害果实最为严重。用 Bt可湿性粉剂 30 0倍液 ,2 .5 %敌杀死乳油 2 0 0 0倍液 ,90 %晶体敌百虫 10 0 0倍液 ,2 0 %杀灭菊酯乳油 4 0 0 0倍液 ,5 0 %杀螟松乳油 l0 0 0倍液都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 ,虫口减退率达 85 - 93%。并对梨小食心虫的综合治理提出可行性建议。
- 傅丽君赵士熙林毅
- 关键词:梨小食心虫枇杷生物学特性药剂防治
- 不同施药方法对莲腐败病防效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通过开展不同施药方法对莲腐败病防效比较研究发现,采用靶向施药方式针剂注射法对该病具有良好的防效,明显优于其他施药方法,其防效可达51.1%~63.5%。针对药材作物子莲,采用针剂注射方法施药是防治子莲生长前期病虫害的有效措施,该法还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农药对药材和环境的污染。
- 葛有茂赵士熙
- 关键词:子莲莲腐败病药效试验注射法
- 再生稻褐飞虱为害损失测定和防治指标的研究被引量:7
- 1994年
- 在福建,褐飞虱是再生稻的重要害虫.文中进行了再生稻褐飞虱为害损失的测定,并对褐飞虱为害再生稻造成的产量损失结构进行了通径分析.根据虫量和产量损失的关系,结合现行稻谷价格,产量水平,防治费用等因素,确定允许为害损失率,同时建立了再生稻褐飞虱防治指标模型,按照防治指标模型,制定出不同产量水平的防治指标.
- 赵士熙王良威吴中孚张培卿林启良
- 关键词:再生稻稻褐飞虱为害损失通径分析
- 阿维菌素与氰戊菊酯复配对桃蚜的增效作用被引量:7
- 2002年
- 阿维菌素与氰戊菊酯的各种配比均对桃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 ,其中以阿维菌素与氰戊菊酯按有效成分 1∶2 4的比例复配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共毒系数达到 2 97.84。室内药效试验也表明 ,2 0 %混剂乳油(0 .8%阿维菌素 +19.2 %氰戊菊酯 )的药效明显高于 2 0 %氰戊菊酯乳油 ,与 0 .
- 兰亦全赵士熙刘新林尉
- 关键词:阿维菌素氰戊菊酯复配桃蚜
- 稻粉虱的发育速率模型被引量:4
- 2000年
- 利用稻粉虱在 5个恒温下发育速率的试验数据 ,分析比较了昆虫发育速率 3种模型 (线性日度模型、L ogistic模型、王氏模型 )对稻粉虱各虫态及全世代发育速率的拟合效果 .结果表明 ,两种非线性模型均具有较高的拟合效果 ,χ2 达到极显著水平 ,王氏模型的拟合效果比 Logistic模型好 ;
- 魏辉张晓俊郑月琼赵士熙
- 关键词:稻粉虱发育速率数学模型温度水稻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