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丽梅

作品数:192 被引量:614H指数:16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36篇专利
  • 28篇会议论文
  • 16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5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0篇大豆
  • 80篇不育
  • 75篇杂交
  • 66篇雄性不育
  • 57篇细胞质
  • 56篇不育系
  • 47篇杂交大豆
  • 41篇细胞质雄性不...
  • 41篇胞质雄性不育
  • 40篇雄性不育系
  • 37篇杂交种
  • 31篇制种
  • 31篇大豆细胞质
  • 26篇选育
  • 25篇基因
  • 21篇细胞质雄性不...
  • 21篇胞质雄性不育...
  • 20篇大豆杂交
  • 20篇大豆杂交种
  • 18篇杂种

机构

  • 182篇吉林省农业科...
  • 14篇吉林农业大学
  • 9篇吉林省养蜂科...
  • 8篇国家工程研究...
  • 6篇东北师范大学
  • 6篇黑龙江省农业...
  • 5篇内蒙古民族大...
  • 4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延边大学
  • 2篇吉林市农业科...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山东省花生研...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桦甸市农业技...
  • 1篇舒兰市农业技...
  • 1篇佳木斯市种子...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91篇赵丽梅
  • 93篇张春宝
  • 77篇张井勇
  • 72篇孙寰
  • 68篇张伟
  • 63篇张伟龙
  • 58篇闫昊
  • 50篇王曙明
  • 46篇林春晶
  • 43篇彭宝
  • 40篇王跃强
  • 35篇王鹏年
  • 23篇张鸣浩
  • 17篇董英山
  • 17篇邱强
  • 17篇李建平
  • 17篇闫晓艳
  • 16篇黄梅
  • 15篇程砚喜
  • 12篇李茂海

传媒

  • 31篇大豆科学
  • 13篇吉林农业科学
  • 10篇大豆科技
  • 5篇中国油料作物...
  • 5篇作物杂志
  • 5篇植物遗传资源...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大豆通报
  • 3篇中国种业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中国蜂业
  • 3篇东北农业科学
  • 3篇第24届全国...
  • 3篇第十届全国大...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作物学报
  • 2篇吉林省第三届...
  • 2篇2012作物...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6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10篇2019
  • 6篇2018
  • 12篇2017
  • 10篇2016
  • 11篇2015
  • 14篇2014
  • 12篇2013
  • 9篇2012
  • 7篇2011
  • 14篇2010
  • 4篇2009
  • 10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1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杂交大豆新品种吉育607选育报告被引量:5
2013年
吉育607是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JLCMS14A,恢复系为JLR83。吉育607的主要特点是高油、高产、稳产,2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3447.6kg,比对照增产12.2%;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3198.2kg,比对照增产11.2%。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高抗大豆灰斑病。田间自然诱发鉴定,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高抗大豆灰斑病,高抗大豆霜霉病,高抗大豆细菌性斑点病,抗大豆食心虫。籽粒脂肪含量22.22%,蛋白质含量39.3%,蛋脂合计61.52%。该品种适于吉林省中早熟区种植。
彭宝张伟龙张井勇张春宝闫昊张伟赵丽梅
关键词:大豆杂交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种植方式、疏叶及昆虫对杂交大豆制种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为提高杂交大豆的制种产量,本文研究繁种中杂交大豆父母本种植方式、人工疏叶和传粉昆虫对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父母本同穴混合种植,能够提高昆虫的异交传粉几率,显著提高不育系的单株结荚数量,比传统的父母本1∶1成行种植提高20.40%(蜜蜂传粉)和30.52%(苜蓿切叶蜂传粉),其中苜蓿切叶蜂的传粉效率显著高于蜜蜂。在大豆开花期间疏父母本整株三出复叶中的两个小叶片,改变叶片的空间分布,可显著提高不育系的结荚率,使JLCMS9A和JLCMS4A两个不育系结荚率分别达到24.1%和65.3%,比对照提高了68.82%和54.01%。
赵丽梅彭宝王跃强张伟张伟龙李建平李茂海张春宝孙寰葛凤晨
关键词:杂交大豆制种细胞质雄性不育
外源DNA导入大豆获得一不育材料被引量:20
1995年
获得不育系的途径有许多.如远缘杂交,自然变异,无性系变异等。本试验以吉林20号大豆为受体,采用花粉管通道导入技术,导入远缘材料鹰咀豆(CicerL.arieticem)总体DNA,于D2代获得一不育变异株D8804—7,通过对该材料雌雄育性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初步认为,D8804—7材料为雌雄育性均不正常,自交可结少量种子,不育性可自交保持的不育材料。
赵丽梅刘德璞孙寰袁英黄梅
关键词:大豆花粉管通道不育系DNA
杂交大豆最新研究进展
'三系'选育、杂交种选育、制种和杂交大豆高产栽培是杂交大豆产业化的四个关键技术。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各项技术均取得突破,杂交大豆产业化技术逐渐成熟。1'三系'选育研究取得显著进展1.1育成了高不育率、高异交率、高配合力的不...
赵丽梅彭宝张伟龙张井勇张春宝闫昊张伟李楠
关键词: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
文献传递
大豆杂交种杂交豆5号选育报告被引量:12
2011年
杂交豆5号是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JLCMS84A,恢复系为JLR1。杂交豆5号的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品质较好。全省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3 473.2 kg,比对照增产14.1%;两年区试平均公顷产2 962.9 kg,比对照增产12.2%。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3 227.6 kg,比对照平均增产19.7%,籽粒脂肪含量22.25%,蛋白质含量38.79%,蛋脂合计61.04%。该品种适于吉林省中熟区种植。
彭宝张连发张伟龙赵丽梅张春宝赵晓明张井勇孙寰徐亚杰路明鉴
关键词:大豆杂交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细胞质雄性不育大豆及生产大豆杂交种的方法
本发明属植物育种领域及产生杂种大豆植物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控制一个核恢复基因影响不育性。提供了一个细胞质雄性不育大豆植物,通过引入一个位于核恢复基因座位上的显性位点,该细胞质雄性不育大豆即能恢复可育。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孙寰赵丽梅黄梅
文献传递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和分子基础研究
本研究以育成的RN型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YA、YB,ZD型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ZA、ZB和相应的恢复系为基本试材,组配一系列杂交组合.通过对F1、F2和回交后代的育性分离比例的分析,探讨不育系保持基因和恢复基因的数量及显...
赵丽梅
关键词: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恢复基因SSR分子标记技术
大豆不育系花器官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为探索内源激素在大豆质核互做雄性不育系育性调控中的作用,利用间接酶联免疫技术(ELISA)测定并分析高(A1)、中(A2)、低(A3)3种异交率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B1、B2、B3)在花蕾发育过程(花芽、花蕾、成花)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花芽期不育系花器官中GA3含量均低于同型保持系,低异交率不育系A3在3个时期GA3含量显著低于高、中异交率不育系A1和A2;成花期不育系IAA含量均低于同型保持系,中异交率不育系A2在花蕾期和成花期IAA含量显著高于A1和A3;成花期不同异交率不育系ABA含量均低于同型保持系,中异交率不育系A2在花蕾期和成花期ABA含量显著高于A1和A3;花芽和花蕾期不育系IPA含量高于同型保持系,低异交率不育系A3在3个时期IPA含量显著低于高、中异交率不育系A1和A2;大豆不育系IAA/ABA、GA3/ABA表现为下降趋势,且花芽、花蕾、成花时期不育系大于保持系,IPA/ABA不育系表现为上升趋势。结果表明GA3、ABA、IAA及IPA含量异常、多种激素间平衡关系被打破及比例失调都与大豆雄性不育的发生有关。研究结果能够为探究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机制及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试验依据。
孙佳尧李资文崔天宇刘鹏赵丽梅李志刚
关键词:大豆不育系花器官内源激素
利用RNA-Seq进行大豆杂交种花苞的转录组比较分析
杂种优势作为增加作物产量的一种有效方法己被广泛应用。然而,其潜在的分子遗传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RNA-seq分析了两个大豆杂交种'杂交豆1号'和'杂交豆5号'及其亲本的花转录组,产生了3.38亿个高质量reads,共...
张春宝林春晶彭宝闫昊张井勇张伟龙王鹏年丁孝羊张伟赵丽梅
关键词:大豆杂交种杂种优势
文献传递
大豆异交率性状研究概述被引量:3
2017年
异交率是植物不同个体间发生杂交的概率。大豆是一种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率低。在杂交大豆育种实践中,要实现制种产量高、成本低的目标,最关键的技术要求是异交性能优良。从异交率研究进展、影响异交率的因素、研究异交率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研究进行展望。
闫昊张井勇张井勇王鹏年王鹏年冯献忠冯献忠
关键词:大豆异交率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