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日文
- 作品数:87 被引量:412H指数:11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福建省杉木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为探究杉木高生产力的核心区域及其影响因素,采用改进的CASA模型基于遥感数据、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气象台站数据估算2006年、2011年和2016年福建省杉木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探究其与各影响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福建省杉木林在2006年、2011年和2016年NPP年均值分别为804.03、854.76、884.46 g/(m^(2)·a),呈现出夏季高冬季低的季相特征;杉木林的分级统计以中、高生产力占优势,其中南平市和三明市是福建省杉木林的核心产区,各期的中、高生产力杉木林分单元分别占全省杉木林分总面积的36.04%、41.98%和45.60%;杉木林NPP与年降水量、年太阳总辐射、海拔、坡度、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钾呈显著正相关,与年平均气温、坡向、全磷呈显著负相关;杉木林NPP总体上随海拔、坡度、太阳总辐射、年降水量和土壤有机质的升高而递增,随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递减。研究表明海拔、坡度、年太阳总辐射、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和土壤有机质是影响福建省杉木林NPP的重要因子。
- 徐伟涛林嘉源丘丽萍张帆赖日文
- 关键词:杉木林净初级生产力CASA模型时空分异
- 基于植被盖度和高度的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估算被引量:19
- 2019年
- 由于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发生严重退化。地上生物量是评价草地退化的直观指标。通常采用植被盖度和高度来估算草地地上生物量,但草地退化后,植被盖度和高度与地上生物量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发生变化目前还不清楚,这影响着退化草地生物量估算的精度。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了青藏高原中部和东北部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在不同退化程度下植被盖度和高度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寒草甸与高寒草原地上生物量整体上及不同退化阶段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2)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植被盖度和高度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也发生改变,体现在未退化阶段地上生物量主要受植被高度影响,退化后主要受植被盖度影响。(3)无论是高寒草甸还是高寒草原分退化程度的回归模型估算结果都较不分退化程度模型估算的生物量更接近实测值。我们建议在退化高寒草地研究中采用盖度和高度估算生物量时,根据退化阶段采用不同的估算模型。
- 赖炽敏赖日文薛娴李成阳尤全刚黄翠华彭飞
- 关键词:高寒草地植被特征地上生物量
- 基于3S技术的森林资源监测的研究
- '3S'技术通常是指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及其集成技术,是当今国内外地学界高新技术之一.该文以实施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带动林业的跨越式发展为研究背景;以森林资源监测与控制为目标;以森...
- 赖日文
- 关键词:GPSRSGIS森林资源森林资源监测
- 文献传递
- 基于SPOC和BOPPPS翻转课堂理念的O2O金课实践——以《3S技术》课程为例被引量:1
- 2021年
- 当前农林类特别是林科类学生对专业学习存在一定的偏见和畏难情绪,投入精力不足,对专业发展方向和学习目标不清晰,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学习效果不佳。文章基于《3S技术》课程20年的教学实践,利用自建“金课”和自编实践教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相结合,以全过程评价对学生进行考核,充分利用校企平台、以赛促学等方式进行教学创新改革,实现理论与实践无缝衔接。实践效果表明,学生专业素养得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加强,潜力得到激发,团队协作意识得到增强,创新成果得到多方好评,并以在线课程形式得到推广应用。
- 赖日文余坤勇刘健
- 关键词:O2O混合式教学
- 基于RS和GIS林分蓄积预估模型的评价指标因子选择被引量:6
- 2007年
- 以RS和GIS为技术手段,提取样地的地形因子和遥感图像处理后的TM全波段光谱值及植被指数.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对罗汉山森林公园林分生长蓄积量预估模型的主要评价指标因子进行了选择,为林分蓄积预估模型的建立做了准备.
- 赖日文孟宪宇
- 关键词:TM影像聚类分析评价指标
- 马尾松毛虫害天基空间监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4年
- 马尾松毛虫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森林食叶害虫,具有危害面积大、暴发周期短、成灾极严重的特点,有效地开展马尾松毛虫害监测是开展森防检疫与森林资源持续经营管理的必然要求。空间技术尤其是3S技术的发展为继续推进马尾松毛虫害的卫星遥感监测工作,构建预警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综述了马尾松毛虫害传统监测技术现状以及虫害空间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在介绍马尾松毛虫害适发因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马尾松毛虫害在空间监测技术研究、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CBERS、HJ-1系列国产卫星数据的诞生为马尾松毛虫害天基空间监测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带来了新契机。
- 许章华余坤勇刘健龚从宏赖日文李增禄
- 关键词:预警
- 基于3S技术的闽江流域水土流失定量评价被引量:6
- 2009年
- 结合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卫星导航系统(GPS)技术对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模型(USLE)中的土壤主要侵蚀因子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利用闽江流域2003年遥感影像解译数据、统计资料和实地考察数据,对闽江流域水土流失进行了定量分析,结合研究确定的土壤侵蚀模数分级标准对闽江流域水土流失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闽江流域土壤侵蚀总面积为29470.68 km2,占流域面积的48.32%;流域依上游、中游、下游的顺序,各区段微度和极强度以上侵蚀呈下降的趋势,而轻度、中度和强度侵蚀呈现上升的趋势;闽江流域上游水土流失状况,微度侵蚀比重呈现沙溪>建溪>富屯溪,而轻度、强度和极强度以上侵蚀呈现沙溪<建溪<富屯溪.
- 余坤勇刘健赖日文亓兴兰
- 关键词:USLERSGIS水土流失闽江流域
- “3S技术”课程案例教学的研究被引量:21
- 2010年
- "3S技术"课程具有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信息技术含量高、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等特点。针对该课程目前存在的理论与实践没有有效结合、与各专业结合的特色不突出等教学问题,福建农林大学"3S技术"课程组提出实施案例教学。在阐述"3S技术"课程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从设计思路、案例选择、课件制作等方面对案例教学进行了设计,旨在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为"3S技术"教学实践改革提供新思路。
- 刘健余坤勇赖日文章若鸿洪葳
- 关键词:课程教学案例教学
- 基于RS和GIS林地植被生产力估测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以福建省永安、连城、漳平、新罗4个县(市、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年均降水、气温及土壤资料,结合改进的NPP模型及生产力修正系数,实现研究区森林气候生产力、森林生产力以及林木产量的反演,并对各生产力进行空间分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县(市、区)森林气候生产力总体水平较高,介于1693.01~2312.03g/(m2.a),平均值达到2 112.65g/(m2.a);各县(市、区)森林生产力介于484.1~2001.5g/(m2.a),差异较大,平均值为1682.03 g/(m2.a),仅为森林气候生产力均值的79.6%,说明林地土壤肥力对森林生产力影响显著;各县(市、区)林木产量介于4.3~17.7g/(m2.a),平均值为14.9g/(m2.a)。
- 余坤勇刘健赖日文许章华曾海雄
- 关键词:森林生产力林木产量
- 我国现行林业税收政策评价被引量:6
- 2004年
- 通过我国林业税收体制和现行林业税费的分析,现行林业税制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不适应部分,已经对商品林经营、发展,木材加工企业等产生了一定的现实影响。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对我国林业税收政策作出调整,提出相关的政策与保障措施,推行现代林业战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 赖日文黄晓海
- 关键词:林业税可持续发展农业特产税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