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立锋
- 作品数:12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显微镜载物台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2012年
- 针对目前显微镜载物台自动温控系统的不足,设计开发一种基于C8051F021的显微镜载物台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高精度PT100作为测温传感器,运用模糊自整定PID(Fuzzy-PID)算法,控温范围为-10.0-40.0℃,温度控制精度为±0.3℃。实际应用表明,该温控系统响应快、超调量较小、运行稳定可靠,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 唐艳凤贾立锋李宁
- 关键词:半导体制冷器模糊自整定PID温度控制PT100单片机
- 中职化学实验课改革的研究与设想被引量:5
- 2009年
-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实验内容独立设课、实验内容更新调整、课程考核方法等亟待进行改革,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亟待提高。
- 孟会娟贾立锋
- 关键词:化学实验独立设课
- 重叠纤维的分离计数算法被引量:4
- 2011年
- 为实现用显微镜法测试纤维直径和含量时计算机自动计数,除用纤维散布器使纤维尽可能分散为单根纤维外,对个别没有分散开的重叠纤维(3根以下)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分离。提取纤维集合体边缘,计算边缘各点倾角曲线,并对此曲线进行小波变换,将纤维头端去除而获得纤维纵向边缘,用Hough变换提取直线逼近纵向边缘,并求出其倾角和中心点,对提取的纵向边缘进行分解合并和配对,从而统计出纤维根数和求取纤维直径。实验表明,该技术具有较高鲁棒性,计数纤维根数精度较高。
- 贾立锋
- 关键词:小波变换直径
- GJ纤维直径成分含量测试仪对棉麻纤维直径测试修正方法研究
- 2009年
- GJ纤维直径成分含量测试仪利用专利着色剂对纤维素纤维进行着色,由计算机自动识别纤维素纤维种类,从而完成对纺织品直径混纺含量全自动测量。由于在着色剂液体中,吸水性的纤维素纤维直径会膨胀。因此,所测出的纤维直径将变大。本文通过测试棉麻纤维在着色剂着色前后直径的变化,发现着色前和着色后的直径在统计上呈线性关系,据此,提出对着色后测得纤维直径进行修正的方法,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
- 贾立锋
- 关键词:棉麻
- 基于图像处理的纱线捻度测定被引量:8
- 2005年
- 用适当方法对纱线图像作二值化处理,提取表面纤维图像,并根据图像分析技术中的傅里叶变换原理,对有关像素坐标进行线性回归确定纱线捻度,与手工测试相比,用图像处理测试纱线捻度的方法是可靠、准确、快捷的。
- 贾立锋
-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图像处理傅里叶变换纱线捻度
- 纤维素吸附碘量的实验研究
- 2010年
- 通过研究纤维素吸附碘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不同纤维素量、不同吸附时间、不同吸附温度对碘吸附量的定量分析方案,发现纤维素量越大、吸附时间越长、在常温下温度越低,纤维素碘吸附量越大,这对深化纤维素碘吸附机理和拓展碘在有关定性鉴别中的理论研究有一定意义。
- 孟会娟贾立锋
- 关键词:碘纤维素影响因素
- 纤维素纤维直径及其混纺产品成分含量测试系统被引量:3
- 2010年
- 根据自行研制的纤维直径和纤维含量测试系统的特点及同类仪器的发展趋势,研究了用边缘提取和面积法求纤维平均直径并提取纤维色度值的方法.该方法测试的直径受纤维直径不匀影响较小,代表性强;并验证了将着色法与显微镜法相结合识别纤维素纤维及其混合物的可行性,使识别准确率显著提高;探讨了人机交互设计方法和实现途径,提高了测试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 贾立锋孟会娟饶高咏张洪杨向东
- 关键词:人机工程
- 基于着色法的棉与苎麻混纺含量测定被引量:8
- 2011年
- 针对用着色法结合图像处理法解决棉、麻纤维自动识别和混合含量测试问题,研究棉、麻纤维着色鉴别的方法和条件。结果发现,为使棉、麻纤维着色差异最大化,需在着色前对试样进行膨胀处理,着色后将被测试样置于低温环境下测试。同时研究了碘纤维素加成物呈色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在常温下,由于棉纤维能与碘形成加成物,棉纤维着色稳定性优于麻纤维,且在常温下随时间延长,棉麻着色差异逐渐减小;在低温下,棉麻纤维碘着色都相当稳定,且棉麻着色差异最大;此外,图像对焦对纤维颜色影响很大。研究结果对棉、麻等纤维素纤维混合含量自动测试具有重要意义。
- 贾立锋饶高昶孟会娟
- 关键词:棉纤维麻纤维加成物
- 骨架提取中的毛刺去除方法被引量:8
- 2014年
- 基于骨架提取中经常遇到产生毛刺的问题,根据毛刺的各种特点,通过对毛刺进行特征提取,从而设定剔除毛刺的条件,结合结构元素细化方法,对毛刺进行剔除.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一般毛刺去除方法中易将骨架主体误判为毛刺去除的问题,解决纤维尾端被误判为毛刺去除的问题,使骨架主体信息尽可能的保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 王婉心贾立锋
- 棉麻纤维自动识别技术研究被引量:14
- 2006年
- 本文提出根据纤维的直径和颜色特征,应用神经网络技术实现棉麻纤维的计算机自动识别。并用MATLAB仿真的方法进行神经网络的设计和模拟。通过调整网络的参数,有效地提高识别率。
- 贾立锋孟会娟孟凡辉
- 关键词:纤维识别神经网络MATLAB仿真混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