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兴利

作品数:70 被引量:189H指数:8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建筑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公路
  • 10篇路工
  • 9篇道路工程
  • 9篇高速公路
  • 8篇交通工程
  • 7篇限速
  • 7篇海拔
  • 7篇高海拔地区
  • 6篇加筋
  • 6篇加筋土
  • 6篇车辆
  • 5篇地震
  • 5篇激光
  • 5篇驾驶
  • 4篇地理信息
  • 4篇地理信息系统
  • 4篇信息系统
  • 4篇行车
  • 4篇通行
  • 4篇路段

机构

  • 70篇长安大学
  • 5篇中交第一公路...
  • 4篇烟台大学
  • 4篇青海省交通科...
  • 2篇天津市市政工...
  • 2篇中国电建集团...
  • 2篇陕西华山路桥...
  • 1篇德克萨斯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威斯康星大学
  • 1篇天津水泥工业...
  • 1篇西安市政设计...
  • 1篇中国交通建设...
  • 1篇中铁上海设计...
  • 1篇威斯康星大学...
  • 1篇上海同陆云交...
  • 1篇陕西省交通规...
  • 1篇陕西交通控股...

作者

  • 70篇贾兴利
  • 31篇许金良
  • 11篇杨宏志
  • 7篇刘伟强
  • 6篇刘帆
  • 6篇熊子瑜
  • 4篇雷天
  • 4篇单东辉
  • 3篇韩跃杰
  • 3篇王林
  • 2篇田林
  • 2篇冯志慧
  • 2篇刘星良
  • 2篇赵利苹
  • 2篇刘凯
  • 2篇毛亮亮
  • 2篇李岩
  • 2篇刘伟强
  • 1篇商博明
  • 1篇赵建有

传媒

  • 8篇长安大学学报...
  • 4篇铁道科学与工...
  • 3篇公路交通科技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建筑结构
  • 2篇公路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筑路机械与施...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安全科学...
  • 2篇重庆大学学报...
  • 2篇公路工程
  • 2篇交通信息与安...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大学教育
  • 1篇第七届全国防...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5篇2023
  • 1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14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空间连接的公路震害数据属性关联
2011年
为了研究基础因子对公路震害的影响机理,关联公路震害空间数据属性,应用考虑空间对象集和空间谓词的空间连接理论,面向公路震害分布规律研究需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了震害点数据与基础因子面数据的属性关联、震害点数据与基础因子线数据的属性关联。基于此,分析了映秀-汶川附近震区公路地质灾害与坡度的空间分布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公路地质灾害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坡度差异性,呈现出"中间高,两头低"的规律,与实际情况相符,此研究有效提高了震区公路病害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的效率和精度。
贾兴利许金良杨宏志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一种便携式加筋土挡土墙墙面变形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加筋土挡土墙墙面变形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包括安装于待测加筋土挡土墙体断面上的柔性轨道,以及安装于柔性轨道上、并能沿柔性轨道运动的测试装置;本发明将激光测距应用于挡土墙墙面变形检测领域,实现了激光测距...
贾兴利刘帆刘伟强熊子瑜
文献传递
高速公路半幅封闭施工区限速标志效能试验被引量:12
2015年
采用现场试验与统计分析,研究了高速公路半幅封闭施工作业区交通标志尤其是限速标志的警示效能,提出了分阶限速方案和交通标志效能试验方案,选择典型路段开展了既有交通标志效能试验、限速标志位置试验、分阶限速效能试验和优化后交通标志效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既有交通标志尤其是限速标志效能不足,试验路段客货车经过限速标志后车速远高于限速值,且速度降低幅度很小。通过分阶限速优化交通标志设置,施工作业区车辆速度明显降低,客车速度降低38km·h-1,货车速度降低32km·h-1;施工作业区客车运行速度与限速值的差值从60km·h-1降低到15km·h-1,货车速差从40km·h-1降低到5km·h-1,基本达到限速值,整个交通流运行速度与限速值差值变化趋势一致。可见,分阶限速优化后的交通标志效能提高明显。
贾兴利富志鹏许金良陈文辉景立竹
关键词:交通工程限速标志运行速度
一种市政道路交通弯道转弯盲区反射镜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交通弯道转弯盲区反射镜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设有定位环,定位环位置设有反射镜,定位环上设有定位轴,定位轴的外周面套装有旋管,旋管安装在反射镜的背部;支撑架的一侧设有定位壳,...
贾兴利刘发宝杜傲倪佳辉
文献传递
单舱双线顶管穿越对构筑物及隔离桩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依托西安市330kV综合管廊架空线落地改迁项目,将Peck公式沉降曲线、有限元模拟与工程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运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在ABAQUS中模拟为避让即临构筑物而采取单舱双线大口径管道顶进的过程,分别采取三个工况下的隔离桩变形数据,同时提取构筑物的变形数据并与工程实测进行对比,得到随着顶进距离的增加隔离桩的变形规律及保护构筑物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模拟方法的对比分析,可以证明采用ABAQUS有限元模拟的施工过程与实际结果较为接近。当采用单舱双线施工时,两管线之间的隔离桩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形状类似于抛物线,即中间靠近管道的位置产生靠近构筑物的凸起变形,顶进距离较h变形值不明显,当顶进在10m左右时承台及隔离桩形变变化率最大,其中隔离桩变形最大值为2.5mm。随着顶进距离的增加变形逐渐增大,但桥墩承台变形值过小且不成规律性,在顶进过程中承台变形最大值在0.1mm左右,可以证明隔离桩有效地减小了顶管施工对承台的影响。
张华焦泽轩贾兴利商博明刘毅
关键词:顶管法施工ABAQUS地下管廊
基于驾驶人心率指标的沙漠高速公路疲劳警示标志设置方法研究
沙漠高速公路环境特殊,相比其他公路相同时间产生的疲劳程度不同,进而应针对疲劳警示标志的设置位置进行研究。依托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乌玛高速公路穿越腾格里沙漠路段,通过实地调查搭建相同的路侧场景,进行多组别不同刺激间隔、标志...
焦泽轩贾兴利刘帅锋
关键词:交通标志沙漠高速公路
高烈度地震峡谷区公路选线理论与方法研究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地震带来的地壳能量释放会引起地球表面的强烈振动,对地质条件较差的高山峡谷区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损害。同时,由于现有公路选线方法对高烈度地震峡谷区的地震风险未做重点考虑,进而加剧了区域生命...
贾兴利
关键词:公路路线风险管理云模型层次分析法
一种可平移激光辅助放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平移激光辅助放线装置,包括三脚架、底座和激光仪,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安装有一个滑块,所述激光仪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激光仪上设置有激光发射端口,所述激光发射端口的激光发射方向垂直于滑...
贾兴利 胡翔允杨琦 吴文斌
公路路线方案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舒晓锐许金良贾兴利杨宏志李兆嘉
针对目前公路路线设计系统存在的问题,研究公路设计过程支持方法、公路选线知识库构建方法、路线多目标设计与决策方法、公路路线方案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开发技术等关键技术问题,达到合理地设计、优化和评价路线方案,协调各设计目标关系,...
关键词:
关键词:公路路线设计决策支持系统
高速公路弯道路段载重汽车侧滑仿真及安全行车速度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揭示高速公路载重汽车侧滑事故发生机理,分析侧滑时驾驶输入-道路-车辆的响应状态,寻找弯道路段载重汽车侧滑安全临界。针对侧滑事故研究受到真实试验无法开展的制约,采用ADAMS仿真软件,依据高速公路弯道路段载重汽车平衡条件,建立考虑刚柔耦合效应的载重汽车整车模型。分别采用3D样条路面和闭环控制方式建立非实测弯道路面模型和驾驶人模型,构建侧滑事故发生时驾驶人-道路-车辆瞬态动力学响应模型,并采用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下的转向瞬态响应来评价载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实现仿真模型的可行性验证。参照实际采用参数值,对比设置道路条件、车辆条件、制动减速度、非实测路段特征点等ADAMS侧滑仿真工况。按照等差异划分,开展包含400、500、600、700、800、1 000、1 500、2 500 m共8种弯道半径,2%、3%、4%、5%、6%、7%、8%、10%共8种超高,0.2、0.4、0.6共3种路面附着系数的多组正交侧滑仿真试验,揭示载重汽车以不同速度在不同半径、不同附着系数的弯道路段下的侧滑轨迹变化规律,结合行车轨迹侧向偏移分析弯道特征点处的临界侧滑安全行车速度。结果表明:不同试验条件下高速公路弯道路段载重汽车轨迹侧向偏移量差异明显,最大可达2.456m,最小为0.053m,不同半径、不同附着系数下的弯道路段载重汽车瞬时转向临界侧滑安全行车速度阈值区间为47~97km/h。
王恒许金良许金良贾兴利
关键词:刚柔耦合动力响应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