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北平

作品数:380 被引量:1,472H指数:20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6篇期刊文章
  • 139篇专利
  • 6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8篇农业科学
  • 14篇生物学
  • 12篇文化科学
  • 10篇医药卫生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61篇饲料
  • 112篇对虾
  • 75篇凡纳滨对虾
  • 64篇石斑
  • 64篇石斑鱼
  • 64篇斑鱼
  • 53篇免疫
  • 42篇幼鱼
  • 38篇养殖
  • 37篇斜带石斑
  • 37篇斜带石斑鱼
  • 36篇添加剂
  • 36篇军曹鱼
  • 34篇鱼粉
  • 34篇水产
  • 30篇饲料添加
  • 29篇营养
  • 29篇饲料添加剂
  • 29篇酸酯
  • 29篇磷酸酯

机构

  • 281篇广东海洋大学
  • 96篇中国海洋大学
  • 7篇青岛海洋大学
  • 7篇通威(集团)...
  • 4篇长江大学
  • 4篇四川农业大学
  • 4篇湛江海洋大学
  • 3篇北京英惠尔生...
  • 3篇生物技术有限...
  • 3篇深圳市裕农科...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西南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南方海洋科学...
  • 2篇广东德宁水产...
  • 1篇集美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375篇谭北平
  • 201篇迟淑艳
  • 199篇杨奇慧
  • 198篇董晓慧
  • 140篇刘泓宇
  • 106篇章双
  • 93篇麦康森
  • 56篇艾庆辉
  • 54篇徐玮
  • 52篇张文兵
  • 52篇刘付志国
  • 34篇马洪明
  • 32篇周歧存
  • 29篇杨原志
  • 13篇杨俊江
  • 13篇耿旭
  • 12篇王新霞
  • 12篇史黎黎
  • 10篇王小洁
  • 7篇毛义波

传媒

  • 33篇动物营养学报
  • 16篇水产学报
  • 15篇饲料工业
  • 15篇广东海洋大学...
  • 1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2篇水生生物学报
  • 10篇第九届世界华...
  • 9篇中国海洋大学...
  • 7篇教育教学论坛
  • 6篇中国饲料
  • 5篇高技术通讯
  • 5篇第六届世界华...
  • 5篇第九届世界华...
  • 4篇水产科学
  • 4篇2013年全...
  • 3篇2010年中...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海洋科学
  • 2篇饲料广角

年份

  • 12篇2024
  • 13篇2023
  • 19篇2022
  • 12篇2021
  • 19篇2020
  • 11篇2019
  • 22篇2018
  • 16篇2017
  • 17篇2016
  • 15篇2015
  • 32篇2014
  • 25篇2013
  • 17篇2012
  • 13篇2011
  • 17篇2010
  • 22篇2009
  • 8篇2008
  • 10篇2007
  • 29篇2006
  • 23篇2005
3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对大黄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5
2006年
以初始体重(1.88±0.01)g的大黄鱼(Poseudosciaena croceaR.)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对大黄鱼生长、体组成以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对大黄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但却显著提高了大黄鱼的特定生长率(p<0.01)。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大黄鱼鱼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及身体总能均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大黄鱼鱼体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及身体总能也无显著影响,但却显著提高了鱼体的灰分含量(p<0.05)。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和植酸酶后,大黄鱼胃和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有上升趋势,并且添加非淀粉多糖酶能显著提高大黄鱼胃和肠道淀粉酶活性,添加植酸酶能显著提高大黄鱼胃和肠道蛋白酶活性(p<0.05)。然而,大黄鱼胃和肠道脂肪酶活性并没有受到2种酶制剂添加的显著影响。
张璐麦康森艾庆辉谭北平
关键词:大黄鱼植酸酶非淀粉多糖酶消化酶
三个生长阶段斜带石斑鱼碳水化合物需要量的研究
为研究不同生长阶段石斑鱼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实验配制5种等氮等能、不同糊精水平(6.7%,13.7%,20.7%,27.7%和34.7%)的饲料。挑选初重分别为9 g、102.2 g和292.4 g的斜带石斑鱼进行实验...
杨俊江董晓慧谭北平刘泓宇迟淑艳杨奇慧
关键词:斜带石斑鱼体组成
不同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对大口黑鲈饲料加工特性、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直链淀粉/支链淀粉(AM/AP)对膨化颗粒饲料加工特性的影响以及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nids)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配制AM/AP分别为0(D1)、0.22(D2)、0.56(D3)、1.18(D4)、2.62(D5)的5种等氮等脂等淀粉的试验饲料,将初始体重为(2.15±0.04) g的600尾鱼平均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养殖试验持续56 d。结果表明:D4组饲料硬度、膨化度和淀粉糊化度显著低于D1、D2组(P<0.05),与D5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D4组大口黑鲈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显著高于D1组(P<0.05);D4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D1组(P<0.05);D4和D5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和淀粉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D1和D2组(P<0.05);D4组肠道总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D1组(P<0.05),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D1组(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AM/AP升高会降低膨化饲料的淀粉糊化度和膨化度,提高大口黑鲈肠道蛋白酶活性及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以特定生长率为判据,经二元回归模型拟合分析,大口黑鲈饲料中最适AM/AP范围为1.18~2.62。
车明晓姚春凤陆梓晔迟淑艳谭北平
关键词:大口黑鲈表观消化率消化酶
饲料糖水平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幼鱼生长、体组成、消化酶和肝脏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配制糖水平为7%、14%、21%、28%和35%的实验饲料,投喂初重9g的石斑鱼8周。结果表明: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饲料糖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平稳的趋势。饲料系数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蛋白质效率同饲料系数变化趋势相反。饲料...
杨俊江董晓慧刘泓宇谭北平迟淑艳杨奇慧
关键词:斜带石斑鱼
文献传递
一种栉孔扇贝α2巨球蛋白基因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栉孔扇贝α2巨球蛋白基因,其特征在于它编码具有SEQ IDNo.2序列的栉孔扇贝α2巨球蛋白多肽。于先以猜测体引物和简并引物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再进行3’末端快速克隆和5’末端快速克隆。本发明的栉孔扇贝α2巨球...
马洪明麦康森徐玮刘付志国张文兵谭北平
文献传递
复相乳化法制备明胶微囊蛋氨酸的工艺初探被引量:2
2010年
以明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包囊材料,蛋氨酸为芯材采用复相乳化法制备蛋氨酸微胶囊。应用均匀实验设计分析了微胶囊制备过程主要影响因素及适宜的工艺条件,得出明胶溶液浓度对微囊的形成影响较大,优化参数得出蛋氨酸微胶囊载药量为61.30%。
迟淑艳谭北平麦康森艾庆辉黄世标周歧存董晓慧杨奇慧
关键词:明胶蛋氨酸微胶囊
石斑鱼营养需要与饲料利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石斑鱼的营养需要和饲料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杨俊江董晓慧谭北平刘泓宇
关键词:石斑鱼营养生理饲料利用
一种饲料添加剂的增效剂及其在提高凡纳滨对虾仔虾的生长性能和抗应激能力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饲料添加剂的增效剂及其在提高凡纳滨对虾仔虾的生长性能和抗应激能力中的应用,所述增效剂包含免疫增强剂、复合维生素和复合矿物盐,具体包含甘露寡糖、雨生红球藻、绿原酸、维生素C磷酸酯、维生素E、肌醇、磷酸二氢钙...
谢诗玮谭北平 刘玉成 陈显杰 邓君明董晓慧杨奇慧迟淑艳章双刘泓宇 张卫
硒源与硒水平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肝脏和血清抗氧化指标及组织硒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0
2016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硒源和硒水平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肝脏和血清抗氧化指标及组织硒含量的影响,以确定军曹鱼幼鱼对不同硒源的最适需要量。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0.3、0.6、0.9和1.2 mg/kg(以硒计)的亚硒酸钠(Se-S)或蛋氨酸硒(Se-Met),配制9种试验饲料(共用对照饲料),饱食投喂初始体重为(22.18±0.35)g的军曹鱼幼鱼10周。每种试验饲料投喂3个网箱(重复),每个网箱放养30尾试验鱼。结果表明:1)硒水平对特定生长率(SGR)和增重率(WGR)有极显著影响(P<0.01),但对成活率(SR)和饲料系数(FCR)无显著影响(P>0.05);硒源及硒源与硒水平的交互作用对SGR、W GR、FCR和SR均无显著影响(P>0.05)。SGR和W GR随着硒水平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2)硒水平极显著影响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GSH-Px活性(P<0.01),并显著影响血清GR活性(P<0.05);硒源极显著影响肝脏GR、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MDA含量及血清T-SOD活性(P<0.01);硒源和硒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肝脏CAT活性和MDA含量及血清T-SOD活性(P<0.05)。肝脏和血清GSH-Px活性随着硒水平的升高呈先升高后稳定趋势,GR活性呈先下降后稳定趋势。2种硒源均在添加量为0.9 mg/kg时有最高的肝脏GSH-Px活性,最低的肝脏GR活性。肝脏CAT活性随着硒水平的升高逐渐升高。3)脊椎骨、全鱼和肝脏硒含量随硒水平的升高而增加。硒源极显著影响脊椎骨硒含量(P<0.01),硒源和硒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肝脏和脊椎骨硒含量(P<0.01)。以蛋氨酸硒和亚硒酸钠为硒源,通过二次回归曲线分析得出饲料硒水平分别为1.29和1.46 mg/kg时军曹鱼幼鱼可以获得最大SGR。以SGR和全鱼硒含量为判据,军曹鱼幼鱼对蛋氨酸硒的生物利用率分别相当于亚硒酸钠的1.20和2.90倍。
杨原志聂家全谭北平董晓慧杨奇慧迟淑艳
关键词:硒沉积
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饲料添加剂测定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饲料添加剂测定方法及系统,选择高效液相色谱仪在190‑490 nm波段内检测饲料添加剂样品的离心上清溶液,在全波段检测并经PDA检测器扫描获得多波长下的色谱图。利用多波长拟合消除杂质峰...
张卫谭北平庞奥博邓君明董晓慧杨奇慧迟淑艳刘泓宇章双谢诗玮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