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兴华

作品数:81 被引量:468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开放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建筑科学
  • 32篇水利工程
  • 11篇矿业工程
  • 5篇天文地球
  • 4篇理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1篇渗流
  • 8篇水力
  • 8篇水力劈裂
  • 7篇混凝土
  • 6篇岩体
  • 6篇防渗
  • 6篇覆岩
  • 6篇边坡
  • 5篇渗流场
  • 5篇数值模拟
  • 5篇水库
  • 5篇水压力
  • 5篇外水压力
  • 5篇值模拟
  • 4篇心墙
  • 4篇岩石力学
  • 4篇岩体水力劈裂
  • 4篇应力耦合
  • 4篇深埋隧洞
  • 4篇隧洞

机构

  • 65篇南京水利科学...
  • 37篇河海大学
  • 10篇山东科技大学
  • 6篇东南大学
  • 5篇中国水利水电...
  • 5篇中国电建集团...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广东省水利电...
  • 3篇盐城工学院
  • 2篇金陵科技学院
  • 2篇四川大学
  • 2篇青海省水利厅
  • 2篇深圳市水务规...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安徽建筑工业...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环境...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南京市测绘勘...

作者

  • 81篇谢兴华
  • 20篇卢斌
  • 11篇速宝玉
  • 8篇高延法
  • 6篇朱珍德
  • 6篇段祥宝
  • 6篇吴时强
  • 6篇谈叶飞
  • 4篇黄侨
  • 3篇詹美礼
  • 3篇郭海庆
  • 3篇赵建钧
  • 3篇胡亚安
  • 3篇牛学良
  • 2篇张庆松
  • 2篇王小东
  • 2篇李新强
  • 2篇盛金昌
  • 2篇徐雪源
  • 2篇王国庆

传媒

  • 7篇岩石力学与工...
  • 5篇水利水运工程...
  • 4篇岩土工程学报
  • 4篇水电能源科学
  • 3篇岩土力学
  • 3篇建筑材料学报
  • 2篇长江科学院院...
  • 2篇矿业研究与开...
  • 2篇河南科学
  • 2篇复合材料学报
  • 2篇水利技术监督
  • 2篇水运工程
  • 2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混凝土与水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人民长江

年份

  • 5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9篇2020
  • 8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荷兰与我国海水入侵治理比较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通过在荷兰的学习考察,了解了荷兰海岸防治海水入侵的制度、技术措施及管理方法,对比中国沿海海水入侵的治理情况,从海水入侵研究的发展历史、研究水平,海水入侵的形式、治理措施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的具体情况和防治水平.并针对荷兰沿海海堤形式,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注水施工方式对海水入侵的影响程度.认为借鉴荷兰防治海水入侵的经验和技术应有所选择,其制度和技术措施不一定完全适合中国的情况.
谢兴华胡亚安
关键词:海水入侵
岩体水力劈裂机理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博士学位论文自然岩体由于本身的结构不确定性,使得对其力学效应和渗透性的研究遇到巨大困难。在研究工程区域的岩体稳定问题时,规模巨大的断层等构造可以具体描述,但是大量的小规模构造难以具体描述。正是这些小规模构造在导水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水的渗流问题又是影响岩体及其以上的建筑物稳定的重要因素。 正如人们所知,渗流会降低岩土体的稳定性。在高静水压力作用下,岩体内水的流态已经不能完全被岩体中的通道所约束。具有高势能的水会破坏岩体的原有结构,“创造”出更多的渗流通道来,以满足其卸掉势能的需要。水力劈裂问题的研究实质,就是具有高势能的水对岩体的破坏。 本文基于连续介质弹脆性损伤理论,研究岩体水力劈裂的机理,在以下方面有所进展: (1) 在弹脆性力学的范畴内,提出基于应变的岩体破坏模式,并推导了判别准则。认为岩体的破坏具有拉和剪两种形式。由于具体的承载条件和约束条件不同,岩体破坏时,可能是以某一种(拉或剪)形式破坏,也可能两种破坏形式并存发生。两种破坏形式并存发生时,在一个足够小的时间段内,也是以单一的形式发生,只是在下一时间段可能就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发生破坏。在一个具体的时刻,岩体发生哪一种形式的破坏,取决于当前哪一种破坏趋势占优势地?
谢兴华
关键词:岩体稳定水力劈裂建筑物渗透性
不同截面形状柱状节理岩体真三轴渗流特性研究
2024年
随着以金沙江白鹤滩为代表的重大水电工程建设实践,掌握高围压、高水压为代表的复杂应力环境下工程岩体的力学及渗透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以坝基岩体柱状节理玄武岩为研究对象,依据现场勘测数据及柱状节理岩体结构特征,制备了具有不同倾角β的四棱柱、六棱柱两种柱状节理相似材料模型试样,进一步开展真三轴应力-渗流耦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截面特征的柱状节理岩体均具有较强的渗透各向异性,不同加载阶段下的渗透系数k与β呈正相关性;在真三轴加载过程中,试样体积应变εV可作为k的有效表征参数,在体积压缩阶段k呈现较低水平,体积扩容阶段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试样最终破坏模式表现出3种典型形态,最危破坏模式为以节理面剪切滑移破坏为主的结构性破坏,主要出现于β为45°,60°试样中,因此在隧洞围岩及坝基岩体施工设计中应加强对该类岩体的侧向支护。
牛子豪朱珍德阙相成谢兴华靳锴
关键词:柱状节理各向异性破坏模式
渗流作用对砂砾石层灌浆的影响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通过在试验砂槽中进行灌浆试验,研究了渗流作用对砂砾石层灌浆的影响。首先,在选定水泥浆作为灌浆材料的前提下,验证了砂砾石材料的可灌性,确定了灌浆的有关参数,包括浆液水灰比、灌浆时间、灌浆压力、灌浆深度等;其次,在无渗流作用下,研究了灌浆压力、浆液水灰比与浆液扩散范围之间的关系;最后,在有渗流作用下,通过调整上下游水位差,研究了灌浆压力、渗流强度与浆液扩散范围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渗流作用对灌浆压力与浆液扩散范围所呈的线性关系无明显影响,不同灌浆压力条件下,渗流强度与浆液扩散范围之间呈明显的非线性关系。
宁博吴时强谢兴华严忠民
关键词:渗流砂砾石灌浆
关于拉密公式适用条件的讨论
2006年
在处理试验资料时,偶然发现当厚壁筒试样的壁厚过大时,采用拉密公式计算的轴对称应力成果,与试验现象有所出入。通过对拉密公式的理论推导值和试验成果的比较发现,拉密公式的使用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厚壁筒外半径与内半径的比值小于2时,计算与试验成果才是吻合的。
朱汝雄谢兴华
关键词:厚壁圆筒
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与固体废物界面接触强度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对贵州省内5种主要工业固体废物(脱硫石膏、粉煤灰、锰渣、汞渣、铅锌渣)以及黏土、砂土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的接触摩擦强度开展摩擦破坏直接剪切试验;测定HDPE土工膜与各种固体废物接触面的摩擦强度参数(界面摩擦角、表观黏聚力),分析光面、糙面土工膜与各种固体废弃物接触界面的抗剪强度特性。结果表明:HDPE土工膜与工业固体废物接触界面的剪应力随剪切位移的增加而增大,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的斜率逐渐减小,当剪切位移增大到一定范围后,界面剪应力将保持不变;糙面土工膜与固体废物的界面抗剪强度大于光面土工膜与固体废物之间的,糙面土工膜具有更好的抗拉裂、抗剪切性能。
吴维兴周露明谢兴华赵谊余振鹏武艺米占宽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抗剪强度特性直接剪切试验
采动覆岩动态移动规律数值模拟及离层量计算方法研究
根据采动覆岩的结构特征,考虑覆岩内部岩层的受力状况,建立了覆岩移动的组合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针对覆岩内部岩层力学参数的位移分析.研究了构成采动覆岩动态性的向个因素,认为结构演变是关键因素.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
谢兴华
关键词:覆岩移动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节水灌溉土壤水分扩散规律与布管方式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以饱和—非饱和带水分运移理论为基础,对赛西灌区不同灌溉模式下土壤水分的运动过程、浸润范围、水量需求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灌溉条件下的水分运移状态,并对节水灌溉效果和经济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达到相同灌溉效果情况下,节水灌溉的用水量明显少于大水漫灌。根据小麦生长周期的需水量,提出了节水灌溉通量值0.375 cm^3/h以及在该通量值下布管间距100 cm的地下布管深度范围:50~60 cm,且节水灌溉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对土壤水分扩散模拟的结果能够为灌区的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
巩炎谢兴华邱城春
关键词:大水漫灌节水灌溉水分扩散
南方中小河流治理新模式研究
段祥宝洪大林韩昌海毛昶熙谢兴华赵建钧蒋屏韩玉玲周应虎石卫东季永兴何刚强曾红鹰蔡金榜程璐
该项目开展了南方中小河流[浙江、上海、江西、四川、云南、广西、安徽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河流流域]的治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研,对相关的治理情况作了专题调研。该项目立足河流治理模式的研究和治理模式的推广应用示范,对新时...
关键词:
单裂隙中LNAPL残留特点及残留体对水流运动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轻非水相液体(LNAPL)在变隙宽裂隙中的迁移和残留机理复杂,在"裂隙-水-LNAPL"三相系统中,LNAPL和水流运动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同时两者又共同受到裂隙表面和隙宽的影响和控制。采用27.4 cm×20.0 cm(长×宽)的透明仿真裂隙开展甲苯(地下水中常见的LNAPL污染物之一)迁移试验,监测并获取变隙宽裂隙中LNAPL的迁移过程与残留分布的图像,通过数学统计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揭示LNAPL残留分布规律以及"裂隙-水-LNAPL"系统内的相互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自由相的LNAPL主要沿着裂隙中的狭长通道迁移到内部,在隙宽较小的区域有少量孤立的LNAPL液滴残留。LNAPL在变隙宽裂隙中的迁移、残留与裂隙隙宽的分布密切相关,LNAPL残留的隙宽符合正态分布规律。甲苯残留的隙宽分布范围为0.01~1.40 mm,残留最多的隙宽分布在0.20~0.30 mm。LNAPL的残留增大了裂隙内水流运动的阻力,使得裂隙两端的压力差增加。LNAPL残留使裂隙内水流流速重新分布,同时也改变了裂隙原有的沟槽流分布和数量。
卢斌吴时强谈叶飞俞双恩谢兴华
关键词:轻非水相液体水流运动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