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崇帮

作品数:65 被引量:356H指数:10
供职机构: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雅砻江水电开发联合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9篇建筑科学
  • 51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矿业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54篇隧道
  • 33篇隧道工
  • 33篇隧道工程
  • 10篇围岩
  • 9篇连拱
  • 9篇连拱隧道
  • 9篇节理
  • 9篇公路
  • 7篇隧道围岩
  • 7篇衬砌
  • 6篇岩石力学
  • 6篇岩体
  • 6篇公路隧道
  • 6篇病害
  • 6篇衬砌结构
  • 5篇断面
  • 5篇数值模拟
  • 5篇隧道病害
  • 5篇大断面
  • 5篇值模拟

机构

  • 45篇交通部公路科...
  • 18篇同济大学
  • 8篇交通运输部
  • 5篇清华大学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中国水电工程...
  • 3篇北京交科公路...
  • 2篇国家安全生产...
  • 2篇福州大学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福建省电力勘...
  • 2篇二滩水电开发...
  • 2篇新疆生产建设...
  • 2篇山西省高速公...
  • 2篇中铁十一局集...
  • 2篇交通运输部公...
  • 2篇学研究院
  • 2篇贵州高速公路...
  • 2篇青岛建工集团...
  • 2篇山西交通养护...

作者

  • 65篇许崇帮
  • 17篇夏才初
  • 8篇王华牢
  • 4篇周宁
  • 3篇张春生
  • 3篇陈孝湘
  • 3篇刘刚
  • 2篇周少统
  • 2篇汪成兵
  • 2篇龚建伍
  • 2篇王晓东
  • 2篇赵旭
  • 2篇缪圆冰
  • 2篇郝晓燕
  • 2篇王华牢
  • 2篇李烨
  • 1篇章敏
  • 1篇朱合华
  • 1篇卞跃威
  • 1篇宋二祥

传媒

  • 2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2篇岩石力学与工...
  • 3篇现代隧道技术
  • 3篇公路
  • 3篇公路交通科技...
  • 2篇煤炭工程
  • 2篇公路隧道
  • 2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中外公路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公路
  • 1篇隧道建设(中...
  • 1篇运用安全与节...
  • 1篇2011全国...
  • 1篇第十二次全国...
  • 1篇第十二次全国...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0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软岩隧道施工变形修复方案优化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某隧道在建设过程中,由于上覆荷载大,围岩强度较低,围岩出现了较大变形,严重影响隧道安全,需对隧道进行修复.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反增加初期支护厚度和增加初期支护厚度并加固围岩2种修复方案,并依据实测地形分别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不同的工况模拟了隧道修复方案.对计算结果从围岩位移、应力、塑性区发展以及衬砌内力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围岩注浆对软岩隧道的围岩变形、围岩应力的控制效果优于仅采用增加初衬厚度的修复方案.此研究对类似隧道修复具有借鉴意义.
赵旭许崇帮
关键词:隧道工程数值模拟
石火山隧道围岩高温力学试验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文章利用室内试验手段,对新疆石火山隧道围岩(砂岩)经历400℃、600℃、800℃及1 000℃高温后的波速、试件质量、三轴抗压强度、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参数随燃烧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试件经历温度小于400℃时波速变化不大,而在温度大于400℃后波速开始降低,且在400℃~600℃时尤为显著;试件三轴抗压强度与燃烧温度、围压间关系较为复杂,其三轴抗压强度及其相关参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在燃烧温度达到800℃前后出现较为显著的差异性;燃烧温度小于600℃时,试件单轴抗压强度随温度增加而增加,但当温度超过600℃时反而随温度增加而降低。研究结果对石火山隧道衬砌支护结构设计及火灾条件下围岩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许崇帮
关键词:岩石力学隧道围岩波速
基于模糊理论的隧道服役性能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为了解决国内运营隧道遇到土建结构方面的病害问题,从公路隧道勘察、设计、施工3个方面对隧道土建结构病害致病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公路隧道服役性能评价指标体系,保证了评估要素的全面性。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乘积标度法),结合隧道建设周期内各项影响服役性能的因素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逻辑清晰、适用于分析公路隧道服役性能评价的指标权重确定法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底层指标集与类型指标集的2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当前养护规范标准为指标等级分级标准,计算了各评价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值,组成该类型指标项目下各评价指标的单因素模糊综合评价值的矩阵,耦合各矩阵完成了对隧道设施服役性能的模糊综合评价。将某隧道建设情况作为工程实例进行了评价体系验证,证明了提出的服役性能模糊综合评价体系的工程应用有效性。该模糊评价研究不仅建立了完备的公路隧道服役性能评价方法,而且实现了对公路隧道服役性能的定量化分析,为工程上评价隧道服役性能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同时提出了隧道基础设施长期服役性能时变规律的评价方法。
刘超刘刚许崇帮周幸宇张科超
关键词:隧道工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法
基于灰关联投影的公路隧道衬砌结构崩落预测方法
2023年
为了研究衬砌结构崩落风险等级预测方法,并为隧道衬砌结构崩落病害分级处治技术提供理论支撑。通过调研的隧道衬砌崩落案例,综合考虑隧道衬砌崩落特征和主要诱发因素,从危害程度、发生位置、崩落过程、崩落范围、破坏形式、持续时间以及处置措施的角度,对隧道衬砌崩落等级进行划分,构建隧道衬砌崩落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隧道衬砌崩落指标体系,采用了基于综合权重的灰关联投影法,建立了隧道衬砌崩落预测模型。分析制订了衬砌崩落等级预测标准,并对8座隧道衬砌崩落案例进行等级预测,验证了衬砌崩落分级标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根据隧道衬砌崩落特征,可以将衬砌崩落划分为4个等级,即:无衬砌崩落(Ⅰ)、轻微衬砌崩落(Ⅱ)、中等衬砌崩落(Ⅲ)和严重衬砌崩落(Ⅳ);隧道衬砌崩落预测评价指标分别为:围岩基本质量指标、地下水赋存情况、混凝土强度实测值与设计值之比、衬砌裂缝发育程度、不良地质条件;8座崩落隧道案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验证了基于灰关联投影法的公路隧道衬砌结构崩落预测方法的可行性,对预防衬砌崩落病害具有指导意义。
高晓静郑子腾许崇帮胡鸿川
关键词:隧道工程
衬砌厚度不足对隧道结构承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隧道衬砌结构作为隧道工程的承载主体,衬砌结构承载能力计算与评定一直是隧道工程的研究重点内容之一。为保障隧道结构服役生命周期,同时避免在隧道工程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出现由于衬砌厚度不足从而导致隧道病害发生的现象,针对衬砌厚度不足这一隧道缺陷进行了数值分析。将搜集的已运营隧道相关的5项模型试验文献为研究样本,以此为数据基础设计了9组数值模拟计算工况,通过数据试验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式对衬砌厚度不足位置、衬砌厚度缺陷程度和隧道衬砌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衬砌厚度不足对隧道结构承载力的影响展开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衬砌结构拱顶下沉值与最大塑性应变值出现突变,该现象可作为隧道衬砌结构整体破坏的评判指标;衬砌结构厚度不足的程度与结构承载能力呈负相关,当厚度不足出现在拱腰时,该现象对结构承载能力影响最大;通过数值模拟与分析建立了考虑厚度不足位置与厚度不足程度的隧道承载能力评价方法。本研究结果可为隧道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提供对施工质量与隧道衬砌结构完全性的观测提供借鉴与参考。
张军许崇帮徐筱杨香英周幸宇
关键词:衬砌结构有限元模拟承载力山岭隧道
特大断面连拱隧道中墙偏压机制及施工影响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中墙作为连拱隧道的主要承载结构,自身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隧道工程整体的稳定性,是连拱隧道设计和施工的重点。中墙失稳的主要力学原因是中墙受力不均而产生偏压失稳,因此,控制中墙稳定的关键是控制中墙偏压及其偏压程度。中墙偏压的出现源于隧道工程自身的地层偏压和非对称式施工产生的施工偏压,根据中墙受力状态可以确定地层偏压、施工偏压下中墙偏压的条件及偏压发生部位;利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地层偏压、施工偏压条件下不同施工工序进行计算,分析不同工序对中墙偏压的影响;根据得到的规律对施工工序进行优化分析;最后,给出双向八车道连拱隧道的工程实例。
许崇帮夏才初王华牢
关键词:连拱隧道中墙
基于节理精细化描述的隧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福州机场高速二期金鸡山隧道是国内首例双向八车道连拱隧道,隧道区域内节理发育,围岩破碎,隧道围岩稳定性受节理展布特征影响显著。通过对金鸡山隧道中导洞开挖掌子面、区段断面及其他出露区域节理的采集,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隧道正洞区...
许崇帮夏才初陈孝湘
关键词:隧道工程连拱隧道围岩变形稳定分析
文献传递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运营公路绿色隧道评价
2023年
为解决运营养护阶段公路隧道绿色化评价问题,根据隧道运营养护阶段绿色化技术发展现状和特点,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集约、节能降碳减排、绿色养护理念、行车舒适便捷、养护智能高效”等内涵及外延出发,构建了三层级绿色隧道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包括6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通过专家调研问卷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层级指标权重;基于文献资料和工程调研,定性给出了各三级指标控制项要求和评分项计分方法。通过工程案例,得出当前中国运营期公路隧道在污水处理及利用、材料循环再利用、高性能及低碳材料使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排水系统检修等方面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预防性养护、通风和照明系统节能技术、隧道内行车安全舒适等方面的绿色化水平较高。由此,进一步分析了运营养护阶段公路绿色隧道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可为运营期公路隧道绿色化转型提供参考。
高晓静李磊李长俊许崇帮严敏嘉
关键词:统计分析生态环保资源节约
绿色隧道建设和养护技术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24年
随着“双碳”国家战略的稳步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作为提升交通运输效率与服务水平的重要基础设施,绿色隧道越来越受到重视。综合分析了绿色交通相关的国家政策要求、绿色隧道相关技术研究成果。从绿色理念、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节能降碳减排、舒适便捷、智能高效等角度解析了绿色隧道的内涵及外延,给出了绿色隧道的定义。基于建设期和运营期绿色隧道的技术特点,梳理总结了预制装配式技术、地源热泵技术、低碳混凝土材料研发、隧道环保选线、洞口洞门绿色设计、施工污水处理技术、洞渣再利用、低回弹喷射混凝土材料研发、照明节能技术、通风节能技术、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技术、运营隧道智能巡检系统、病害自动化检测和精准识别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发展现状。综合考虑绿色隧道相关技术的不足和发展趋势,从隧道标准化建造成套技术、低碳结构材料工程应用、全生命周期隧道信息模型技术、生态环境负效应评价和生态环境保护及复原、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排放、机电系统智能控制及绿色辅助技术、智能装备等方面阐述了绿色隧道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为隧道绿色化转型提供一定的参考。
高晓静崔丹怡李磊许崇帮
关键词:隧道工程生态环保
车行横洞对隧道正洞衬砌结构裂缝的影响分析
2013年
青海大酉山隧道在建造过程中衬砌结构出现了较多的裂缝,尤其在车行横洞与主洞交叉段衬砌结构裂缝更为明显,为了破解车行横洞施工与交叉段衬砌结构裂隙的关联性,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有限元三维计算模型,对车行横洞施工过程中大酉山隧道主洞衬砌的变形与应力状态的影响变化进行了仿真计算,对隧道交叉区段各关键部位的计算数据进行跟踪记录与分析。通过对交叉段各关键部位位移、应力的分析表明:车行横洞不同区段的施工对主洞衬砌结构的位移及受力的影响各有不同,其中,在车行横洞最初的11m范围内其施工对主洞的影响最为显著,随后11m以外范围施工的影响逐步减弱;车行横洞对隧道正洞衬砌结构的影响最为显著的部位为拱顶与仰拱,其中拱顶的位移最大达1.7cm。
李烨许崇帮
关键词:车行横洞衬砌裂缝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