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苍龄
- 作品数:52 被引量:424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创立新证据制度的初步构想被引量:6
- 2001年
- 本文从寻求我国证据制度的历史定位出发 ,逐一研究了历来证据制度命名的规律和证明标准构成的规律 ,提出我国只能建立人类历史上第四种证据制度 ,也即只能建立实质真实制度。接着 ,本文研究了实质真实制度的基本构成 ,指出这一制度必须建立在实质证据观、实事求是原则、实质真实标准这样三大要素之上 ,认为这三大要素将铸就我国证据制度永恒的中国特色。最后 ,本文研究了实质真实制度下的全面创新问题 ,提出我国应确立“事实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证据排伪法则、证据效力双统一原则、真正的无罪推定原则 ,确立完整的方法体系和全面的证责体系 ,建立“沉默权”与“如实回答”相协调的机制 ,建立真实监督机制 ,完善真实保障机制 ,制定证据大法。
- 裴苍龄
- 关键词:如实回答质证沉默权证据效力无罪推定原则
- 关于证据效力的研究被引量:11
- 1995年
- 关于证据效力的研究裴苍龄证据效力是指证据在证明中所起的和可能起到的作用。证据效力的研究主要涉及证据力和与之有关的问题。证据力和与之有关的问题是证据法学的核心,是最重要的理论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略陈管见,以期能4丈到抛砖引玉之效。一证据的自然效力和法律...
- 裴苍龄
- 关键词:证据力证据效力法定证据制度证明力实质效力
- 关于收容审查的研究被引量:1
- 1994年
- 关于收容审查的研究裴苍龄收容审查原本是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管理中采取的一种措施。其内容是将盲目流入城市而又无职无业、生活没有着落的人员和城市居民中流浪、乞讨于街头的人员收容起来,通过简单的调查了解,然后分别不同情况,或安排于农场就业,或遣返其回户籍所在...
- 裴苍龄
- 关键词:收容审查刑事强制措施劳动教养行政强制措施法律监督权
- 刑事司法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和赔偿范围被引量:1
- 2000年
- 裴苍龄魏虹
- 关键词:刑事刑事司法损害赔偿无过错责任原则归责原则
- 证书不等于书证被引量:1
- 2012年
- 证书是指产生或出现于实体过程,其内容记载了案件事实或有关事实的文字、图画、音像、电子等材料。书证是指证书产生或出现于实体过程的事实和证书记载的、对查明案件和其他待证事实有一定作用的真实事实。书证具有双重证据力:形式证据力和实质证据力。两种证据力通常是统一的,但也有不统一的时候。因此,不能把证书等同于书证。把证书等同于书证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 裴苍龄
- 关键词:书证
- 自由心证评析被引量:5
- 2014年
- 自由心证的真正价值在于其否定了法定证据制度,即它向世人宣告:证据不受法律调整和制约;人的认识也不受法律调整和制约。心证的真正含义是以心为证,即把法官的内心确信视为证据。这就把证据、真实、证明标准均主观化了。自由心证把法官的心证真实看作证明标准,进而衍生出盖然性标准,则更不科学。自由心证价值的实现是不彻底的。自由心证容忍法律对证据能力的调整和制约、容忍形式证据规则排除证据、容忍证据问题全盘法律化,从而形成了新的、潜在的现代法定证据制度。这就是自由心证价值实现的不彻底性。
- 裴苍龄
- 关键词:法律
- 彻底清除证据问题上的盲点被引量:3
- 2017年
- 把意见、传闻、言词看作证据都是证据问题上的盲点。意见、传闻、言词都是人的意识,把意识看作证据是证据问题上最大的盲点。把证物等同于物证、证书等同于书证也是盲点。证物是物,证书也是物。把证据等同于物也是最大的盲点之一。形式证据观把材料看作证据,本质上还是把人的意识看作证据,因而还是最大的盲点。证据只有两重属性:一为客观性;二为关联性。证据的合法性是西方法律制造的最大的盲点之一。证据有四大功能,中外学者大多只讲证据是证明的根据,这还是一大盲点。西方国家的盖然性证明标准也是重大盲点。必须彻底清除证据问题上大大小小的盲点,必须摆正意识和证据、法和证据的关系,必须全面掌握证据。否则,证据学将不能前进一步。
- 裴苍龄
- 论证据学的学科定位被引量:2
- 2015年
- 神示证据制度后,西方国家选择的基本证据制度就是法定证据制度。法定证据制度的本质就是法律制约证据,这就是历代立法中犯下的最大错误。这一错误颠倒了意识和存在的关系、践踏了证据的客观属性、把证据问题人为地变成了法律问题。证据学研究证据及其规律,而证据及其规律都是事实问题,不是法律问题;证据学研究证明及其规则,而证明及其规则都是认识问题,也不是法律问题。由此来看,证据学根本不是法学。证据学是着重从实质层面研究证明的学问。逻辑学是从形式层面研究证明的学问,被称为"形式逻辑"。证据学就应称为"实质逻辑"。"实质逻辑"就是证据学的学科定位。
- 裴苍龄
- 关键词:法定证据形式逻辑
- 开创讯问制度的新路被引量:2
- 2005年
- "沉默权"缺乏根据,因为它否定了侦查机关的讯问权,且自身具有不正义性。西方国家"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与"沉默权"的主旨大相径庭;"根本权利说"不能成立。"如实回答"是理所当然,它符合客观规律,且与刑讯逼供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它建立在"两点论"和"两允许"的基础之上,又受到拒绝回答权的制约,比之西方国家沉默权的规定前进了一大步。协调机制是历史的必然,如果在确立这一机制的同时,建立非法讯问预防规则、协调机制实施规则,并设立根除刑讯逼供的宪法特别修正案,那么,我国将成为拥有最先进讯问制度的国家。
- 裴苍龄
- 关键词:讯问制度沉默权如实回答
- 证据学中的一条生命线
- 2000年
- 各国证据学的发展均严重滞后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解决证据观问题。所谓解决证据观问题就是要废弃形式证据观 ,确立实质证据观。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划清证据同证据资料的界限。而划清这条界限的关键在于搞清勘验、检查笔录和鉴定结论的性质。勘验、检查笔录和鉴定结论不是与物证并列的两种独立的证据 ,而是反映了物证的物证资料。
- 裴苍龄
- 关键词:勘验检查笔录证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