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继华
- 作品数:32 被引量:130H指数:7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血浆白细胞介素23和白细胞介素17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血浆白细胞介素23(IL-23)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关系.方法 收集75例UC患者和132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IL-23和IL-17水平.结果 UC患者血浆IL-23和IL-17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759.17±154.39) ng/L比(689.81±148.26) ng/L、(1.93±0.20) ng/L比(1.58±0.17)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7、13.343,P< 0.01).根据改良Mayo评分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与病情稳定及低活动期(改良Mayo评分<6分)患者(51例)相比,中重度活动期(改良Mayo评分6~12分)患者(24例)血浆IL-23和IL-17水平显著升高[(775.54±141.69) ng/L比(649.47±128.74) ng/L、(2.27±0.12)ng/L比(1.25 ±0.16)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31、27.736,P<0.01).与远端结肠炎患者(47例)相比,广泛结肠炎患者(28例)血浆IL-23和IL-17水平亦显著升高[(830.01±143.23) ng/L比(716.96±133.97) ng/L、(2.32 ±0.11) ng/L比(1.70±0.15)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5、19.016,P< 0.01).进一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结果显示UC患者改良Mayo评分与血浆IL-23和IL-17水平呈正相关(r=0.639、0.579,P<0.01).结论 血浆IL-23和IL-17水平与UC密切关联,并与患者的疾病活动程度及病变部位相关.
- 郑波闵小彦裴继华王建嶂徐昌隆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
- 溃疡性结肠炎易感性与谷胱甘肽转硫酶P1基因型的关系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溃疡性结肠炎(UC)易感性与谷胱甘肽转硫酶(GST)P1基因型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76例溃疡性结肠炎(UC)和140例健康人群的GSTP1基因型,采用χ2检验,分析比较GSTP1基因型频率在UC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结果GSTP1基因VaL/VaL基因型频率在UC组中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48.7%vs34.3%,P=0.039);根据临床特征对UC组和进行分层分析,发现VaL/VaL基因型在远端UC中的分布频率高于广泛结肠UC(P=0.017)。结论GSTP1基因型与中国汉族人群UC的易感性相关。
- 张定亮闵小彦林李淼陈浩王建嶂裴继华林秀清
- 关键词:基因型溃疡性结肠炎易感性
- 疣状胃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疣状胃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疣状胃炎患者及90例慢性胃炎患者通过胃黏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嗜银染色检查确定是否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疣状胃炎和慢性胃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疣状胃炎患者Hp感染率为66.67%(20/30),明显高于慢性胃炎患者的21.11%(19/9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慢性胃炎Hp阳性患者比较,疣状胃炎患者CDs*水平升高,CD4^+/CD8^+;比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疣状胃炎患者中Hp阳性与Hp阴性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疣状胃炎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因素参与了疣状胃炎的发病。
- 闫峻陈小燕郑波裴继华徐昌隆曹曙光
- 关键词:胃炎T淋巴细胞亚群螺杆菌
- 疏肝动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55例被引量:2
- 2010年
- 郑波蔡振寨裴继华刘宝华
-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
- 瑞巴派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观察瑞巴派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瑞巴派特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4周后评价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末治疗组缓解率为57.5%,总有效率为90.0%,而对照组分别为31.6%、65.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25,P<0.01)。结论:瑞巴派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它可保护肠黏膜,抑制炎症,促进溃疡愈合,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裴继华蒋益
- 关键词:瑞巴派特灌肠
- 心理疏导辅助治疗伴有焦虑症的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辅助治疗伴焦虑症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50分的80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20mg/次,每日2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辅以心理疏导,疗程为8周。应用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分级及SAS的评分变化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0%和86%,对照组分别为27%和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2、4、8周末研究组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有助于治疗伴有焦虑症的GERD患者。
- 陈小燕闫峻裴继华夏宣平郑君杰薛战雄
- 关键词:心理疏导埃索美拉唑胃食管反流病焦虑
- 国产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05年
- 观察国产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3年在我院诊断急性胰腺炎 199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乌司他丁组(n=63)、善宁组(n=70)、加贝酯组(n=66)。分别观察药物疗效。比较总 有效率,乌司他丁组为88.8%(56/63);善宁组为90.0%(63/70);加贝酯组为72.7%(48/66)。乌司他丁组明显优于 加贝酯组,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善宁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乌司他丁是治疗急性胰 腺炎的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 裴继华朴云峰邵利红
- 关键词:乌司他丁急性胰腺炎疗效
- 十二指肠灌注生大黄对SD大鼠胰腺外分泌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灌注生大黄对SD大鼠胰腺外分泌的影响.方法:取体质量250-300g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2组(n=12).麻醉后在大鼠幽门下5mm和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分别置直径2mm的塑料管并固定;从十二指肠乳头Oddi括约肌处留置直径0.7mm的塑料留置管.稳定30min后,每隔15min收集1次胆胰混合液,测定体积后留取100μL胆胰混合液用双蒸水稀释以测定蛋白质含量,剩余的胆胰混合液在下一收集时间内灌入十二指肠.收集5管基础状态胆胰混合液后实验组以3mL/h的速度向十二指肠内灌注生大黄2h,并收集8管胆胰混合液进行体积和蛋白质测定.对照组不进行十二指肠灌注.结果:十二指肠灌注生大黄后胆胰混合液体积较基础状态增加30.95%,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蛋白质分泌量较基础状态增加5.02%,但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鼠进行十二指肠灌注生大黄后单位时间内胆胰混合液分泌的体积增加,但蛋白质分泌量无明显增加.
- 陈小燕闫峻裴继华
- 关键词:生大黄胰腺外分泌
-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及单倍型与克罗恩病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克罗恩病(CD)的关系。方法:在326例CD患者和464名对照者中,采用SNaPshot技术检测VDR(FokI,BsmI,ApaI、TaqI)4种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D组中BsmI的突变等位基因(A)和基因型(GA+AA)频率显著降低(均P=0.001);TaqI的突变等位基因(C)和基因型(TC+CC)频率亦显著降低(均P<0.05)。分层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狭窄型CD患者中BsmI和TaqI的突变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亦显著降低(均P<0.008 3)。随后的单倍型分析显示BsmI、ApaI和TaqI彼此紧密连锁,CD组中AAC单倍型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VDR(BsmI、TaqI)基因突变可能降低CD,尤其是狭窄型CD的发病风险。AAC单倍型携带者罹患CD的风险性可能降低。
- 裴继华吴昊林秀清金捷丁然蒋益
- 关键词:克罗恩病维生素D受体单核苷酸多态性单倍型
- 具有多重浮动打击功能的中药粉碎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重浮动打击功能的中药粉碎机,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一侧的底座(1)上设有粉碎外壳(3),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设有水平设置的转轴(4),转轴(4)的端部设有位...
- 宋永焕裴继华李晓阳王安远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