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鑫生
- 作品数:22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兰考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部手术后胃瘫22例治疗体会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22例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瘫均发生于腹部手术后4 d以上。均经非手术治疗于术后7~40 d恢复出院。结论腹部手术后胃瘫是由综合因素引起,体质差、手术创伤大和高龄可能为主要因素,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瘫的重要手段。非手术疗法可治愈胃瘫,不应再次手术。
- 吕凤根袁鑫生
- 关键词:胃瘫胃潴留腹部手术
- 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12例诊治体会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总结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诊治体会。方法由腹腔引流管内含有胆汁或右上腹穿刺抽出含有胆汁的液体,可确诊为十二指肠残端瘘。12例中4例因十二指肠残端附近的引流管引流通畅,未发生腹膜炎,采取持续负压引流、禁食、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保守疗法。对引流不通畅、并发腹膜炎的8例患者,再次手术清洗腹腔后,经残端瘘口放置十二指肠引流管。同时在上段空肠放置营养管,术后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结果 4例保守疗法患者,术后15~20 d拔除双套管引流;8例再次手术的患者,术后15~28 d拔除十二指肠引流管。腹壁戳口均在拔管后2~3 d闭合。结论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时,应在十二指肠残端放置引流管,术后严密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和患者的腹部症状和体征。及时发现十二指肠残端瘘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术中对十二指肠残端关闭不满意者,行十二指肠残端造瘘术可有效预防十二指肠残端瘘发生。
- 袁鑫生韩国秀杨德全
-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十二指肠残端瘘
- 86例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总结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适应证、方法和优点。方法对86例经过选择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在局麻下实施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观察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手术并发症等。结果本组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无改变麻醉方式和延长切口病例。手术时间(22±3.2)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6±1.1)h、术后住院时间(4.0±0.9、)d,仅在开腹时有少许出血(仅染红小纱块的一角)。5例患者(5.8%)术后使用镇痛药物。3例患者切口感染,经拆去皮内及皮下缝线,更换敷料后愈合。其余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术前正确评估病情、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进行操作。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具有安全、经济、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有临床应用价值。
- 吕凤根袁鑫生
- 关键词:阑尾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
- 腹腔镜在闭合性腹外伤中的应用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闭合性腹部外伤中的诊治价值。方法对近8年来24例闭合性腹部外伤病人腹腔镜探查和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24例经腹腔镜检查确诊脾破裂5例,肝破裂2例,小肠破裂6例,小肠系膜挫伤3例,单纯小肠肠壁挫伤2例,腹膜后血肿2例,乙状结肠破裂1例,未发现内脏损伤3例。中转开腹手术10例,腹腔镜治疗8例,未进一步处理6例。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只要无禁忌证,腹腔镜技术在闭合性腹部外伤的诊断和治疗中确有应用价值,可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手术。
- 韩国秀王刚袁鑫生杜绍先
- 关键词:腹腔镜闭合性腹部外伤
- Ⅰ、Ⅱ期乳腺癌Patey根治术66例被引量:1
- 2008年
- 袁鑫生韩国秀
-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胸大肌乳腺癌患者患侧上肢
- 急性重症胆管炎43例诊疗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选择及综合治疗措施,提高手术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43例ACST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术后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术前休克得到纠正者急诊手术治愈37例,死亡2例(5.4%);短暂抗休克治疗后休克未得到纠正,边抗休克边急诊手术6例,死亡4例(66.67%)。死亡原因:休克l例,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各l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OF)4例。结论 ACST一经确诊,应积极术前准备、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有效引流、及时降低胆管内压力才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术后有效平稳渡过休克期,预防MOF的发生,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因素。
- 王刚袁鑫生韩国秀
- 关键词:手术
- 以神经性低血糖症为主要表现的胰岛素瘤12例诊治体会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总结以神经性低血糖症为主要表现的胰岛素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对拟诊为胰岛素瘤的患者,术前均行空腹血糖、发作时血糖、血清胰岛素测定和B超、增强CT扫描检查。在术中B超导引下10例行单纯瘤体切除术,2例行胰尾及脾脏切除术,将标本送快速病理学检查。结果 2例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瘤体,B超扫查7例和增强CT扫描10例患者发现瘤体;12例经术中B超扫查发现瘤体,其中1例2个瘤体,共计13个。9例术中可明视瘤体。1例胰尾及脾脏切除术患者术后第2天发生胰瘘,经应用生长抑素和充分引流,术后第32天胰瘘闭合。其余患者恢复顺利。术中及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均为良性胰岛素瘤。11例获得1~6a定期随访,均未出现精神症状及低血糖表现,空腹及餐后血糖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对拟诊为胰岛素瘤的患者,应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一经确诊,争取尽快手术治疗。术中B超扫查和快速病理学检查是防止遗漏病灶和确定瘤体病理性质的关键措施。
- 袁鑫生韩国秀杨德全任萧毅牛跃平
- 关键词:胰岛素瘤术中B超
- 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Ⅰ期根治术37例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总结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Ⅰ期根治的经验。方法选择适当的病例,充分进行术中肠道灌洗,使用吻合器、缝合器完成Ⅰ期手术。结果近5年来共收治此类病人84例,对其中37例进行Ⅰ期根治术,发生吻合口瘘1例、再次手术治愈,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3例,心功能不全2例,均经相应处理后痊愈出院,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充分肠道清洁,使用吻合器及缝合器进行吻合,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根治术是安全可靠的,能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期。
- 袁鑫生王刚
- 关键词:结肠癌肠梗阻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6年
- 儿科患者外周静脉细小,加上患儿本身性格活泼好动,日常静脉输液中存在一定护理风险,选择一种良好的输液途径,对临床维持稳定输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静脉留置针又称为套管针,其具有操作简单、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
- 董素娟袁鑫生
- 关键词:儿科静脉留置针护理并发症
- 16例Ⅰ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诊治体会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总结Ⅰ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诊治体会。方法 16例Ⅰ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经术前彩超扫查和磁共振水成像(MRCP)检查确诊,均行扩张部胆管(囊肿)黏膜剥除和胆-肠Rouz-en-Y吻合术,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胆漏1例,经腹腔引流2周后痊愈。其中12患者例获得5~10年随访,1例偶发反流性胆管炎,1~2次/年,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胆管扩张部黏膜剥除加胆肠Roux-en-Y吻合术是Ⅰ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主要治疗手段,疗效好。但在急性感染发作期,可先行抗感染治疗或扩张部胆管外引流术,待症状控制、全身情况改善后,再行根治性手术。
- 袁鑫生韩国秀杨德全
- 关键词:胆肠ROUX-EN-Y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