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4篇血压
  • 4篇细胞
  • 4篇高血压
  • 4篇病患
  • 3篇血浆
  • 3篇危重
  • 3篇危重病
  • 3篇危重病患者
  • 3篇细胞聚集
  • 3篇内啡肽
  • 3篇内皮
  • 3篇红细胞聚集
  • 3篇红细胞聚集性
  • 3篇Β-内啡肽
  • 2篇血浆内皮
  • 2篇血浆内皮素
  • 2篇血液
  • 2篇血液流变

机构

  • 1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苏州市第二人...

作者

  • 14篇袁林贵
  • 4篇冯晓丽
  • 4篇陈卫
  • 4篇何作云
  • 3篇任成山
  • 3篇丁秋华
  • 3篇张学亮
  • 2篇郭中杰
  • 2篇黄文权
  • 2篇徐梓辉
  • 2篇周世文
  • 2篇孟萍
  • 2篇安世铭
  • 2篇王心明
  • 2篇高广正
  • 2篇黄姝
  • 2篇冯兵
  • 2篇高全杰
  • 1篇史亚非
  • 1篇刘素刚

传媒

  • 3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7
  • 5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生化指标改变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 探讨男性 2型糖尿病 (DM)中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生化指标的改变及其机制。方法 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 ,将 5 9例男性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骨质疏松组 (DM A1)和合并骨质疏松组 (DM A2 ) ,分别测定两组的血钙 (Ca)、磷 (P)、骨钙素(BGP)、甲状旁腺素 (PTH)、睾酮 (T)和尿Ca/Cr、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CTX) /Cr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DM A2 组与DM A1组相比 ,DM A2 组的体重指数、血T低 ,尿Ca/Cr高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男性 2型糖尿病患者中体重指数低、血清睾酮浓度低者更易并发骨质疏松。
冯晓丽孟萍袁林贵高明发黄姝
关键词:糖尿病骨质疏松睾酮
“参地糖脉宁”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红细胞聚集性及尿白蛋白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了解中药“参地糖脉宁”有无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红细胞聚集性和尿白蛋白排出的作用。方法 糖尿病肾病(DN)患者52例分为两组;DN对照组(n=26);DN参地糖脉宁组(n=26);无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及肾脏疾病的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n=26)。DN各组在常规降糖的基础上,DN对照组每例服用包有淀粉的胶囊4粒,一日三次,DN参地糖脉宁组每例服用包有参地糖脉宁浸膏0.5克的胶囊4粒,一日三次;共3周。上述三组均在试验前后测定红细胞聚集性的有关参数和尿白蛋白量。结果 试验开始时低切变率(5.76s^(-1))下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纤维蛋白原及尿白蛋白量在DN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束时DN参地糖脉宁组低切变率(5.76s^(-1))下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纤维蛋白原及尿白蛋白量均显著低于DN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参地精脉宁具有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红细胞聚集性和尿白蛋白量的作用。
张学亮徐梓辉周世文冯晓丽陈卫徐静郑宏庭袁林贵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红细胞聚集性
红细胞流变性异常在高血压病程中的作用被引量:4
1996年
应用动物实验并参照临床研究,探讨红细胞流变性异常对血压的影响及其在高血压病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急性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可显著增加动物血压和心率,使血浆前列环素含量减少和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受损。高血压病患者的全血高、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性(RAI)显著高于正常人。提示:短期红细胞聚集性异常不仅可通过增加全血粘度使循环阻力升高而升高血压;还可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降低舒张血管活性物质含量使血压升高。长期流变学异常可能使小动脉壁结构重构、管腔狭窄,进而增加外周血管阻力而致高血压形成。
冯兵何作云袁林贵高广正
关键词:高血压红细胞聚集性血液粘度血管内皮细胞
男性Ⅱ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改变及影响因素初探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探讨男性Ⅱ型糖尿病 (DM2 )患者骨密度 (BMD)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测定 5 9例男性Ⅱ型糖尿病患者及3 6例健康男性对照者股骨近端 (Neck、Troch、Ward三角区 )及腰椎 (L2~ 4)正侧位BMD ,血钙 (Ca)、磷 (P)、骨钙素、甲状旁腺素 (PTH )、睾酮 (T)和尿Ca Cr、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CTX) Cr浓度。根据BMD将DM2 患者又分为无骨质疏松组 (DM A1 )和并发骨质疏松组(DM A2 ) ,测定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 ,餐后血糖、胰岛素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DM2 组L2~ 4及Ward三角区的BMD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L2~ 4侧位BMD下降更明显 (P <0 .0 0 1)。DM2 组的骨钙素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5 ) ;血Ca、P、PTH、T和尿CTX Cr浓度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尿Ca Cr比对照组高 2 5 % ,但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13 7)。DM A2 组的体重指数、血T、尿Ca Cr、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与DM A1 组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Ⅱ型糖尿病患者由于骨形成和骨转换率降低而骨密度下降 ,腰椎侧位的骨密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男性患者中体重指数低、血清睾酮浓度低及血糖控制不良者更易并发骨质疏松。
冯晓丽孟萍黄姝袁林贵张忠辉
关键词:骨密度骨钙素影响因素
肝阳上亢证型实验动物模型研究初探被引量:18
1996年
采用多巴胺静脉注射法模拟肝阳上亢证型实验动物模型,并以生理盐水作对照,证实此方法简便易行.同时发现肝阳上亢证型实验动物除有心率增快、毛细血管充盈明显、性情急躁易怒等表现外,尚有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的明显升高.
黄文权肖鸿袁林贵
关键词:动物模型肾素活性中风
红细胞流变性异常在高血压病进程中的意义被引量:12
1995年
红细胞流变性异常在高血压病进程中的意义冯兵,何作云,丁秋华,袁林贵,高广正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资料表明,红细胞流变性异常可因增加全血粘度而增加循环阻力。本组以临床研究与动物实验相结合观察了红细胞流变性异常对外周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试图探讨...
冯兵何作云丁秋华袁林贵高广正
关键词:高血压病因血液流变学异常红细胞流变性
危重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变化及其与β-内啡肽关系的探讨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43例危重病患者(脑血管意外12例,心力衰竭15例和创伤16例)及19例健康人血浆内皮素(ET)与β-内啡肽(β-EP)进行测定,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心力衰竭患者血浆ET浓度明显升高,与...
任成山袁林贵高全杰郭中杰
文献传递
危重病患者血浆β内啡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0
1996年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18例健康人及26例危重休克患者血浆β内啡肽(βEP)浓度。结果表明:危重休克患者血浆βE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βEP分别为2101.34±1090.63ng/L和536.55±281.45ng/L),P<0.01。血浆βEP含量升高的程度与危重休克患者血压降低呈负相关,P<0.05。14例危重休克患者静脉注射纳络酮1小时后,血压升至正常,血浆βEP含量亦显著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血浆βEP含量升高在休克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纳络酮具有较好的抗休克效应。
任成山刘素刚袁林贵
关键词:危重病Β-内啡肽血浆纳络酮
NIDDM合并高血压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
1994年
19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合并高丘压患者,17例 NIDDM无高血压患者及20例正常人对照研究发现,NIDDM各组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大、红细胞聚集指迁、纤维蛋白原、糖化血清蛋白指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合并高血压组上述参数又显著高于无高血压组(P<0.05).NIDDM各组血沉、血程方程K值、甘油三酯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NIDDM各组血清白天白、超氧化对物岐化酶(SOD)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95).合并高血压组血清 SOD又显著低于无高血压组(P<0.01)。结果提示,NIDDM患者红细胞聚集性增高,合并高血压患者更为显著。NIDDM患者并发高血压可能与红细胞聚集性增高有关。
张学亮何作云丁秋华王心明安世铭李小鹰陈卫袁林贵
关键词:NIDDM血液流变学超氧化物岐化酶
NIDDM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红细胞聚集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测定了 NIDDM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21例、无视网胰病变患 者19例及正常对照20例的红细胞聚集性有关参数。的果显示,NIDDM视网膜病 变组的低切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及对照组(P< 0.01)。NIDDM组和合并视网膜病变组的血沉及血沉方程K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NIDDM视网膜病变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糖化血清蛋白指数 均显著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P<0.01)。NIDDM视网膜病变 组血清白蛋白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显著低于无视网膜病变组和对照组(P <0.05,P<0.01).NIDDM视网膜病变组红细胞聚集指数与血浆纤维蛋白原、 糖化血清蛋白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值 0.452、0.446,P<0.05).与血清SOD、白蛋 白呈显著负相关(r-0.462、-0.439,P<0.05).结果提示,NIDDM合并视网膜 病变患者上细胞聚集性增高,这种增高与血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蛋白质非酶糖 基化增加、SOD及白蛋白水平降低有关.
张学亮何作云丁秋华王心明袁林贵李小鹰安世铭陈卫张啸峰刘翔
关键词:红细胞聚集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IDDM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