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智文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干细胞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骨髓间充质
  • 5篇骨髓间充质干...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细胞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细胞
  • 3篇T淋巴细胞
  • 2篇移植物抗宿主
  • 2篇移植物抗宿主...
  • 2篇植物抗宿主病
  • 2篇人骨髓
  • 2篇人骨髓间充质...
  • 2篇免疫调节
  • 2篇抗宿主病
  • 2篇急性
  • 2篇急性移植物抗...
  • 2篇骨髓
  • 2篇骨髓移植

机构

  • 5篇兰州军区兰州...
  • 2篇兰州大学

作者

  • 7篇薛智文
  • 5篇王存邦
  • 5篇司志刚
  • 5篇白海
  • 4篇杨小亮
  • 4篇吴涛
  • 3篇王茜
  • 2篇路继红
  • 1篇余云燕
  • 1篇陈志敏
  • 1篇林安
  • 1篇姚栋
  • 1篇马亮亮
  • 1篇杨保军
  • 1篇付艳艳
  • 1篇许兰兰
  • 1篇孙文凯
  • 1篇栾红
  • 1篇柴海华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08
  • 4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培养上清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及其培养上清体外对外周血 T 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从骨髓中分离培养 MSC,反复贴壁以纯化 MSC,尼龙棉柱法纯化外周血中 T 淋巴细胞;观察MSC及其培养上清对 PHA 刺激下 T 淋巴细胞增殖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法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 IFN-γ。
白海司志刚王存邦薛智文路继红杨小亮吴涛王茜
关键词:培养上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淋巴细胞增殖外周血免疫调节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输注时机对小鼠骨髓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输注时机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Babl/c小鼠为供者,于无菌条件下获取其骨髓,制成MSCs悬液及骨髓细胞悬液。C57BL/6小鼠为受者,经电子直线加速器行全身照射后,分为5组进行allo-BMT。骨髓移植组受者经尾静脉输注骨髓细胞悬液和RPMI 1640培养液各0.2ml;联合移植组受者经尾静脉输注骨髓细胞悬液和MSCs悬液各0.2ml;延迟输注Ⅰ组受者经尾静脉输注骨髓细胞悬液0.2ml,3d后再输注MSCs悬液0.2ml;延迟输注Ⅱ组受者经尾静脉输注骨髓细胞悬液0.2ml,7d后再输注MSCs悬液0.2ml;对照组受者经尾静脉输注RPMI 1640培养液0.4ml。记录受者存活时间及aGVHD的发生情况,检测外周血白细胞、CD4^+和CD8^+淋巴细胞数,测定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观察死亡小鼠的肝、脾、小肠及皮肤等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对照组受者均于移植后14d内死亡。骨髓移植组于移植14d以后出现aGVHD的表现,且均于23d内死亡。联合移植组aGVHD的发生率为30%,延迟输注Ⅰ组aGVHD的发生率为60%,两组受者的存活时间均长于骨髓移植组。延迟输注Ⅱ组与骨髓移植组间aCVHD发生率和死亡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者的白细胞数均于全身照射后3d降至最低,各移植组白细胞数皆于移植后回升,但骨髓移植组和延迟输注Ⅱ组的白细胞数未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而联合移植组和延迟输注Ⅰ组的白细胞数均于移植后28d恢复正常。输入MSCs者,CD4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升高,而CD8^+淋巴细胞数量下降,以联合移植组最为明显。联合移植组的IFN-γ水平明显低于骨髓移植组,而IL-4水平高于骨髓移植组。各组发生aGVHD的小鼠的肝、脾、小肠及皮肤病理改变基本一致。结论MSCs与骨�
薛智文王存邦白海路继红司志刚杨小亮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骨髓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对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从骨髓中分离培养MSCs,反复贴壁进行纯化;用尼龙棉柱法纯化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观察MSCs对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用ELISA方法检测IFN-γ,IL-4水平变化.结果:MSCs对PH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同时MSCs亦可抑制T淋巴细胞的IFN-γ分泌,但可促进IL-4的分泌.结论:MSCs对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影响T淋巴细胞分泌IFN-γ和IL-4有关.
白海司志刚王存邦薛智文吴涛杨小亮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T淋巴细胞免疫调节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
冲击力作用下部分埋入承台-单桩系统的瞬态波动响应研究
余云燕陈志敏栾红许兰兰姚栋马亮亮彭小录陈进浩林安任夏丽柴海华孙文凯付艳艳马毅琛杨保军薛智文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课题针对部分埋入承台-单桩系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广泛性以及承台会对检测过程带来困难的前提下,基于回传射线矩阵法,考虑桩身材料轴向、横向阻尼以及桩周土体成层性质,带承台部分埋入桩基为研究对象,将桩...
关键词:
关键词:桩基检测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影响T淋巴细胞杀伤K562细胞效应的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MSC)对 T 淋巴细胞杀伤 K562细胞的影响。方法从骨髓中分离培养 MSC,反复贴壁以纯化 MSC,尼龙棉柱法纯化 T 淋巴细胞;将 T 淋巴细胞单独培养基培养或与 MSC共培养3d,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单独培养或与 MSC 共培养的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检测其对
白海司志刚王存邦薛智文吴涛王茜
关键词:细胞杀伤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仪淋巴细胞亚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异基因骨髓移植后aGVHD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在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小鼠模型中,观察输注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效应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
薛智文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基因骨髓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文献传递
间充质干细胞影响T淋巴细胞杀伤K562细胞效应的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本研究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T淋巴细胞杀伤K562细胞的影响。从骨髓中分离培养MSCs,尼龙棉柱法分离外周血T细胞,将T细胞与MSCs共培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的变化,乳酸脱氢酶法检测与MSC共培养及单独培养的T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效应,用ELISA法检测IFN-γ、IL-4的表达。结果表明,与MSC共培养3天后,CD4+与CD4+CD25+T细胞与单独培养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CD8+T细胞则无显著差异(p>0.05);与MSC共培养的T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减弱,同时IFN-γ表达减少,IL-4表达增加。结论:MSC减弱了T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效应,与反应体系中CD4+CD25+T细胞比例增多及IFN-γ、IL-4表达水平改变有关。
司志刚白海王存邦薛智文王茜吴涛杨小亮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T淋巴细胞K562细胞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