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飞
- 作品数:19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 信仰与怀疑——论杜衡的长篇小说《叛徒》被引量:4
- 2007年
- 学术界辨析1930年代“第三种人”和“左联”的矛盾,征引的材料多局限于双方的论战文字。延及杜衡的小说创作,我们就会发现,他在论辩中并未畅所欲言,但在长篇小说《叛徒》却和盘托出了对待革命的复杂心态。1934年5月,他开始在《现代》上连载《再亮些》,六个月后因杂志改版中辍;次年5月20日全部脱稿,修改数次,年底以《叛徒》之名出版。小说描述了1930年代上海党员老张被革命的旋涡甩出而走向毁灭的过程,颇具挑战性。
- 葛飞
- 关键词:长篇小说叛徒怀疑信仰
- 晚年鲁迅的政治困境
- 本文主要梳理晚年鲁迅数则颇为敏感的谈话的公开过程,对勘他“公”、“私”两种场合中的不同表达;并以此为个案,考察左翼文化人时时面临两难选择的政治困境。
- 葛飞
- 关键词:政治体制文学范式
- 鲁迅书简的披露过程被引量:1
- 2016年
- 1937年1月,许广平发布征集鲁迅书简启事,为出版《鲁迅全集》作准备。同年6月,许广平编选的《鲁迅书简》(影印)以三闲书屋名义出版,只收了69封信。次年复社出版的《鲁迅全集》却没有收入书简、日记。鲁迅逝世后的二三年间,有数份杂志选刊了一些许广平提供的鲁迅书简。与鲁迅关系密切之人,在撰写回忆文章时,会有选择性地征引鲁迅给他们的信件——这也是鲁迅书简发表的一种方式。
- 葛飞
- 关键词:《鲁迅全集》复社未名社
- 战前上海左翼剧团的营业性演出与“大戏院”及影业危机之关系被引量:2
- 2007年
- 本文从电影工业史、影院营运机制、观众心理、从业人员的生活状况、各类戏剧演出的情境逻辑等角度,探讨了20世纪30年代左翼剧团营业性演出的发展历程和运行机制。情况表明,从学校游艺会、同乡会馆等非常规演出场所向大剧场的迁徙过程中,左翼剧团用“试错法”逐渐做到了符合营业性公演的情境逻辑。另外,话剧能够进入电影院与职业剧团之成立,与战前上海的电影制片业的经济危机以及影院过剩密切相关,左翼戏剧运动与电影运动总是此起彼伏。
- 葛飞
- 关键词:左翼戏剧戏剧演出营业性剧团战前戏院
- 杨邨人的苏区言说与左翼文坛的应对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考述了杨邨人湘鄂西苏区见闻以及回沪后的言说,描述他与文总、左联的恶性互动过程。鲁迅与田汉、胡风与周扬的最初矛盾,亦因杨邨人事件而起。本文通过剖析诸人行事逻辑,力图解决左联史上的多个公案。
- 葛飞
- 关键词:苏区左翼文坛
- 作家身份与文坛的明渠暗涵——20世纪30年代“新写实主义”“旧写实主义”之争考论被引量:1
- 2017年
- '新写实主义'又称'无产阶级写实主义'。时人提出这一概念,一方面是想解决革命文学阵营创作概念化弊病,用'细节的真实'填充概念框架,尽可能地使'总体性的真实'(具有阶级意志、目的意识、行动活力的大众形象)显得真实可信;另一方面仍要坚持政治功利主义,在思想意识上区别于19世纪西方的经典现实主义,以及'五四'时期鲁迅和文学研究会的作品,将之命名为'旧写实',使之在文学名利场中贬值。
- 葛飞
- 1936:鲁迅的左翼身份与言说困境被引量:3
- 2010年
- 葛飞
- 关键词:言说左翼回忆文章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
- 正统与划时代:革命文学运动背景下的文学革命历史叙事
- 2017年
- 书写历史总要划分并命名时代,分期可以说是历史叙事的元话语,具体的史实必须附着于某种分期图式才能获得意义和位置。“划时代”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诸多运动的必具之动作,一旦有相当多的作者、读者被运动起来,发动者事先提出的分期图式仿佛就成了“时代”必然,其间的意识形态到后来又内化到我们的研究框架之中。
- 葛飞
- 关键词:历史叙事钱杏邨发动者左翼文学蒋光慈
- 杨邨人所见所言与左翼文坛的应对
- 提及杨邨人,人们脑海里就会浮现“革命小贩”、“叛徒”等词汇,他奔赴苏区亦被视为投机。倘不以言废行,我们应承认,能够主动要求到苏区去还是难能可贵的。本文探讨了杨邨人奔赴苏区的原因,浅谈了杨邨人所见所言与左翼文坛的应对。
- 葛飞
- 关键词:左翼文坛现代文学史
- 文献传递
- 戏剧大众化实践的政治空间及其承担者——兼论“剧联”组织性质的演变
- 2007年
- 1930年代的左翼剧人虽然遭受着种种压制,但是,戏剧大众化实践仍有一定的政治空间。尤其是1936—1937年,因统一战线渐趋形成,加之左翼剧人与在工厂农村从事改良实验的合法组织相互借力,戏剧大众化实践规模颇大。其承担者,多为学生、夜校中的小职员和工人,以及少数处于名利场边缘的戏剧家;名利场逻辑却把更多的左翼剧人吸引到大剧场,致力于戏剧的正规化、职业化。虽说大众化对于左翼文艺运动而言具有本质性意义,左翼剧人仍获得了'豁免权'。左翼文化组织曾试图采取列宁型政党的组织原则,使成员免受专业与市场的支配;事实上却演变为一个组织松散的文化组织,绝大多数剧人希望在推动文化运动的同时又能兼顾个人名利。
- 葛飞
- 关键词:中国现代话剧大众化政治空间社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