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林

作品数:8 被引量:82H指数:3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翻译
  • 2篇义学
  • 2篇语义
  • 2篇语义学
  • 2篇翻译观
  • 2篇翻译伦理
  • 1篇东西方
  • 1篇东西方文化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方法
  • 1篇心理主义
  • 1篇译语
  • 1篇译语文化
  • 1篇译者
  • 1篇语言
  • 1篇语言对比
  • 1篇语言对比研究
  • 1篇语言工具论
  • 1篇语言特性
  • 1篇语义学研究

机构

  • 5篇厦门大学
  • 3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作者

  • 8篇葛林
  • 2篇尹铁超

传媒

  • 3篇外语学刊
  • 1篇外语教学与研...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河北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本杰明的透明翻译观被引量:4
2007年
近年来,随着翻译的文化动因和效果的研究日渐深入,翻译的透明性成为译界耳熟能详的术语。然而,透明翻译的流行,并非建立在透彻了解该概念的基础上。许多学者在不加区分地批判透明翻译观的同时,忽略本杰明透明翻译观的价值;而本杰明透明翻译观作为其翻译理论的核心,影响到德里达等学者对于透明翻译的批判性研究。本文从该透明翻译观的合理内核、本杰明与德里达透明翻译观的继承、本杰明透明翻译观的反思等方面展开论述,力求澄清本杰明透明翻译的性质、研究历史和现状。
葛林尹铁超
关键词:翻译
来自认知语义与概念语义学的哲学比较
2005年
作为颇有影响力的认知语言学科,认知语义学与概念语义学从心理主义语言观出发,主张研究人的思维过程和认知策略。认知语义学强调语言的认知、社会、文化属性,形成了直观化、经验化、庞杂化的理论体系,概念语义学继承生成语法的形式逻辑理论,形成了抽象化、形式化、简约化的理论体系。同时,两个学科分别具有体验哲学与唯理主义倾向。前者认为概念形成于身体及大脑对世界的感知、运动等体验,后者认为人的大脑天生具备认知能力。两个学科相互取长补短,对于双方学科体系的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葛林
关键词:认知语义学方法论哲学观
浅析东西方文化中的空间语言
本文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角度,对空间语言学进行了分析,指出空间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并重新对东方、西方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文在世界观、价值观、物质文化三个方面对东西方文化中的空间语言进行比较,指出心理、性别、人际关系也成为影...
葛林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空间语言世界观价值观物质文化
文献传递
论跨文化伦理对翻译的规约
跨文化伦理作为协调并衡量平等、公正、和平、友好的文化群体间交往的尺度,是保证合理译介原语文化和丰富译语文化,从而推进人类文化整体进程的重要因素,对于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策略、翻译行为和翻译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然而,迄今为止...
葛林
关键词:原语文化译语文化翻译动机翻译行为翻译伦理
认知语义学研究的新视角——《走近认知语义学》述介被引量:54
2003年
葛林
关键词:心理方法语言特性
我国语言对比研究的新发展:十年回眸被引量:2
2005年
本文对于1995—2003年间我国有关语言对比研究的期刊文章,尤其是中外文核心期刊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汉语界与外语界对于语体、语义、语篇层面的对比研究、以对比研究为核心的语言学流派的研究等存在不同侧重;对于语言理论方法与文化因素相关性的对比研究有待深入;中外文核心期刊中语言与文化相关性的对比研究都侧重于语言认知研究,而外语核心期刊中语言哲学的研究初露端倪;总体上,微观对比研究的数量多于宏观对比研究的数量,理论对比研究的数量多于应用对比研究的数量,等。
葛林
走出误区:对于工具性翻译观的反思被引量:2
2010年
工具性翻译观将翻译固化为静止的、被动的传输工具。随着当代哲学、诠释学由工具性语言观向本体性语言观转变,翻译行为与翻译成品作用日益普遍,重新审视工具性翻译观的定势对于推动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一问题至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从翻译本体论的角度剖析工具性翻译观论断的性质、成因及弊端,认为翻译不是工具,而是具有鲜明语言文化个性的交往主体,呼吁研究者进行必要的甄别和考察,从另外一个角度研究翻译的本质与功能。
葛林尹铁超
关键词:翻译语言工具论主体性译者
翻译伦理再思考被引量:17
2007年
翻译伦理作为翻译领域的一个热点,相关研究刚刚开始,文章通过对翻译主体间伦理的系统回顾,指出翻译主体间伦理的讨论不能单纯强调译者单方的责任或权力,其他主体如赞助人、评论人同样对于理想翻译的语言或文化动因的实现负有责任。同时,对译者忠实于文化间伦理的必要性、作者给予译者不忠实的权利、Lefevere有关中西方忠实策略的不完善之处、译者的可读性、责任的相对性以及赞助人的多层次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葛林
关键词:忠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