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宇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沧州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治疗进展被引量:11
- 2013年
- 口腔颌面是指包括口腔器官及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涎腺以及颈部等结构的总称。口腔颌面组织器官组成面部轮廓的重要形态及形成咀嚼、语言、呼吸等等多种生理功能,在人体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由于口腔颌面部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使其相关缺损的修复较为复杂。
- 韩龙范宇王玉龙刘猛
- 关键词:颌面部缺损组织瓣
-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功能训练被引量:4
- 2015年
-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临床上主要症状为咬合关系紊乱、局部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如处理不当易出现关节疾病、颞下颌关节强直等并发症。2011-01—2014-01,我们采用术后康复训练治疗下颌骨髁状突术后患者40例,并与颌间牵引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 王玉龙张媛媛范宇王庆海李娜
- 关键词: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康复
-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髁状突骨折术后患者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髁状突骨折术后患者的作用。方法:经耳屏前腮腺入路行翼外肌-髁状突解剖复位后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40例,术后进行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干预6周,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张口度和治疗总优良率。结果:6周后患者治疗总优良率为90.0%,明显高于干预前的7.5%(P<0.01);6周后患者张口度亦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结论:翼外肌-髁状突解剖复位骨折术后进行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的疗效较优。
- 王玉龙张媛媛范宇王庆海
- 关键词:髁状突骨折内固定针刺
- 面中部多发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多发性面中部骨折临床治疗的最佳手术方案和疗效。方法:58例多发性面中部骨折病例,年龄20~68岁,术前螺旋CT明确诊断、定位。手术采用头皮内冠状切口,切至骨膜下,沿骨面剥离,翻转前额头皮瓣至眶上并剥离眶上神经血管束,继而剥离显露鼻骨、眶外缘额骨眶突、颧骨、颧弓、上颌骨等部位。使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复位术。结果:58例多发性面中部骨折患者术后经过12~36个月的随访观察骨折全部愈合,面部形态良好,咬合关系恢复良好。结论:头皮内冠状切口+钛板坚固内固定复位术疗效可靠,面部不留瘢痕,是治疗多发性面中部骨折较好的方法。
- 范宇王树军于辉
- 蠲痹汤加减离子透入治疗寒湿痹阻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蠲痹汤加减离子透入治疗寒湿痹阻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选择寒湿痹阻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局部理疗、按摩、针灸、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蠲痹汤加减离子透入治疗。治疗28 d后观察两组患者张口度、VAS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张口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1,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86.5%,对照组愈显率为62.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9,P<0.05)。结论:蠲痹汤加减离子透入法治疗寒湿痹阻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有较好疗效。
- 张红顺马忠金韩龙孙桂芳刘芳茹范宇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寒湿痹阻蠲痹汤离子透入
- 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口腔扁平苔藓122例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以非感染性、浅表性的慢性炎症状态出现在口腔黏膜上的疾病,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见于中年女性,因其病因复杂,病情不稳定,常反复发作,带给患者极大痛苦,目前国内外均无单一根治性药物和方法[1]。2007-03—2010-03,我们采用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口腔扁平苔藓61例,并与曲安奈德注射液、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61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 孙桂芳韩龙王玉龙刘晓慧范宇
- 关键词:中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