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维芳
- 作品数:22 被引量:141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普罗布考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PCI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PCI术前患者平均服用口服普罗布考2天,对照组PCI术前不予使用普罗布考。两组患者在PCI术前即刻以及PCI术后第2日早晨检测血浆中的可溶性P-选择素、抗心磷脂抗体IgG型(ACA-IgG)以及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共有血管病变104支,对照组共有93支,差异无显著性(=1.573,P>0.05);观察组共植入支架76枚,对照组植入61枚,差异无显著性(χ~2=1.82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PCI术后第2天可溶性P-选择素、ACA-IgG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PCI术前、术后第2天可溶性P-选择素、ACA-IgG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PCI术前、术后第2天血浆中vWF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患者PCI术后第2天血浆中vW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PCI术前血浆中vWF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2天血浆中vWF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前接受普罗布考治疗能有效保护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介入术后血管内皮损伤程度。
- 程光慧贾慧宇任建新苏维芳张海洋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管内皮损伤
- 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Hcy联合IM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缺血修饰蛋白水平(IM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8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病变1支组15例、2支组23例及3支组30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的血浆Hcy联合IMA水平,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四组受试者的血浆Hcy和IM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cy和IMA水平比较中,冠状动脉病变3支组高于2支组,2支组高于1支组,1支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Hcy联合IM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浆Hcy联合IMA水平逐渐升高。
- 王紫监程光慧刘雅丽许小伟苏维芳
-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缺血修饰蛋白冠状动脉
-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与基质金属蛋白酶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因急性的心肌缺血而引发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冠心病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以及死亡的主要诱因[1]。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ACS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PCI术后的一个棘手问题就是容易出现支架内再狭窄,这也是降低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但介入操作时球囊与支架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诱导凝血机制活化、激活血管炎症反应,被认为是导致支架内再狭窄的重要原因[2]。
- 许晓伟刘亚丽苏维芳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介入操作基质金属蛋白酶机械刺激血运重建术支架再狭窄
- 国产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6
- 2016年
-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冠心病类型之一,血脂代谢异常是其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病早期尤其是发病后1个月内的死亡风险较高。
- 刘亚丽许晓伟苏维芳
- 关键词:随机对照研究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
- 左西孟旦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及预防无复流心力衰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心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对预防无复流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PCI治疗的患者278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50例和观察组12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抗凝、利尿、抗血小板、扩血管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肾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并观察两组患者无复流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87.33%,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每搏输出量、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肌酐、尿素氮水平低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1周,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再发心肌梗死、严重低血压和无复流心力衰竭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对PCI术后患者的治疗临床效果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
- 王紫监陈敏张海洋程光慧许晓伟苏维芳李新军
- 关键词:左西孟旦心脏功能血流动力学
- 左西孟旦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无复流心力衰竭对患者心脏泵血功能和心肌酶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PCI后无复流心力衰竭患者318例,参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159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159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治疗。统计两组总有效率和30天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记录两组心功能相关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排血指数(cardiac index,CI)、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short axis shortening rate,FS)]、心肌酶相关指标[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serum 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及血小板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LVEF、CI、FS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CK、CK-MB、cTnⅠ、BNP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0天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PCI后无复流心力衰竭可改善患者心脏泵血功能,降低血小板计数、CK、CK-MB、cTnⅠ、BNP的表达,提高疗效,降低患者30天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王紫监程光慧张海洋陈敏许晓伟苏维芳李新军
- 关键词:左西孟旦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无复流心脏泵血功能心肌酶
- 细节护理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86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将入组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入院后均给予PCI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入院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PCI治疗后的血流分级、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以及ST段抬高值下降率。结果两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分级为Ⅲ级的比率为95.3%(4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1%(28/43)(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流为Ⅰ级、Ⅱ级的占比分别为0、4.7%(2/4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6/43)、20.9%(9/43)(P<0.05);两组PCI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减少率、出血率、发热率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3%(1/43)、4.7%(2/43)、0以及7.0%(3/4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3/43)、11.6%(5/43)、4.7%(2/43)、23.3%(10/43)(P<0.05);观察组ST段抬高值的下降率平均为86.0%,而对照组为64.0%,两组ST段抬高值的下降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的患者实施细节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
- 苏维芳刘亚丽许晓伟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细节护理预后
- 阶段性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术患者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阶段性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介入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试验组患者进行阶段性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一问一答式健康教育。将两组的应用效果作对照。结果试验组患者依从性提高,不良生活方式改善率提高,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上升,对护士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阶段性健康教育在临床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杨晓兰李雅丽苏维芳姚国华尹亚非
-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术阶段性健康教育
- 中青年和老年冠心病病人心理社会因素的对比分析
- 马建琴张秀丽李晓静李冬梅苏维芳张平李文慧
- 冠心病已成为公认的一种心身疾病,在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研究中,年龄既是一个危险因素,又是最常见的混杂因素。应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自制的慢性压力调查表、解亚宁等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研...
- 关键词:
- 关键词:冠心病临床护理工作社会因素
- 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手术后无复流伴发心衰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后无复流伴发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手术后病变血管无复流伴发心衰患者2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9例。两组均冠脉内推注盐酸硝普钠200μg+盐酸替罗非班10μg/kg,观察组同时微泵静脉滴注左西孟旦0.2μg/(kg·min),持续滴注24 h。记录两组治疗后2周TIMI血流分级、TMPG心肌灌注分级及治疗1年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比较其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血清N末端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心脏超声检查相关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结果两组TIMI血流分级及TMPG心肌灌注分级情况比较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2周血清NT-proBNP水平均降低,LVEF、CI、SV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发生再发心绞痛5例、再发心肌梗死3例、心源性死亡0例、心衰再入院4例,MACE发生率为8.05%(12/149),对照组分别为9、5、1、8例及15.44%(23/149),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左西孟旦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手术后病变血管无复流且伴发心衰患者的血流灌注影响不大,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安全性较高。
- 王紫监陈敏张海洋程光慧许晓伟苏维芳李新军
- 关键词:左西孟旦急性冠脉综合征无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