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中添加“喹乙醇”与“福美多”对幼兔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990年 在断奶幼兔日粮中添加“喹乙醇”与“福美多”进行对比试验,以促进幼兔生长。试验结果表明:每公斤日粮中添加“喹乙醇”0.1克,或添加“福美多”0.907克,对幼兔增重均有效,以添加“喹乙醇”增重效果显著(P<0.05),饲料利用率较高,每增重1公斤比对照组降低成本12.4%。 苏学轼关键词:喹乙醇 增重 饲料转化率 论中国双峰驼品种特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4 1992年 本文根据我国双峰驼分布的自然环境特点和阿拉善驼、新疆驼、苏尼特驼的品种特征,论述了我国双峰驼分布的自然生态规律,以及骆驼的形态(体格大少、体型、被毛性状,毛色)与气温、草地类型、植被状况的相关规律。 苏学轼关键词:双峰驼 生态环境 骆驼的人工授精 1989年 骆驼一向是靠群体自由交配繁衍,导致高度近亲、种质退化、育成率低,加之产羔期不一,也给经营管理增加了困难。因此对骆驼的常规人工授精作了系统研究,取得如下结果。一、调教公驼及试情效果 放牧驼群必须提早驯服,用前腿拴着走绊的“潮期”公驼试情,能及时检出发情母驼。但需经过调教,否则生驼系绊惊慌乱跳,拒绝随群出牧,难以发挥应有作用。母驼也不入室就位腹卧接受输精。二、室内假台采精试验 为防避风雪,7头青年驼用3天完成室内假台采精调教;另一头9岁驼因现场围观群众多或自身神经质反应,直到第6天才建起条件反射。 孙昶 汤治 苏学轼 孔岩关键词:试情 自由交配 采精 育成率 输精 产羔率 中国双峰驼被毛性状与生态环境 被引量:1 1989年 一、我国骆驼产毛量及驼毛品质我国双峰驼产毛量一般在5公斤以上。其中阿拉善驼公的为8.44±1.38公斤,母的5.17±1.09公斤;苏尼特驼为5.5~5.85公斤,新疆驼6.09公斤(北疆驼4.7~8.3公斤南疆驼4.8~6.6公斤)。 苏学轼关键词:产毛量 生态环境 中卫山羊 净毛率 必需氨基酸 骆驼越沙功能探讨 1991年 生活在沙漠地带的骆驼,经过不断进化,对沙漠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这不仅表现在它的耐饥渴、耐高温机能,还体现在对沙地的高通过能力。本文从骆驼身体特点及其与沙相互作用方式出发,分析骆驼的高越沙功能。 徐佩君 苏学轼不同多维对肉仔鸡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影响的初探 被引量:3 1997年 本试验利用艾维因肉仔鸡118只,随机分为两组,在同一饲料配方中,A组加兰州饲料添加剂厂生产的“多维”,B组加自研的“多维”。56天试验结果,B组比A组增重增加144.29克,提高七点四一个百分点,出栏率提高了五点零八个百分点,饲料转化率提高了七点三二个百分点,因此,B组比A组增加收入69.40元,提高了41.86%。可见自研的“多维”基本上可以满足肉仔鸡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王咏梅 阎宏 苏学轼关键词:肉用鸡 仔鸡 增重 饲料转化率 不同能量日粮对幼兔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992年 本试验选用60日龄法国公羊兔、比利时兔和新西兰兔共50只,随机分5组,分别喂给不同能量的日粮。经60天试验,以5组生长最快,只均日增重达24.98g;期末体重达2.0kg 以上,全期只均增重1.24kg,只均纯收入1.54元。证明粗蛋白质、粗纤维基本相同的日粮,能量2.9Mcal/kg 较为适宜。 苏学轼 吴建设关键词:幼兔 饲料 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肉用型母兔繁殖性能的影响 1993年 为了提高母免繁殖性能,进行了为期50天的三种营养水平日粮对母兔繁殖性能影响的饲养试验。结果证明,提高母兔妊娠期日粮的营养水平,对产仔数、仔兔初生重、初生窝重的影响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哺乳期,DE2.903Mcal、CP18.74%、CF9.76%的 A 组比 DE2.648Mcal、CP16.56%、CF17.67%的 B 组和 DE2.380Mcal,CP15.68%、CF15.58%的 C 组泌乳力分别提高了20.99%和78.19%(P<0.01);B 组比 C 组提高了47.27%(P<0.05)。断奶窝重 A 组比 B、C 组提高了4.72%和68.65%(P<0.01);B 组比 C 组提高了61.05%(P<0.01)。断奶重 A 组比 B、C 组提高了5.41%和65.45%(JP<0.05);B 组比 C 组提高了56.96%(P<0.05)。断奶成活率 A 组为90.78±18.4%,B 组70.61±24.35%,C 组45.73±14.01%。F 检验 A、B 组与C 组间差异极显著;A 与 B 组间差异显著。表明母兔在哺乳期采用 A 组日粮,泌乳力,断奶重和断奶成活率均可获得较好的成绩。 苏学轼 吴建设 田进吉关键词:母兔 繁殖力 营养 双峰驼人工授精及精液冷冻技术的研究 1989年 骆驼配种采用人工授精,其操作技术基本同于马、牛,输精可借用牛的假阴道和输精器。原精用12%蔗糖溶液或7%葡萄糖溶液稀释,实行阴道输精,每次0.5毫升以上,有效精子数不少于0.8~1.0亿,受胎率可达80%,产羔率75%(39/52)。驼精以蔗—甘液稀释和铜纱网漂浮液氮蒸熏慢速降温法,制冻安瓶冻精65批665支,平均活力0.4,高者达0.5;颗粒冻精1200余粒,活力0.3~0.5。解冻后室温(14~15℃)保存,平均存活86小时,长者达190小时。1983~1986年共输精92峰,受胎率76.1%(70/92),产羔率61.96%(57/92)。经试情无发情表现的母驼,以FSH+LH混合激素催情效果最佳,发情率达90%。用LRH—A诱导发情母驼排卵是可行的,排卵率达94.4%。 苏学轼 薛忠义 王展才 孙昶 冯建忠 吴志忠关键词:双峰驼 人工授精 精液冷冻 驼毛组织学构造及其品质分析 被引量:1 1989年 驼毛在电镜下观察,鳞片有环状和非环状两种。环状鳞片见于20微米以下的毛纤维,形似舌形和元宝形,表观高分别为28.09±5.21微米及13.41±2.42微米。随着纤维变粗,鳞片越碎小,形颇似鱼鳞或松树皮,表观高19.67±5.82微米,宽24.08±7.89微米。与羊毛鳞片最显著的差异,鳞片紧围着皮质层,鳞片边缘光滑,棱脊不突出,故不易毡合,粗毛有覆盖不全及沉积不整齐的特征。皮质细胞细长,细胞间连接紧密。髓质较发达,30微米以下的毛,无髓毛只占41.7%,点状髓占51.35%,30微米以上的毛,基本上都是有髓毛。驼绒径比较山羊绒小。成年驼被毛的密度每平方厘米平均为3045.5根,其中绒毛占80%左右。绒毛直径平均为15.97±3.18微米,伸直长度平均8.53±2.19厘米,净毛率平均为74.39±5.78%。驼毛分梳后,驼绒可作为毛纺工业精纺原料,但尚存在匀度不均等问题。 苏学轼关键词:净毛率 毛纺工业 细胞间连接 毛纤维 分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