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立民
- 作品数:174 被引量:777H指数:16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鼢鼠震动通讯干扰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鼢鼠震动通讯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及位于太阳能电池板下方的固定外套;固定外套内部安装有能量采集芯片、蓄电池和震动器,固定外套外壁上还设有震动器控制电路模块。其利用高原鼢鼠种间独...
- 花立民周建伟楚彬周延山姬成鹏花蕊
- 文献传递
- 甘肃啮齿动物区系组成研究被引量:12
- 2008年
- 通过实地调查、查阅文献资料,核对甘肃省各级相关单位的鼠类标本,研究后确认:甘肃啮齿类动物区系组成为90种31个亚种,隶属于43属、9科、12亚科、2亚目和2目。仓鼠科的种数占啮齿目种数的44.3%,鼠兔科的种数占兔形目种数的81.8%。仓鼠科、鼠科、松鼠科、鼠兔科和跳鼠科5科共计85种,是甘肃啮齿类动物的基本类群。
- 花立民黄倩曹慧
- 关键词:啮齿动物区系组成
- 放牧干扰下高寒草甸物种、生活型和功能群多样性与生物量的关系被引量:14
- 2018年
- 为明晰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物种、生活型以及功能群多样性和生物量的时间累积作用以及对多样性与生物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选择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在6个放牧强度样地连续4 a(2012—2015)进行物种、生活型、功能群多样性和生物量调查。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法分析放牧强度和放牧年份对物种、生活型、功能群多样性以及多样性与生物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放牧强度和放牧年份均对生物量产生显著影响。随放牧强度增加,生物量显著降低。但随放牧年份延长,不同放牧强度区生物量无一致的变化规律。(2)放牧年份对物种、生活型和功能群丰富度、均匀度和优势度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但放牧强度和放牧年份只对物种丰富度产生交互作用,放牧强度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具有时间的累积效应。(3)放牧干扰下不同层次多样性,仅物种丰富度与所有多样性指数显著相关,物种丰富度可以作为物种多样性测度的代表性指标。(4)多样性与生物量关系的研究,对丰富度而言,仅低放牧强度样地(Plot2)中物种丰富度随生物量增加而显著降低,其余放牧强度样地的物种、生活型和功能群丰富度均与生物量无关。对均匀度而言,高放牧强度样地(Plot4、Plot5、Plot6)生活型均匀度随生物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对优势度而言,高放牧强度样地生活型优势度随生物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生活型多样性可作为放牧干扰下生物量变化快速预测的有效指标。
- 牛钰杰杨思维王贵珍王贵珍刘丽杜国祯
- 关键词:高寒草甸生物量
- 穴居啮齿动物震动信号的意义及研究展望被引量:1
- 2019年
- 穴居啮齿动物一般生活在黑暗、复杂的地下洞道环境中。营地下生活的特殊栖息环境使其进化出了与环境相适应的震动通讯,用来实现个体或社群间的信息联系。震动通讯是动物界中一种独特的信息传递方式,穴居啮齿动物的震动通讯已成为行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了解震动信号发生和接收的部位、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对于完善和发展穴居啮齿动物基础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对于穴居啮齿动物来说,其独特的地下栖息生活方式增加了解读震动信号的难度。这些挑战导致穴居啮齿动物震动通讯方面研究进展缓慢、科研文章较少。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穴居啮齿动物震动通讯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别从具有震动通讯特征的穴居啮齿动物种类、分布,震动信号发生和接收部位,震动信号的作用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展望了震动信号在鼠害防控、医疗等领域应用的可能性。本文旨在为今后研究穴居啮齿动物震动通讯提供参考。
- 张飞宇周建伟花立民
- 关键词:啮齿动物
- 冷季补饲对白牦牛生产性能及草地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研究冷季补饲对白牦牛生产性能及草地生产力的影响,旨在为缓解冷季白牦牛掉膘现象以及减少白牦牛冬春季草场放牧压力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4头8月龄牦牛犊牛,分为4组,3组为补饲试验组,燕麦籽粒补饲量分别为0.1,0.2,0.3kg/(d·头),另1组为对照;同时选取72头5-7岁成年牦牛,分为4组,其中3组为试验组,青贮玉米秸秆补饲量分别为1,2,3kg/(d·头),另1组为对照,所有试验组采用白天放牧+早晨补饲,对照组只进行放牧;在补饲同时,随机选取补饲组成年牛18头,对照组成年牛18头进行放牧试验,研究冷季补饲放牧对草地植被群落及开花、结实的影响。【结果】成年牦牛青贮玉米秸秆饲喂量为2kg/(d·头)时,冬季掉膘与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犊牛燕麦籽粒饲喂量为0.3kg/(d·头)时,冷季增加体质量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补饲与放牧结合区草地的植被盖度、高度、植物种数以及地上生物量总体优于纯放牧区,植被开花、结实株数总体高于纯放牧区;白牦牛成年牛在青贮玉米秸秆补饲饲喂量为2kg/(d·头)时,经济效益最高,可达99.6元/头。【结论】牦牛成年牛青贮玉米秸秆最佳补饲量为2kg/(d·头),不建议犊牛使用燕麦籽粒进行冷季补饲;补饲与放牧结合可以改善高寒牧区草地状况。
- 王巧玲花立民周建伟
- 关键词:白牦牛草地生产力
- 土壤环刀取样器
- 本发明涉及土壤取样教研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土壤环刀取样器。它包括环刀套、环刀套座、钻头,环刀套由两个半圆柱体扣合而成,其中一个半圆柱体的侧壁中部设有凹槽,另一个半圆柱体的侧壁上设有与凹槽相适配的凸起,凹槽与凸起相互啮...
- 花立民杨思维牛玉洁
- 文献传递
- 高原鼢鼠干扰强度对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群特征及空间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为明晰高原鼢鼠干扰对大型土壤动物类群分布和功能群特征影响,选取祁连山东段高原鼢鼠典型分布高寒草甸,依据鼠丘密度将研究区划分4个干扰梯度,调查各干扰区植物、群落结构、土壤理化性质和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群组成。采用冗余分析方法探讨植物土壤因子对土壤动物功能群组成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植食性土壤动物为优势功能群,极重度干扰区植食性功能群丰富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干扰区(P<0.05);高原鼢鼠干扰对高寒草甸土壤动物群落稳定和相似性影响较小;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温度、紧实度、全氮和全钾以及莎草科生物量和植物物种均匀度均显著影响高寒草甸土壤动物功能群的空间分布(P<0.05),其中土壤温度对土壤动物功能群分布影响最为显著。
- 叶国辉楚彬胡桂馨张飞宇华铣泽周富斐牛钰杰唐庄生花立民
- 关键词:高寒草甸高原鼢鼠
- 基于小尺度高原鼢鼠种群遗传结构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高原鼢鼠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地下啮齿动物,研究其种群遗传结构对于了解扩散、基因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分析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区小尺度下4个高原鼢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特点。结果表明:1)4个种群有效等位基因(Ne)为83.6,种群平均观测杂合度(Ho)最高为0.32,平均期望杂合度(He)最高为0.5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0,遗传多态性处于中等水平。2)种群遗传结构推导分析结果为4个种群被分成2组,MYT(马营滩种群)为一组,XNG(下南泥沟种群)、MYR(马营河东边种群)、MYL(马营河西边种群)为一组。3)试验区高原鼢鼠种群间近交系数(FST)都大于0.05,种群间的基因流值(Nm)都小于1,特殊岛状栖息地限制了高原鼢鼠种群基因流,河流和公路可能对种群内和种群间个体交流有阻碍作用。
- 刘丽王贵珍周延山楚彬马素洁姬程鹏田永亮花立民
- 关键词:高原鼢鼠微卫星
- 甘肃草原鼠害区划研究被引量:14
- 2009年
- 甘肃草原啮齿类动物区系由68种组成,占全省啮齿动物总种数的75.6%。其中,大多数种的种群密度不超过经济损害水平,有一定的生态学价值;有18~26种的种群密度几乎经常维持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上,是不同草原类型的优势种害鼠。草原鼠害区划工作应遵循历史发展、生态适应和生产实践的原则。以草原啮齿动物区系组成、地带性生物气候和地带性植被为指标将甘肃草原鼠害划分为5个区;以具有一定优势的地带性草原类型,具有代表性鼠类分布型和优势种害鼠为指标.将甘肃草原鼠害划分为13个草原鼠害亚区。
- 黄倩花立民曹慧刘宗祥王俊梅
- 关键词:草原害鼠草原鼠害
- 祁连山北麓中段荒漠草原啮齿动物栖息地特征
- 2023年
- 祁连山北麓中段荒漠草原鼠害日趋加剧,已严重影响当地畜牧业生产和草原生态保护。明晰当地啮齿动物栖息地特征对鼠害精准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调查了该区域啮齿动物地理分布及其主要分布区土壤物理性状和植物群落结构,从植被景观、土壤和植物3个层面揭示研究区啮齿动物栖息地特征。结果表明:(1)荒漠草原是研究区啮齿动物主要分布区;(2)0~30 cm土壤紧实度和土壤水分与鼠洞密度显著相关(R^(2)>0.32,P<0.05);(3)植被盖度、生物量、Patrick指数和Pielou指数与鼠洞密度显著相关(R^(2)>0.31,P<0.05),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频度与鼠洞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4)冗余分析结果发现,显著影响啮齿动物栖息地选择的是0~30 cm土壤紧实度(P<0.01)。可见,0~30 cm土壤紧实度是影响研究区啮齿动物栖息地选择的主要环境因子。
- 马义杰王军屈勇楚彬唐庄生包达尔罕花蕊花立民
- 关键词:荒漠草原啮齿动物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