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立志

作品数:12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长沙市科技局科技项目湖南省科技厅项目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滴丸
  • 5篇体外
  • 5篇降压
  • 5篇降压滴丸
  • 4篇溶出
  • 4篇体外溶出
  • 3篇正交
  • 3篇正交试验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炎症
  • 2篇淫羊藿
  • 2篇淫羊藿苷
  • 2篇软组织损伤
  • 2篇通路
  • 2篇紫外
  • 2篇紫外分光光度
  • 2篇紫外分光光度...
  • 2篇细胞
  • 2篇化瘀

机构

  • 12篇湖南中医药大...

作者

  • 12篇胡立志
  • 7篇桂卉
  • 3篇李静
  • 2篇王敏
  • 2篇王适
  • 1篇王珊
  • 1篇彭敏
  • 1篇曾晓艳
  • 1篇王青
  • 1篇聂孝平
  • 1篇文雅萍
  • 1篇黄敏
  • 1篇张珮

传媒

  • 2篇中成药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海峡药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8
  • 4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GD环肽修饰的姜黄素/黄芩苷靶向共递送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工艺优化及表征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优化RGD环肽修饰的姜黄素(curcumin,Cur)/黄芩苷(baicalin,Bai)共递送靶向纳米脂质体(RGD-Cur/BaiLip)的制备工艺并进行表征评价。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RGD-Cur/Bai-Lip,首先通过Plackett-Burman筛选实验确定超声时间、胆脂比、水合温度作为制备RGD-Cur/Bai-Lip的关键因素,然后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以姜黄素包封率、黄芩苷包封率、总载药量为考察指标,采用AHP-复相关系数法-拉开档次法进行多指标组合赋权以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并计算综合评分,从而确定RGD-Cur/Bai-Lip的最优处方及关键工艺参数。最后对其形态、粒径电位、稳定性、体外释放度及溶血性等进行表征评价。结果优选得到的最佳工艺为胆脂比1∶12,水合温度60℃,探头超声时间为10 min。RGD-Cur/Bai-Lip外观澄清透明,呈亮黄色,对光可视淡蓝色乳光,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圆整、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为(101.10±0.62)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910±0.0143,Zeta电位为(1.59±0.07)m V,姜黄素包封率为(94.28±4.51)%,黄芩苷包封率为(76.93±1.35)%,总载药量为(2.27±0.09)%。7 d内稳定性良好,无溶血性,并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结论优化处方后制备的RGD-Cur/Bai-Lip包封率高,粒径分布均匀,7 d内较稳定,无溶血性,并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为RGD-Cur/Bai-Lip的后续抗肝纤维化体内外研究提供了制剂基础。
吴斯宇曾盈蓉唐聘桂卉胡立志
关键词:脂质体姜黄素黄芩苷PLACKETT-BURMAN设计
不同基质制备的吴藿降压滴丸体外溶出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测定不同基质制备的吴藿降压滴丸中淫羊藿苷的溶出曲线,比较其体外溶出差异,并根据所得到的溶出参数,选择最佳的滴丸基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0nm处测定不同基质制备的吴藿降压滴丸中淫羊藿苷的体外溶出量和溶出速率。结果以泊洛沙姆-188为基质制备的滴丸,其溶出效果优于PEG类。结论应用溶出度测定的方法可以作为选择最佳滴丸基质的有效依据。
胡立志李静张珮桂卉
关键词:体外溶出淫羊藿苷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四磨汤滴丸的制备工艺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优化四磨汤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滴丸的外观质量、溶散时限及丸重差异变异系数的总评值OD作为综合评定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4水平星点试验,考察滴距、基质与药物比、药液温度和冷凝液温度对四磨汤滴丸制备工艺的影响,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二项式方程拟合,建立回归模型,通过效应面法确定最佳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四磨汤滴丸的制备工艺最佳条件为:以泊洛沙姆-188为基质,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4∶1)为冷却剂,滴距8.0 cm,基质与药物比4∶1,药液温度82.0℃,冷凝液温度4.5℃,滴制口径2.5 mm,滴速为20 d/min为最佳条件。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四磨汤滴丸的制备工艺优化,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胡立志王青
关键词: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不同基质的吴藿降压滴丸中吴茱萸碱体外溶出研究
2011年
目的:比较不同基质的吴藿降压滴丸中吴茱萸碱体外溶出差异。方法:分别以泊洛沙姆-188、聚乙二醇(PEG)4000、PEG6000为基质,制备吴藿降压滴丸;测定各滴丸中吴茱萸碱的体外溶出度,绘制溶出曲线,求出累积溶出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以泊洛沙姆-188、PEG4000、PEG6000为基质制备的滴丸中吴茱萸碱的溶出度分别为99.1%、95.2%、93.6%。以PEG4000、PEG6000为基质制备的滴丸中吴茱萸碱溶出速度较泊洛沙姆-188快,但吴茱萸碱溶出量较后者低。结论:泊洛沙姆-188、PEG类均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吴茱萸碱的溶出起增溶作用,泊洛沙姆-188增溶效果强于PEG类。
胡立志李静桂卉
关键词:体外溶出吴茱萸碱
吴藿降压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确立吴藿降压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外观质量及丸重差异变异系数作为综合评定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滴丸的成型工艺。结果:吴藿降压滴丸的最佳滴制工艺条件为:以泊洛沙姆-188为基质,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4,药液温度90℃,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3:1)为冷却剂,冷却液温度为10℃,滴制口径2.5 mm,滴速为20 d/min,滴距4 cm为最佳条件。结论:本方法简单、可行、稳定、重现性好。
胡立志文雅萍桂卉
关键词:正交试验
清利咽喉方水提工艺的AHP-熵权法-独立性权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优化清利咽喉方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选择L;(3;)正交表设计实验,以甘草酸铵、木蝴蝶苷B转移率及浸出物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AHP-熵权法-独立性权法赋权得到多指标综合评分,通过对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得出最佳水提工艺。结果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浸泡0 h,加水量第一次为12倍、第二次为10倍,提取时间为90 min/次。结论优化得到的工艺综合评分优、提取效率高,工艺简便、稳定可行,可作为清利咽喉方水提工艺。
吴斯宇胡立志唐聘桂卉
关键词:正交试验甘草酸铵
吴藿降压滴丸与片剂的体外溶出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测定吴藿降压滴丸及其片剂中淫羊藿苷的溶出曲线,并比较两者的溶出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0 nm处测定吴藿降压滴丸及片剂中的淫羊藿苷的体外溶出量和溶出速度。结果吴藿降压滴丸和片剂中淫羊藿苷的Td分别为6.68、44.51 min;溶出量滴丸为99.0%,片剂为94.0%。结论淫羊藿苷在滴丸剂中的溶出量和溶出速度优于片剂,选择滴丸剂型较好。
桂卉李静胡立志
关键词:淫羊藿苷体外溶出紫外分光光度法
化瘀止痛贴膏调节IL-6/STAT3信号通路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化瘀止痛贴膏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对急性软组织损伤(ASTI)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化瘀止痛贴膏低、中、高剂量组、精制狗皮膏组。利用机械冲击挫伤法建立ASTI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各组贴敷相应药物,1次/d,每次给药8 h,连续7 d。对大鼠进行ASTI损伤评分;采用血液流变检测仪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损伤部位肌肉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损伤部位肌肉组织中IL-6、IL-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损伤部位肌肉组织中IL-6与STAT3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损伤部位肌肉组织中IL-6/STAT3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软组织损伤评分、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肌肉组织病理学评分、IL-6、IL-β、TNF-α水平、IL-6与STAT3 mRNA表达水平及IL-6、p-STAT3/STAT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瘀止痛贴膏低、中、高剂量组和狗皮膏药组大鼠软组织损伤评分、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肌肉组织病理学评分、IL-6、IL-β、TNF-α水平、IL-6与STAT3 mRNA表达水平及IL-6、p-STAT3/STAT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化瘀止痛贴膏高剂量组与精制狗皮膏组大鼠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止痛贴膏可能通过下调IL-6/STAT3信号通路缓解ASTI大鼠的炎症反应。
王适胡立志左姿王敏聂孝平
关键词:急性软组织损伤炎症反应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究化瘀止痛贴膏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改善作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基于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通路探究化瘀止痛贴膏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化瘀止痛贴膏低剂量组(0.16 g/贴)、化瘀止痛贴膏中剂量组(0.32 g/贴)、化瘀止痛贴膏高剂量组(0.64 g/贴)、精制狗皮膏组(1.05 g/贴)、LiCl(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组(15 mg/kg)、化瘀止痛贴膏高剂量+LiCl组(0.64 g/贴+15 mg/kg),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均需构建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进行给药处理,给药1次/d,持续1周。评估大鼠软组织损伤评分变化;HE染色检测大鼠软组织损伤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q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组织中Wnt-16、β-caten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13、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mRNA、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软组织损伤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软组织损伤评分、TNF-α、IL-1β含量、Wnt-16、β-catenin、MMP-3、MMP-13、BMP-2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瘀止痛贴膏低剂量组、化瘀止痛贴膏中剂量组、化瘀止痛贴膏高剂量组、精制狗皮膏组大鼠软组织损伤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软组织损伤评分、TNF-α、IL-1β含量、Wnt-16、β-catenin、MMP-3、MMP-13、BMP-2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LiCl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LiCl减弱了高剂量化瘀止痛贴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炎性反应及软组织病理损伤的改善作用。结论 化瘀止痛贴膏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
王适胡立志王珊左姿王敏
关键词:急性软组织损伤炎症
金银花在袋装型口含烟中的应用研究
2022年
目的考察金银花有效成分绿原酸在口含烟中的释放特性。方法将金银花提取物添加到袋装型口含烟中,采用药物溶出仪测定口含烟中烟碱和绿原酸的体外释放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口含烟中绿原酸、烟碱的含量,分别采用Higuchi方程、零级释放模型和一级释放模型对溶出数据进行拟合,采用相似因子f_(2)对烟碱溶出曲线进行评价。结果烟碱、绿原酸的体外释放均与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程度最高,绿原酸在40 min内基本释放完全,2种口含烟的烟碱溶出曲线相似,f_(2)=82.08。结论金银花提取物不影响口含烟烟碱的释放,可用于袋装型口含烟。
曾晓艳桂卉张怡春胡立志
关键词:金银花绿原酸体外释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