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白石

作品数:155 被引量:979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32篇专利
  • 1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6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9篇病菌
  • 28篇斑病
  • 24篇水稻
  • 20篇梨火疫病
  • 20篇枯病
  • 20篇火疫病
  • 19篇病原
  • 15篇果斑病
  • 14篇基因
  • 14篇瓜类
  • 13篇疫病菌
  • 13篇细菌性果斑病
  • 13篇梨火疫病菌
  • 12篇叶枯病
  • 12篇细菌性果斑病...
  • 12篇瓜类细菌性果...
  • 12篇白叶枯
  • 12篇白叶枯病
  • 10篇稻白叶枯病
  • 10篇叶枯病菌

机构

  • 137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上海出入境检...
  • 5篇中国科学院植...
  • 5篇国际水稻研究...
  • 5篇上海市农业技...
  • 4篇教育部
  • 4篇新疆农业科学...
  • 3篇江西省农业科...
  • 3篇江苏省林业科...
  • 3篇江苏省农业科...
  • 3篇石河子大学
  • 3篇江苏出入境检...
  • 3篇淮安市森林病...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江苏省植物保...
  • 2篇无锡出入境检...
  • 2篇中国检验检疫...
  • 2篇伊犁出入境检...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141篇胡白石
  • 74篇刘凤权
  • 36篇许志刚
  • 30篇田艳丽
  • 29篇钱国良
  • 17篇范加勤
  • 11篇赵玉强
  • 8篇姜英华
  • 8篇郑小波
  • 8篇王源超
  • 7篇卢玲
  • 6篇陈磊
  • 6篇周国梁
  • 6篇窦道龙
  • 6篇徐衡
  • 6篇杨万风
  • 6篇李湘民
  • 6篇刘红霞
  • 6篇沈丹宇
  • 5篇张奇

传媒

  • 17篇南京农业大学...
  • 9篇植物病理学报
  • 8篇植物检疫
  • 6篇江苏农业学报
  • 5篇植物保护学报
  • 4篇植物保护
  • 4篇新疆农业科学
  • 3篇微生物学报
  • 3篇中国生物防治
  • 3篇中国水稻科学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江苏林业科技
  • 2篇中国生物防治...
  • 2篇2003’华...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10篇2011
  • 11篇2010
  • 10篇2009
  • 16篇2008
  • 12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 3篇2004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拮抗细菌菌株Pseudomonas fluorescens 7-14在水稻植株上的时间、空间定殖型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7-14(Pf7-14)是一株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恶苗病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在温室条件下,在水稻孕穗后期喷雾浓度为1×1Ocfu/mL的菌株pf7-14悬浮液,采用定期...
李湘民胡白石许志刚Mew,T.W
关键词:拮抗细菌水稻
文献传递
亚洲梨火疫病菌的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亚洲梨火疫的检测试剂盒属于农作物防病治病及植物检疫范畴。上游引物HrcC-F1:5′-GACGTTTGCACCTGGAAACCG-3′;下游引物HrcC-R1:5′-GCGGTAGGTAATCAAGGCCAC-3′...
胡白石田艳丽张蕾刘凤权
文献传递
旋柄腐霉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筛选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对朗伍德王莲腐霉叶腐病菌——旋柄腐霉(Pythium helicoide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旋柄腐霉生长适宜温度为20~37℃,最适温度为28℃。同时,选择了4种对防治卵菌具有较高活性的杀菌剂(97.5%嘧菌酯悬浮剂、98%甲霜灵可湿性粉剂、96%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和96%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旋柄腐霉进行抑菌活性试验。室内毒力测试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旋柄腐霉都具有抑制作用,其中97.5%嘧菌酯悬浮剂和96%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效果较好,EC50值分别为0.4504、0.6398μg/mL。进一步药效试验结果表明,96%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97.5%嘧菌酯悬浮剂对旋柄腐霉引起的叶腐病的离体试验防效分别为80%和86.66%。
窦剑李敏田艳丽陈玉林汤诗杰胡白石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杀菌剂
拮抗细菌Bacillus subtilis B5423-R抑制水稻纹枯病的阈值群体数量被引量:18
2003年
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实验农场田间条件下 ,通过人工接种Rhizoctoniasolani,采用不同的方法 (喷雾次数、间隔期 )喷雾B542 3 R(B542 3的标记菌株 ,为利福平Rifampicin抗性的突变体 ) ,在接种 1d后 ,采用 2d喷 1次、连续 3~ 4次喷雾的方法 ,使B542 3 R在稻株上的群体数量在 6~ 7d内维持在 1× 10 6 cfu/g以上 ,在 2 5d内显著地降低相对病斑高率 ;而采用 5d喷1次、连续 3~ 4次喷雾的方法 ,B542 3 R在稻株上的群体数量在 15d内维持在 1× 10 5 ~ 10 6cfu/g,在 2 5d内相对病斑高率未能显著降低。表明在纹枯病侵染早期的 6~ 7d内 ,在稻株上B542 3 R维持在 1× 10
李湘民胡白石许志刚MEWT.W.
关键词:拮抗细菌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
彩色马蹄莲细菌性软腐病菌的鉴定及其群体感应淬灭的研究
彩色马蹄莲是近几年在国内外推出的中高档花卉,被公认为21世纪的"花卉之星",但彩色马蹄莲细菌性软腐病发生严重,且没有理想的防治对策,极大阻碍了彩色马蹄莲在各地的发展。本研究从不同品种的彩色马蹄莲病组织中分离到6个菌株,经...
谷春艳钱国良杨雪胡白石范加勤刘凤权
关键词:彩色马蹄莲细菌性软腐病病原菌鉴定
文献传递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的padlock探针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用于检测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的padlock探针及其检测方法属于农作物防病治病及植物检疫范畴。用于检测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的padlock探针序列:P-a.a.c:CGGCACGGTGCAGTTTCCTGCTTTCCG...
胡白石田艳丽刘凤权王源超郑小波
文献传递
一株汉逊德巴利酵母菌株及其在制备水果保鲜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汉逊德巴利酵母菌株及其在制备水果保鲜剂中的应用。该菌株分类命名为汉逊德巴利酵母‘NDB‑001’Debaryomyces hansenii‘NDB‑001’,于2020年5月7日送交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窦道龙田月娥叶琴沈丹宇徐衡胡白石
梨黑斑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拮抗活性的研究被引量:26
2014年
从江苏句容酥梨黑斑病病叶上分离得到1株对梨黑斑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代号JR-C,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胞外酶检测显示:该菌产生蛋白酶和纤维素酶,不产生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此外,该菌的代谢产物粗提物可抑制梨黑斑病菌菌丝的正常生长。代谢产物粗提物处理后的梨黑斑病菌菌丝愈发致密、短粗,分支也明显减少。室内测定该菌对梨轮纹病菌、梨腐烂病菌、梨炭疽病菌和稻瘟病菌等多种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梨黑斑病主要是叶部病害,而拮抗细菌JR-C菌株从梨树叶片上分离获得,拮抗活性高,拮抗谱广,这为后续利用该菌研制生防菌剂防治梨黑斑病及其他作物病害提供了技术支撑。
杨晓蕾钱国良范加勤胡白石刘凤权
关键词:梨黑斑病菌枯草芽孢杆菌胞外酶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组氨酸营养缺陷型与致病性相关被引量:5
2011年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Acidovorax citrulli,Ac)是近年来发生在西瓜、甜瓜等葫芦科植物上的一种重要病原细菌。它主要危害西瓜、甜瓜,引起叶斑或叶枯,造成果实腐烂,严重时导致绝产。【目的】验证组氨酸的合成缺陷与Ac的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Mini-Tn5转座子随机插入方法,从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xjl12突变体文库中筛选突变体,并通过亚克隆技术对基因进行鉴定。【结果】筛选到一株在烟草上失去过敏反应且致病性降低的突变体。鉴定其为hisC(histidinol-phosphate aminotransferase)基因的突变体。同时也对Ac中组氨酸合成过程中的另外3个酶(hisA、hisB和hisD基因)进行了研究。这些基因突变后均丧失了激发烟草过敏性反应的能力,致病性明显下降,发病时间比野生型延迟了约48 h,通过外源添加组氨酸可恢复其突变特征。【结论】这些基因的突变所致性状改变与组氨酸的合成缺陷直接相关。
王敏杰韩振华武珍赵玉强高杜娟王健超钱国良胡白石
关键词:组氨酸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油菜茎基溃疡病菌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2024年
为明确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在我国的潜在适生性,基于该病菌的全球分布数据和相关气候数据,使用MaxEnt模型以及ArcGIS软件对当前气候条件下及未来低强迫SSP126和高强迫SSP585情景下病菌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影响油菜茎基溃疡病菌在我国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包括年平均气温、最干月降水量、等温性和年降水量,贡献率分别为31.1%、29.0%、16.5%和14.7%。当前气候条件下,油菜茎基溃疡病菌在我国的适生区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和西南部分地区,东北、华北、华南和西北零星地区,总适生区面积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14.58%。未来气候低强迫SSP126和高强迫SSP585情景下,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适生区仍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但面积均呈现缩减趋势,且中、高适生区面积缩减更为明显。为保障我国油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应密切监测气候变化,强化检疫与防控措施,以有效应对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潜在威胁。
顾昕敏王俊田艳丽胡白石
关键词:潜在地理分布气候变化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