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晓丹

作品数:40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核科学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理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核科学技术
  • 4篇化学工程
  • 4篇医药卫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射线
  • 10篇降解
  • 9篇Γ射线
  • 6篇血清
  • 6篇氧氟沙星
  • 6篇沙星
  • 6篇生物剂量
  • 6篇纳米
  • 6篇辐照降解
  • 6篇氟沙星
  • 4篇氮化
  • 4篇氮化硼
  • 4篇血清铁
  • 4篇血清铜
  • 4篇生物剂量计
  • 4篇无机
  • 4篇剂量计
  • 4篇辐照剂量
  • 4篇催化
  • 3篇杂化

机构

  • 40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艾布纳密...

作者

  • 40篇胡晓丹
  • 33篇张海黔
  • 20篇张晓红
  • 8篇常树全
  • 7篇张伟
  • 5篇周志伟
  • 3篇郑明波
  • 3篇张亚男
  • 3篇陆鹏
  • 3篇邓少高
  • 3篇曹洁明
  • 3篇刘华平
  • 3篇王凯凯
  • 2篇姚正军
  • 2篇陈峰
  • 2篇周畅
  • 2篇周金堂
  • 2篇李淑琴
  • 2篇骆心怡
  • 2篇张伟

传媒

  • 4篇辐射研究与辐...
  • 2篇工程塑料应用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山东化工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江苏科技信息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纳...
  • 1篇中国核学会2...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硫源水热合成纳米CdS
2008年
选用新型的有机硫源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etramethylthiuram disulfide),以水热法分别在苯和乙二胺溶剂中制备了不同形貌和尺寸的CdS纳米微粒。采用TEM、XRD、UV-Vis等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苯溶剂中得到的是近球形的CdS纳米微粒,直径在30nm左右;而在乙二胺中得到的是CdS纳米线,其表面光滑,直径均匀(40nm)。二者的UV-Vis光谱的吸收峰相对于体相CdS均发生了蓝移。
徐小齐胡晓丹张海黔高俊珊
关键词:硫化镉水热法
一种用于中子/γ混合场辐射防护的Gd<Sub>1–2x</Sub>Ce<Sub>x</Sub>Bi<Sub>x</Sub>BO<Sub>3</Sub>功能填料的制备方法、材料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中子/γ混合场辐射防护的Gd<Sub>1–2x</Sub>Ce<Sub>x</Sub>Bi<Sub>x</Sub>BO<Sub>3</Sub>功能填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复合材料。按化学计量比(1‑2x):...
常树全钟奕宁王凯凯刘佩东胡晓丹张海黔
基于全身照射小鼠血清铜的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电离辐射全身照射小鼠后血清铜浓度的变化,研究作为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方法 昆明种小白鼠83只,按随机数字表法,根据照射剂量0、1、2、3、5 Gy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再根据照射时间30 min、1、3、5、7、10、13、16 d共分为15个组,每组5只;另设8只双盲组,给予双盲剂量(2.0 Gy)照射.分别在照后30 min和7d,对不同剂量γ辐照小鼠进行眼眶取血,并通过5-Br-PADAP比色法检测小鼠的血清铜浓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剂量辐照小鼠血清铜浓度的差异;利用线性、二次线性拟合函数分析血清铜与γ辐射的剂量-效应关系.分别在照后30 min、1、3、5、7、10、13、16 d,检测受照剂量为2 Gy的小鼠血清铜浓度,以观测血清铜在照后的稳定性.采用双盲法依据得到的小鼠血清铜剂量-效应关系对双盲组小鼠的吸收剂量进行估算.结果 照后30 min、7d的不同剂量辐照小鼠血清铜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08.20、145.98,P<0.05),拟合得到的剂量-效应关系明显(r=0.989、0.995).血清铜在照后30 min达到最低值,照后1~7d有所回升,7~14d维持平稳,14 d后继续回升.利用得到的剂量-效应关系所估算的小鼠生物剂量与双盲剂量(2 Gy)接近,照后30 min和7d估算值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1.83~2.25) Gy和(1.82~2.11) Gy.结论 基于血清铜的新型生物剂量计能够迅速、有效地评估小鼠的受照剂量.
闵璇宇张晓红娄志超张亚男胡晓丹张海黔
关键词:生物剂量计血清铜Γ射线小鼠
有机硫源溶剂热法合成CdS纳米晶体(英文)
2009年
以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MTD)作为有机硫源,分别在苯、水-苯溶剂中于不同温度、不同时间溶剂热法合成了CdS纳米晶体。采用FE-SEM、XRD和FTIR对晶体的结构和成形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溶剂热温度比反应时间对晶体形貌的形成影响更大。CdS纳米晶体是立方与六角的混合晶型。此外,溶剂的种类也是影响CdS纳米晶体结构和成形的重要因素,并且对花形CdS纳米晶体进行了阴极发光(CL)光谱的研究。
胡晓丹潘力嘉张海黔
伽玛射线辐照降解水溶液中土霉素及其降解路径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探索了γ-射线辐照降解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的高效、无二次污染的方法,研究了γ-射线吸收剂量、OTC溶液初始浓度(C0)和p H值对辐照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收剂量越高、OTC溶液初始浓度越低、p H值越低,则OTC降解率越高。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到m/z为447、443、433、279和218的降解产物,结合量化计算OTC及其中间产物能量、键级性质、自然布居分析提出两条OTC降解路径。路径一首先降解N(27)和C(10)上的甲基,之后在C(12)-C(15)、C(13)-C(18)处断裂生成m/z为279的产物,最后于C(10)处脱水生成m/z为261的物质;路径二首先发生脱水和结构重排,其后从C(13)-C(14)处断裂生成m/z为230的稠环产物,最后碳氧杂环降解掉CH2和羧酸基团。质谱检测降解产物并结合量化计算解释能高效准确地提出OTC的γ-射线辐照降解路径。
刘华平胡晓丹张晓红张海黔
关键词:土霉素降解路径量子化学
膜技术协同γ辐射降解乳酸左氧氟沙星被引量:1
2011年
研究了3种不同浓度的乳酸左氧氟沙星(LVF)在γ辐射、单阳膜电渗析(MAED)及协同技术处理下的降解。通过紫外吸收和不同水平的多重比较分析了pH、吸收剂量、MAED处理时间、处理顺序等因素的作用,同时对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表明,质量浓度10μg.mL-1的LVF溶液在单独γ射线的照射下能达到完全降解,协同技术可减少处理时间;100μg.mL-1的LVF溶液先MAED 60 min,再辐射吸收3 kGy,去除率可达94.6%;500μg.mL-1的LVF溶液先辐射吸收0.5 kGy,再MAED 30 min,去除率可达96%。单阳膜电渗析协同辐照可以有效减少处理时间和吸收剂量,降低成本、改善降解效果,为中高浓度抗生素的降解提供技术参考。
曹冬梅关钰胡晓丹张海黔
关键词:Γ辐射协同降解
全身照射小鼠血清中不同化学形态铜元素含量变化研究
2016年
目的采用火焰吸收原子分光光度法(FAAS)检测全身照射小鼠血清中不同化学形态铜元素含量,探究辐照后小鼠血清铜元素含量变化机制及其作为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方法昆明种雄性小白鼠78只,鼠龄5周,体质量20~22 g,清洁级。按随机数字表法,根据照射剂量0、4.0、6.0、8.0 Gy分为对照组与照射组,再根据照射时间1、4、10、24 h共分为13组,每组6只。照射组1~4亚组给予4.0 Gy剂量照射,照射时间为1.5 min;5~8亚组给予6.0 Gy剂量照射,照射时间为2 min 15 s;9~12亚组给予8.0 Gy剂量照射,照射时间为3 min;对照组不给予照射。从小鼠眼眶取血后分离血清,用乙醇蛋白沉淀法分离血清中不同化学形态铜元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血清铜质量浓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结果不同剂量照射小鼠游离态血清铜质量浓度24 h内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24 h内小鼠结合态血清铜质量浓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照射剂量为4.0 Gy、6.0 Gy时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峰值分别位于4 h、10 h处;照射剂量为8.0 Gy时变化趋势为单调上升。照射后24 h小鼠结合态血清铜质量浓度、血清铜总质量浓度与辐照剂量呈良好线性关系,直线方程为Y=0.047 3X+0.365 4、Y=0.048 6X+0.530 9(R2=0.972 6、0.982 6)。结论照射小鼠体内血清铜元素含量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血清中参与细胞保护与修复等生理活动的结合态铜元素含量变化;生物体在调控结合态铜元素含量变化来进行细胞保护修复的同时并未产生细胞毒性;照射后24 h小鼠结合态血清铜质量浓度、血清铜总质量浓度具备发展成为新型生物剂量潜力。
李群张晓虹胡晓丹张海黔
关键词:血清铜化学形态Γ射线小鼠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技术的辐射生物剂量计初探被引量:2
2015年
研究小鼠经过不同剂量Co-60γ-射线全身辐照后血清内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CX43)的含量变化,探究其作为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利用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生物传感器探测小鼠血清内CX43的含量,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对该蛋白进行定性和检验。SPR结果显示,CX43对辐射敏感,0.6 Gy的辐照即可引起小鼠血清内CX43蛋白含量的明显增加。1.2 Gy剂量照射后小鼠血清内的CX43蛋白含量随时间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3 h左右达到最高峰。此时0-2.4 Gy区间内CX43含量与剂量成线性相关。继续增加剂量后CX43含量反而开始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2 Gy照射组净光密度强于0.6 Gy照射组,并且二者的净光密度均明显强于对照组,与SPR结果一致。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PR技术的Connexin43蛋白检测方法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生物剂量计。
王帅南张晓红胡晓丹张海黔
关键词:电离辐射生物剂量计CONNEXIN
纳米氧化铈催化辐照降解氧氟沙星被引量:2
2015年
近年来氧氟沙星抗生素的滥用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γ辐照降解以其高效、快速、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用于水环境中抗生素的降解。纳米氧化铈(CeO2)作为价廉且具有优异催化性能的稀土氧化物,可用于促进污染物的γ辐照降解。本文制备了纳米CeO2,以其作为催化剂辐照降解氧氟沙星,并对降解产物进行分析,探讨了CeO2对氧氟沙星(Ofloxacin,OFX)的催化降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分散性好、形貌规整的CeO2纳米粒子具有较好的催化效用,加入纳米CeO2后,在2kGy的辐照剂量下降解率可达99%,明显优于未加催化剂的效果。同时通过对比发现,CeO2的催化性能优于H2O2。最后通过液-质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LC-MS)分析技术推断出氧氟沙星抗生素羟基的进攻降解途径。
张伟胡晓丹张海黔
关键词:纳米氧化铈辐照降解氧氟沙星
一种氮化硼表面改性方法及其在制备中子屏蔽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硼表面改性方法及其在制备中子屏蔽材料中的应用;该方法首先通过球磨工艺对氮化硼表面进行改性处理,接枝有机官能团,得到表面有机官能化的六方氮化硼滤饼;然后将其研磨、过筛,得到有机官能化改性的六方氮化硼粉末...
胡晓丹刘佩东钟奕宁宋诗慧常树全张海黔张晓红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