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俊
- 作品数:22 被引量:21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中国区域经济重心漂移与均衡化走势被引量:17
- 2013年
- 调整国土空间结构是优化要素配置、促进区域协调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重心模型和重心分解模型对中国区域经济重心的演化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2003年和2004年是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的转折时期,在此之后中国区域经济重心走向均衡化。在驱动机制上,2003年之后政府干预的作用趋于减弱,人力资本成为驱动经济重心向中西部漂移的新力量。在演化力度与演化次序上,固定资产投资、GDP、进出口总额和消费重心构成了雁阵漂移模式。
- 胡安俊刘元春
- 关键词:经济重心均衡化
- 基于熵值法的东陇海产业带区域发展能力评价与建设策略被引量:5
- 2008年
- 以市区和县域为研究单元,从经济发展推动力、社会发展支撑力、资源环境承载力三个方面构建区域发展能力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量化分析并进行发展能力评价。从省域层面看,该区域发展能力明显弱于省平均水平;从区域内部看,发展能力差距明显,综合发展能力优势集中在东陇海产业带的双核及轴线上。在区域发展能力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发展能力的建设策略:整合空间结构,深化区域分工,完善基础设施,涵养资源环境。
- 胡安俊刘瑜蒋庆丰
- 关键词:东陇海产业带区域发展能力空间分异
- 县级市域新型工业化评价与推进路径——以新沂市为例被引量:5
- 2009年
- 以新沂市域为研究对象,从工业化水平、工业化质量、工业化协调性与可持续性三个方面构建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沂市新型工业化进行评价。新沂市新型工业化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存在工业化水平与质量相对较低、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工业化与社会发展不太协调、工业化保障条件不完善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产业集群、实施信息化战略、推进城市化进程、实施节约战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调整考核机制等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措施。
- 胡安俊沈山胡文娟
-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AHP
- 中国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了吗?
- 2012年
- 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差距、调控产业的空间布局,中国政府自1999年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陆续批复了三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和皖江城市带、重庆两江新区、广西桂东地区、湖南湘南地区、湖北荆州等多个产业转移示范区,目的是想通过产业转移缩小区域差距。另一方面,2004年先后在东部地区出现了"用工荒",企业用工成本节节攀高。与此同时。
- 胡安俊
-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两江新区皖江城市带用工荒区域经济差距
- 聚集经济的源泉、维度特征与转换途径被引量:1
- 2012年
- 产业聚集是经济活动最为突出的地理特征,研究聚集经济的基本机理对于指导我国产业集聚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聚集经济的范围外部性本质作为分析起点,从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三个角度系统总结了聚集经济的源泉。接着,从产业、时间和空间三个维度对聚集经济的特征进行了经验归纳。最后,针对区域发展中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问题,从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组织变换三个方面提出了地方化经济向城市化经济转换的途径。
- 胡安俊孙久文沈岱岱
- 关键词:聚集经济源泉维度地方化经济城市化经济
- 中国发展中的区域问题、总体战略与区域规划被引量:2
- 2011年
- 中国正处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区域问题的重要性正在显现。加强对区域问题的研究,探讨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是我国区域经济领域的重要任务。文章首先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取得的成效,接着探讨了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为区域差距严峻、产业结构滞后和环境约束增强等。在此基础上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区域规划和主体功能区等方面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策略。
- 孙久文胡安俊
- 关键词:区域规划主体功能区
- 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从冒进到适度的地理版图被引量:3
- 2014年
- 十多年来,中国城镇化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出现了冒进城镇化和贫困城镇化,不仅没有有效地启动内需,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内需。实现启动内需,城镇化必须坚守产业化为基础的原则。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新经济地理模型,从理论上阐述了产业化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然后,借助非农产业数据,比较分析了2001~2011年中国城市非农产业增加值与从业人员的变化,探讨了“十二五”时期的中国城镇化战略。东部地区“涓滴一扩散”效应已经显现,未来城镇化的空间形态是均衡化;中西部地区集聚仍是主要态势,都市圈/城市群是城镇化的主要形态。根据产业增加值与从业人员的变化,将全国分为四类区域。增加值和就业都增长的区域是城镇化的重点区域,未来的重点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增加值份额增加、就业份额下降的区域重视发展吸收就业能力强的产业,提高城镇化的持续性;增加值份额下降、就业份额增加的区域通过产业升级和发展服务业,提高产业附加值,调整结构偏差;增加值和就业都下降的大面积连片区域,则要发展省域增长极,避免空心化。
- 胡安俊孙久文姚鹏
- 关键词:城镇化
- 中国制造业转移的机制、次序与空间模式
- 文章首先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提出了"核心区产业能否转移、按什么次序转移、向什么地方转移"三个假说.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地级行政单元的三位数制造业数据对上述假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已经出现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的大...
- 胡安俊孙久文江蕾
-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转移
- 文献传递
- 地方化经济、城市化经济与中国制造业空间组织研究
- 胡安俊
- 关键词:地方化经济城市化经济制造业
- 东陇海产业带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初探
- 2008年
- 阐述了东陇海产业带区域旅游资源特征、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对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认为东陇海产业带区域具有空间整体性、文化同源性、资源互补性、交通便利性等基础条件。目前,区域旅游整合开发时机成熟,应确立"政府引导,规划保障,企业连锁,协会沟通"的开发体系和"区内组合、区间联袂"的开发模式,不断推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创新发展。
- 林东胡安俊胡瑞山
- 关键词:东陇海产业带旅游开发资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