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万华

作品数:42 被引量:181H指数:8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51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手术
  • 13篇骨折
  • 11篇关节
  • 8篇缺损
  • 7篇转位
  • 7篇股骨
  • 6篇手术治疗
  • 5篇皮瓣
  • 5篇皮肤缺损
  • 5篇骨瓣
  • 4篇胫骨
  • 4篇解剖学
  • 4篇关节置换
  • 3篇动脉
  • 3篇人工关节
  • 3篇人工关节置换
  • 3篇转位修复
  • 3篇髋关节
  • 3篇膝关节
  • 3篇老年

机构

  • 34篇解放军第45...
  • 6篇解放军第四五...
  • 4篇解放军福州医...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西安市解放军...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南华大学
  • 1篇解放军第97...
  • 1篇解放军第45...

作者

  • 42篇胡万华
  • 21篇钟桂午
  • 17篇范少地
  • 14篇周风金
  • 9篇闫毅
  • 9篇于杰
  • 8篇王仁
  • 7篇陈戎波
  • 6篇蔡肖岚
  • 6篇张发惠
  • 5篇周凤金
  • 4篇张勇
  • 4篇吴国忠
  • 4篇刘志恒
  • 3篇刘经南
  • 3篇赵亮亮
  • 3篇刘剑
  • 2篇张作明
  • 2篇李莉
  • 2篇申彬

传媒

  • 6篇解剖与临床
  • 6篇中华解剖与临...
  • 4篇临床军医杂志
  • 3篇中国临床解剖...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骨与关节损伤...
  • 2篇中国骨伤
  • 2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2009北京...
  • 1篇第六届全军手...
  • 1篇第三届全国解...
  • 1篇第四届全国解...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指蹼穿支为蒂的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手外伤、肿瘤或瘢痕切除后导致的手指皮肤缺损临床多见,常导致肌键或指骨外露,如果早期处理不当,常导致手指功能全部或部分障碍。本文介绍了本院应用以掌背指蹼穿支血管为蒂的手背逆行岛状皮瓣转位治疗手指皮肤缺损21例的过程,浅谈了...
胡万华周风金张勇
关键词:手指皮肤缺损岛状皮瓣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跟外侧皮瓣转位治疗跟后皮肤缺损
2005年
胡万华钟桂午张勇周风金
关键词:皮肤缺损转位治疗皮瓣转位跟腱外露足跟部骨外露
股外侧肌上端肌支股骨骨(膜)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报道股外侧肌上端肌支股骨骨 (膜 )瓣的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方法 在 4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股外侧肌上端血管肌支的分支分布情况 ,设计以股外侧肌支为蒂的股骨骨 (膜 )瓣移位术 ,并进行了摹拟手术。 1989年 2月~ 1999年 2月 ,以股外侧肌支为蒂切取股骨骨 (膜 )瓣移位修复股骨上段骨不连、骨缺损 7例。结果 股外侧肌上端肌支来自旋股外侧动脉横支 ,肌支在大转子尖下 (16 .8± 3.0 ) cm发出肌骨膜支和骨膜支 ,肌骨膜支外径 1.4~ 1.7mm,长度 2 .7~ 5 .6 cm,骨膜支外径 0 .4~ 0 .6 mm,长度 1.2~ 1.5 cm。骨膜血管向下或水平走行 ,达骨膜后发出吻合支 ,参与形成股骨血管网 ,分布于股骨上段。临床应用的 7例 ,术后经 18~ 42个月的随访 ,骨折于术后 10~ 18周获得骨性愈合。髋关节活动度在 180°者 4例 ,12 0°者 2例 ,6 5°者 1例。供区愈合良好 ,无不适。结论 以股外侧肌上端肌支为蒂的股骨骨 (膜 )瓣 ,可用于修复股骨中上段的骨不连。
钟桂午郑和平蔡肖岚张发惠胡万华闫毅
关键词:带血管蒂骨瓣股骨骨折
胫后动脉皮支筋膜皮瓣修复胫前皮肤缺损被引量:7
2004年
张小东钟桂午唐茂林高质钢汪伟胡万华刘永江
关键词:胫前皮肤缺损开放性骨折
小指展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21例临床报道被引量:1
2001年
大鱼际肌损伤或正中神经损伤在临床上较常见,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将造成拇指对掌功能的丧失,严重地影响手的对掌功能.目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1,2].1987年3月~1997年3月,我们利用小指展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21例,经1.5~2年的随访,拇指对掌功能恢复良好.报告如下.
钟桂午蔡肖岚胡万华宋一平
关键词:小指手术
胫后血管肌间隙支为蒂胫骨内侧骨膜瓣移位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1997年
目的:为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骨不连、骨缺损提供新的术式。方法:在4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胫骨内侧面骨膜血管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其吻合,并设计以胫后血管肌间隙支为蒂的胫骨内侧骨膜瓣转位术。结果:通过解剖学研究,应用该骨膜瓣移位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骨不连、骨缺损12例,胫骨骨皮缺损1例,均获得良好效果。结论:术式解剖容易,血供可靠,适用于修复胫骨中、下段骨不连,骨缺损。
钟桂午张发惠张发惠刘经南郑和平胡万华
关键词:胫后血管移位术下肢
自体倒立牵引对正常人腰椎长度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不同角度自体倒立牵引对正常人腰椎长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重量牵引方式,对20名健康军校学员进行脊柱牵引,测量不同角度(-15°、-30°、-45°)牵引时的腰椎长度、脉搏和血压。结果三种角度牵引后与牵引前比较,腰椎长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15°牵引与牵引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0°和-45°牵引与牵引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种角度牵引之间相比腰椎长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本方式牵引对收缩压和脉搏影响较小,但是可以引起舒张压的升高。结论 -30°和-45°自体倒立牵引均可以使腰椎长度明显增加,且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由于会引起舒张压的轻度升高,故该方式牵引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当慎用。
陈志兵任普阳胡万华李莉郭群耿佳张作明
关键词:椎间隙腰腿痛
指侧方逆行岛状皮瓣在指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采用指侧方逆行岛状皮瓣转位治疗指端缺损。方法:显微放大镜下分离指固有神经与血管束,保留指神经干,结扎血管束近端,将皮瓣逆行转位修复指端创面。结果:临床应用86例119指,随访6~18个月,疗效满意。结论:指侧方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指端缺损,操作简便,创伤小,成活率高,是修复指端缺损的有效方法。
钟桂午张少华蔡肖岚匡勇胡万华
关键词:岛状皮瓣指端缺损手指外伤
自身重力牵引治疗腰腿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观察自身重力牵引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病例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例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水平牵引,实验组运用自身重力牵引。在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分别计算两组手指指地距离、直腿抬高角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JOA下腰痛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实验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一个疗程后,两组各项观察指标与各自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是两组间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个疗程后,两组各项观察指标与各自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且两组间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显著有效率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40.0%和73.33%,经Ridit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JOA下腰痛评分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21.93±3.43)和(23.93±3.8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自身重力牵引治疗腰腿痛疗效优于常规水平牵引疗法。
陈志兵胡万华任普阳李莉郭群耿佳张作明
关键词: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
高龄粗隆间骨折股骨头置换从手术到死亡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8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从手术到死亡期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解放军第451医院骨科2003年12月至2010年12月完成的35例8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进行了从手术到死亡3~11年的随访,观察死亡原因和死亡率,髋关节功能,X线表现等的改变。纳入标准:随访资料完整,经影像学诊断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年龄80岁以上。排除标准:失访者不予纳入。采用2检验的Fisher精确概率法对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访1~7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可保持到80%~84. 4%,髋关节功能良好。而随访7年,80%的患者非手术原因死亡。该组35例患者在随访11年时全部死亡。髋关节Harris评分组间优良率显示术后1年和术后3年(P=0. 759)、术后3年和术后5年(P=0. 641)、术后5年和术后7年(P=0. 184)、术后7年和术后9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311),7年组和11年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858)。随着随访时间延长,X线异常发生率越来越高。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预期寿命短,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范少地刘志恒胡万华吴国忠
关键词:髋骨折老年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