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庆伟
- 作品数:19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泰州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现代唯美剧的艺术格调被引量:1
- 2019年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剧坛出现了一场追摹西方唯美剧的创作热潮。现代剧作家模仿西方唯美剧的艺术格调,渲染神秘主义的艺术氛围,倾诉情爱苦痛和艺术幻灭的感伤,用华美的艺术形式创作出一批富有审美价值和唯美风格的中国现代戏剧。他们对西方唯美主义思潮的融化吸收和中国化转换,矫正了当时社会问题剧艺术粗糙的弊端,稳固了话剧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推动了中国戏剧从自发性创作阶段向自觉阶段的现代转型,从整体上提升了戏剧的艺术品质和审美境界。
- 耿庆伟
- 关键词:艺术格调审美意境
- 晚清小说的民族国家叙事被引量:2
- 2017年
- 民族国家叙事是建构现代民族国家"想象共同体"的一种重要表意方式,晚清小说家借鉴西方国家现代化经验,以文学的形式展开不同的国家形象想象。他们或回顾历史,或针砭现实,或深情展望未来,通过艺术想象建构起各异的中国形象谱系,民族国家叙事由此占据晚清小说叙事的中心地位。由于晚清作家对民族国家强盛目标期待的共同性以及时代语境的共时性,决定了作家对于民族国家拯救路径认识上的趋同性,即通过政治体制的变革来解决现实的民族危机,在建立主权独立的近代民族国家基础上实现强大国家的复兴,几乎成为晚清小说家的共识。
- 耿庆伟
- 关键词:想象共同体晚清小说
- 文学文本四维论被引量:5
- 2016年
- 文学文本理论的嬗变影响着文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从作品走向文本,又从文本回归作品都拓展了人们对文本理论的认识。文论史上几乎所有像样的文本分析理论都有偏执倾向,各执一端不计其余的文本研究固然入思敏捷,但也往往漏洞百出。在综合考量文学文本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形成的文本四维论,指的是完整的作品或文本构成应是"四合"而成,包含虚、实、纵、横四个维度或四个层面。四维合一的文本观揭示了文学文本的复杂本性,敞开了文学批评的空间,丰富了文学史的叙述。
- 金宏宇耿庆伟
- 关键词:文本
- 《伤逝》创作目的的一种解读被引量:4
- 2008年
- 《伤逝》是鲁迅创作的唯一一部爱情小说,也是一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作品。本文着眼于文本分析,从作品的内容出发,结合鲁迅当时的创作心境,以男女主人公和鲁迅本人等为研究对象,较为客观地分析了鲁迅小说《伤逝》的创作目的,并对《伤逝》所蕴含的思想主题进行了合理的推测和论述。
- 耿庆伟
- 关键词:《伤逝》涓生
- 反叛与突围——丁玲初期女性文学创作试析
- 2008年
- 丁玲是一位具有清醒女性意识的作家,其初期的女性文学创作以男女两性关系的书写为重心,反对女性在历史中被书写的命运和在现实中丧失话语权的遭遇,在颠覆男权制文化的同时努力寻求和开拓女性话语场,在文本创作中显示了清醒的反叛和突围意识.
- 耿庆伟
- 关键词:性别意识
- 评金宏宇《文本周边——中国现代文学副文本研究》
- 2016年
- 金宏宇先生的现代文学研究独具特色。他在本世纪头十年间出版的《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等著作被认为对现代文学名著的版本批评有“筚路蓝缕之功”,此后他又致力于现代文学的副文本研究,最近出版的《文本周边——中国现代文学副文本研究》再次显示了其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学术眼光,引导我们换一种眼光来阐释现代文学文本,同时也将副文本研究与其先前的版本研究整合为一体,共同论证一种他所说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文本四维论”。
- 耿庆伟
-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文本研究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眼光文学文本
- 浅谈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 2008年
- 中国现当代文学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具有独特的学科品质和特点:层出不穷、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导致了它的新颖性和争鸣性。这样的学科特点要求教师在从事现当代文学教学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欣赏、评价各类文学作品的能力。
- 耿庆伟
-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
- 论小资情调在十七年小说中的隐失过程被引量:1
- 2016年
- 小资形象在现代文学中曾大量出现,由于政治的规训,逐渐滑向文学叙事的边缘,作为不健康思想倾向的小资情调也被不断批判。小资情调始终作为异质的力量参与着十七年小说的审美建构,并在文学的政治修辞中不断洁化。在《我们夫妇之间》《青春之歌》和《林海雪原》等文学文本的叙述中则清晰地呈现了小资情调不断弱化和隐失的变化轨迹。
- 耿庆伟
- 关键词:十七年小说小资情调
- 朱自清杨朔“诗化散文”的比较分析
- 2012年
- 朱自清、杨朔均是以诗性散文著称的作家,以各具特色的散文作品为中国诗化散文的发展和成熟做出了贡献,但随着读者审美观念的变化,杨朔的诗化散文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抽取了现代散文构成中的三个关键性词语:意象、意境和情感,分别阐述朱自清、杨朔散文的风格特色和艺术品位,并在现代性的框架下客观地分析导致这种读者评价的深层次原因。
- 耿庆伟
- 关键词:意象意境抒情
- 论西方纯诗理论与中国现代纯诗写作的和而不同
- 2015年
- 由于中外文化传统的差异及接受语境的拘囿,自20世纪20年代引入中国后,纯诗理论必然会发生变异,具体体现为中西诗学追求的差异。但作为一种源于西方而在中国应时而需的美学概念,由于中西诗坛艺术目标的一致性,西方的纯诗理论和中国纯诗写作都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和现实指向。纯诗写作受到中国现代诗界的广泛认同,现代诗人通过对这一概念的扬弃,让纯诗理论促进了中国现代新诗的艺术精进和品质提升。
- 耿庆伟
- 关键词:纯诗理论瓦雷里纯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