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金萍

作品数:76 被引量:274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细胞
  • 22篇病理
  • 17篇血管
  • 15篇蛋白
  • 15篇血管性痴呆
  • 15篇痴呆
  • 14篇肿瘤
  • 14篇小鼠
  • 13篇免疫
  • 13篇海马
  • 10篇上皮
  • 10篇子宫
  • 10篇宫颈
  • 9篇上皮内
  • 9篇上皮内瘤
  • 9篇上皮内瘤变
  • 9篇皮内
  • 9篇子宫颈
  • 9篇瘤变
  • 9篇内瘤

机构

  • 74篇河北省人民医...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省医院
  • 2篇河北省卫生厅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河北省儿童医...
  • 1篇河北省血液中...
  • 1篇石家庄市卫生...
  • 1篇唐山市卫生学...

作者

  • 76篇翟金萍
  • 65篇何春年
  • 35篇赵焕芬
  • 19篇石卫东
  • 16篇李萍
  • 16篇吕佩源
  • 15篇张秀智
  • 13篇徐翠清
  • 12篇陈琛
  • 10篇陈士超
  • 9篇霍俊爱
  • 7篇李玲
  • 7篇胡亚卓
  • 6篇梁翠萍
  • 6篇张学东
  • 6篇郭宗成
  • 6篇靳玮
  • 5篇孙金海
  • 5篇尹昱
  • 4篇宋光耀

传媒

  • 10篇临床与实验病...
  • 6篇中华病理学杂...
  • 5篇诊断病理学杂...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疑难病杂志
  • 3篇脑与神经疾病...
  • 3篇神经疾病与精...
  • 2篇中国神经免疫...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年份

  • 3篇2010
  • 3篇2009
  • 25篇2008
  • 11篇2007
  • 10篇2006
  • 10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89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 EAE)中枢神经系统 ( CNS)中浸润细胞的凋亡情况。方法 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 ( TUNEL)技术动态检测 EAE病程不同阶段大鼠 CNS中浸润细胞的凋亡变化。结果 TUNEL阳性细胞的数量随病情进展呈单峰曲线 ,形态学观察支持 TUNEL阳性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结论 细胞凋亡是 EAE动物 CNS中浸润细胞的重要清除方式。
吕佩源陈慧芳陈竞清翟金萍林嘉友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凋亡TUNEL
反复缺血再灌注制备小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的评价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对应用反复缺血再灌注法制备的小鼠血管性痴呆(VD)模型进行评价,为VD的基础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30)和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丝线结扎方法、经连续3次反复缺血再灌注,制备VD模型;对照组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但不阻断血流。测试2组小鼠的学习记忆成绩;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测该区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表达的变化。结果跳台试验中模型组小鼠术后第29d的反应时间(125.4±32.5)s较对照组(24.9±2.9)s明显延长(P<0.01),错误次数增多(P<0.01);术后第30d的潜伏时间(80±29)s较对照组(200±37)s明显缩短(P<0.01),错误次数增多(P<0.01)。水迷宫试验中模型组小鼠术后第29d、30d游完全程时间[(143±17)s,(162±11)s]较对照组[(68±8)s,(52±5)s]明显延长(P<0.01),错误次数增多(P<0.01)。海马CA1区ChAT免疫组化观察中模型组阳性神经元面密度值为0.086±0.009,较假手术组(0.123±0.015)明显降低(P<0.01)。结论反复缺血再灌注法制备的小鼠模型是研究血管性痴呆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靳玮宋春风吕佩源尹昱郭宗成李玲何春年翟金萍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缺血再灌注跳台试验水迷宫试验胆碱乙酰转移酶小鼠
Twist基因蛋白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探讨Twist基因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状况,寻找更特异的标记物,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与滤泡状腺瘤(FA)和良性乳头病变(BPL)的鉴别诊断。方法以50例PTC为研究组,以48例FA和47例BPL作对照组。在自制组织芯片上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标记,检测Twist基因蛋白和HBME-1,并以CK19进行对照。结果3种指标(Twist、HBME-1、CK19)阳性表达率:在PTC组分别为100%(48/48)、94.0%(47/50)和78.0%(39/50);在FA组分别为0、6.7%(3/45)和0;在BPL组分别为7.0%(3/43)、2.1%(1/47)和0。PTC组分别与FA和BP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种指标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100%、96.4%和97.7%,特异度分别为:94.0%、95.7%和95.1%,准确度分别为:78.0%、100%和91.9%。结论Twist可应用于辅助诊断PTC,并可应用在对FA或BPL的鉴别诊断。
何春年Lili HeJin Q Cheng陈士超赵焕芬翟金萍张静
关键词:角蛋白TWIST
原发性子宫内膜鳞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 1例原发性子宫内膜鳞癌进行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原发性子宫内膜鳞癌镜下为伴角化珠及间桥的高分化鳞癌 ,浸润子宫壁肌层内 2 /3,淋巴管见多发性瘤栓。子宫颈和颈管正常。免疫表型 :高分子CK( )、低分子CK( )、ER(+)、PR( )、HPV胞质阳性、p5 3( )及P gp( )。结论 原发性子宫内膜鳞癌非常罕见 ,恶性度高。腺上皮鳞化癌变 ,可能是其病变过程 ;HPV的作用还不清楚。该肿瘤术前诊断困难 ,确诊主要靠术后病理检查。
何春年赵焕芬徐翠清翟金萍
关键词:病例报告病理学检查手术治疗化学治疗
微波技术在常规石蜡切片中的应用
1996年
微波在组织病理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微波产生的超速震荡及穿透效应能加速组织固定,促进染色反应,目前较多用于免疫组化染色,并能有效代替冰冻切片,但在其它方面则报导较少,近年来我们开始利用微波技术在常规石蜡切片,骨组织脱钙、快速代替冰冻切片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现仅将常规组织块的处理内容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我们采用浙江临安电子器材厂医用微波仪YMY81B型、分8档输出功率可调,自动恒温控制,材料取自本院及外地手术送检标本包括食道、胃、肠、子宫、乳腺、甲状腺、皮肤等病变。
翟金萍霍俊爱田露李其云
关键词:石蜡切片微波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观察和分析2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染色表达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乳腺IMPC无特殊临床症状及体症。肿瘤细胞团呈实性或管状的微乳头状排列,漂浮于海绵状腔隙内。微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每个微乳头细胞团和周边的纤维组织均存在无细胞的间隙样结构。瘤细胞cerbB-2、bcl-2、CgA和EMA(+)。结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需与普通型浸润性乳头状癌、黏液癌和转移性乳头状癌等鉴别。
陈琛何春年翟金萍石卫东
关键词:乳腺肿瘤浸润癌免疫组化
子宫颈鳞癌组织中T、B、NK淋巴细胞浸润与肿瘤免疫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对子宫颈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组织中T、B、NK淋巴细胞的浸润与肿瘤免疫状况进行研究,探讨免疫细胞的变化规律,阐明局部免疫状态对CSCC发展的影响,为CSCC的免疫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指标。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以CD4、CD8标记T细胞、CD20标记B细胞、CD57标记NK细胞,经计数分析和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在早期CSCC组织中浸润淋巴细胞种类与数量依次为CD8+、CD20+、CD57+和CD4+,差别显著(P<0.05)。在进展期CSCC组织中浸润淋巴细胞类型与数量依次为CD8+、CD20+、CD4+和CD57+,差别显著(P<0.05)。4种淋巴细胞在进展期高分化CSCC中的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进展期中、低分化CSCC中的数量,均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T淋巴细胞浸润的数量伴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高,尤其CD8+T淋巴细胞增加更明显;CD4+/CD8+T淋巴细胞<1,且CD4+与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逐渐降低。结论在CSCc组织中浸润的淋巴细胞中以T细胞为主,其次为B细胞,NK细胞浸润最少,说明CSCC局部以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也不容忽视。CD8+T细胞比例增加是细胞免疫受抑制的表现。CSCC组织中T细胞抗肿瘤免疫受到抑制,需要免疫调节,增强抗肿瘤免疫力。
何春年刘贵香翟金萍徐翠清赵焕芬孙金海
关键词:肿瘤子宫颈癌淋巴细胞
脂肪组织冷冻切片技巧被引量:5
2006年
翟金萍何春年张秀智孙金海张淑艳
关键词:脂肪组织冷冻切片病理学
hCTR1基因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的意义
本文利用自制组织芯片(Tissue Chips,TC)技术和免疫组化SP方法;以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为研究组,并与甲状腺腺瘤(ollicularadenomas,FA)和甲状腺良性病变乳头状增生病变(BPL)组作对照...
何春年张秀智刘会宁赵焕芬翟金萍
关键词:组织芯片
文献传递
皮肤透明细胞淋巴瘤三例
2002年
孙文贞刘平英李晓娥翟金萍
关键词:皮肤T细胞淋巴瘤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