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翁昊

作品数:34 被引量:157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造影
  • 12篇术后
  • 11篇胆管
  • 11篇切除
  • 11篇内镜
  • 9篇逆行
  • 8篇胆管造影
  • 8篇胰胆管
  • 8篇胰胆管造影
  • 8篇逆行胰胆管
  • 8篇逆行胰胆管造...
  • 8篇肿瘤
  • 8篇内镜逆行
  • 7篇内镜逆行胰胆...
  • 6篇胆管造影术
  • 6篇胰胆管造影术
  • 6篇造影术
  • 6篇逆行胰胆管造...
  • 5篇胆囊
  • 5篇胆囊癌

机构

  • 2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6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湖州市中心医...

作者

  • 34篇翁昊
  • 25篇刘颖斌
  • 19篇顾钧
  • 18篇李茂岚
  • 17篇吴文广
  • 14篇吴向嵩
  • 14篇王雪峰
  • 12篇丁倩
  • 11篇张文杰
  • 10篇董平
  • 10篇丁琦晨
  • 9篇陆建华
  • 8篇包润发
  • 8篇杨佳华
  • 6篇谈竹君
  • 6篇张林
  • 5篇彭淑牖
  • 5篇陈磊
  • 5篇穆嘉盛
  • 4篇赵铭宁

传媒

  • 7篇中国实用外科...
  • 4篇外科理论与实...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华消化内镜...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上海医学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5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头癌行胰腺全系膜切除75例报告被引量:44
2013年
目的探讨胰头癌行胰腺全系膜切除的方法和策略。方法 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共施行胰头癌胰腺全系膜切除75例,手术标本三维空间切缘均行病理检查。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62 min,平均术中出血415 mL。17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53例标本三维空间切缘病理检查达到R0切除,R0切除率为70.7%。结论胰腺全系膜切除技术安全可行,有助于提高胰头癌R0切除率。
吴文广吴向嵩李茂岚杨桂华丁琦晨丁琦晨翁昊丁倩张林张林束羿俊曹阳包润发束羿俊顾钧陆建华龚伟施伟斌彭淑牖
关键词:胰头癌
载氟尿嘧啶聚乳酸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对胃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效应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制备荷载氟尿嘧啶(5-Fu)的聚乳酸(PLLA)碳纳米管(CNT)复合材料(5-FU-PLLA-CNTs),并探讨其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和MNK45)的体外杀伤效应。方法以PLLA—CNTs为原料,采用超声乳化法荷载5.FU;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5-FU—PLLA—CNTs形态和结构;用紫外可见光光度仪测定不同时间5-FU.PLLA.CNTs的5-FU释放量及累计释放量,并绘制体外释放曲线;设计实验组(不同浓度的5-Fu—PuA—CNTs)及阳性(相应浓度的5-FU)和阴性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5-Fu.PLLA-CNTs对MGC803和MNK45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FU—PuIA—CNTs作用前后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成功制备5-FU.PLLA.CNTs药物深层薄膜,薄膜载药率为(4.54±0.43)%,包封率(21.56±2.36)%。体外释放实验显示,5-FU-PLLA-CNTs在24h内释放率为23.9%,呈缓慢上升趋势,至31d体外累计释放率达85.3%。CCK8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5.Fu—PLLA.CNTs对两株胃癌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呈持续抑制状态。流式细胞仪显示,经1mg/孔5-Fu-PuJA。CNTs处理的实验组MGC803和MNK45细胞凋亡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5-FU-PLLA-CNTs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性能,对胃癌细胞株具有明显的杀伤和抑制增殖作用,其最佳浓度为1mg/孔。
顾钧李茂岚吴向嵩吴文广张林丁琦晨杨佳华翁昊丁倩包润发束翌俊刘颖斌
关键词:胃肿瘤氟尿嘧啶聚乳酸体外杀伤效应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的结果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胆胰相关远期并发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9例,女性24例;年龄56.5岁(范围:13~76岁)。患者就诊时间为十二指肠切除术后3个月至20年。术前经影像学诊断明确,胆胰远期并发症包括胆管结石51例,胆肠吻合口狭窄合并近端胆管扩张42例,胰肠吻合口狭窄合并远端胰管扩张11例。在多学科合作模式下对患者进行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常规十二指肠镜或单气囊小肠镜辅助ERCP治疗。结果62例患者共进行95例次的ERCP操作,每例患者平均1.5次。95例次中,因胆管结石56例次(58.9%)、因胆肠吻合口狭窄45例次(47.4%)、因复发性胰腺炎11例次(11.6%)、因胆肠吻合口异物6例次(6.3%)、因肝内胆管狭窄3例次(3.2%)。95例次中,内镜进镜成功82例次(86.3%),诊断成功76例次(80.0%),ERCP治疗成功72例次(75.8%)。1例患者行十二指肠镜ERCP发生小肠穿孔,后经外科手术修补痊愈。结论在多学科合作模式下通过ERCP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的近期疗效安全有效,但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临床随访。
吴文广张文杰顾钧赵铭宁翁昊翁明哲张毅瞿春莹徐雷鸣刘颖斌王雪峰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小儿胰胆管汇合异常中的诊疗作用(附74例报告)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在诊断和治疗小儿胰胆管汇合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 PBM)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ERCP确诊为PBM的74例患儿,分析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结果 :按照日本胆胰管合流异常研究组(Japanese Study Group on 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 JSGPM)分型,A型32例,B型16例,C型23例,D型3例。MRCP检查的阳性诊断率仅8%。本研究所有患儿均行乳头肌切开和鼻胆管引流。其中69例(93.4%)行取石/蛋白酶栓,2例术后留置胰管支架。7例(9.5%)术后出现ERCP后轻型胰腺炎,无术后出血、贲门撕裂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除7例(9.5%)PBM不合并胆道扩张的患儿外,其余术后均行肝外胆管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论:ERCP在小儿PBM的诊治过程中具有诊断效力强、疗效好、安全性高的优点,对早期确诊并干预PBM的病理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翁明哲翁昊陶怡菁顾钧张文杰王雪峰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儿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合并出血再手术方式探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后胰瘘合并出血合理的再手术方式。方法2009年5月至201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共施行PD 143例,其中胰瘘合并出血3例,二次手术残胰行胰液外引流术、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和捆绑式胰胃吻合术各1例。结果 3例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其中第1例病人二次手术6个月后再次行胰液内引流术。结论捆绑式胰肠(胃)吻合以捆绑的方法替代直接缝合实现残胰的重建,是PD术后胰瘘合并出血值得尝试的手术方式。
吴文广吴向嵩李茂岚张林张林杨佳华丁琦晨翁昊曹阳翁昊丁倩陆建华顾钧董平
关键词:胰瘘再手术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捆绑式胰胃吻合术
胆囊癌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 探讨胆囊癌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4例胆囊癌患者(胆囊癌组)和60例胆囊炎患者(对照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比较胆囊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上述指标与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胆囊癌组患者APTT明显缩短[(29.0±4.2)s,t=-4.265,P=0.000],PT[(11.5±1.4)s]、TT[(15.3±3.5)s]延长(t=2.521、4.147,P<0.05)、Fib明显升高[(4.1 ±0.9)g/L,t=4.365,P=0.000].中、低分化腺癌患者Fib高于高分化腺癌患者(F=4.069,P=0.022),有淋巴结转移患者Fib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t=2.640,P=0.010),TNMⅡ~Ⅳ期患者Fib明显高于0~Ⅰ期患者(t=3.003,P<0.01).胆囊癌患者伴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比例(32/64)明显高于对照组(11/60,x2=13.709,P<0.01).且与胆囊癌Fib正常者相比,在肿瘤分化程度(x2=7.760)、浸润深度(x2=10.573)、淋巴结转移情况(x2=6.063)及病理分期(x2=5.8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癌伴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与胆囊癌Fib正常患者中位生存率分别为8.63个月和16.73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64.7%、14.9%和74.9%、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癌患者血清Fib水平在术前辅助评估疾病进展及预后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包润发束翌俊董平顾钧吴向嵩李茂岚翁昊丁倩吴文广丁琦晨沈柏用刘颖斌
关键词:胆囊肿瘤血液凝固试验纤维蛋白原预后
小儿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插管的经验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小儿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插管技巧,分析影响插管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6月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完成的小儿和成人ERCP操作各90例,统计其解剖相关数据、插管时间、镜下插管措施等数据,比较小儿与成人的十二指肠乳头区域解剖差异,分析影响小儿ERCP插管时间因素。结果小儿组成功插管88例,成功率97.8%;成人组成功插管90例,成功率100.0%。小儿组插管时间(187±67)s,成人组插管时间(247±86)s,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20,P<0.001)。十二指肠直径小儿患者(3.38±1.57)cm,成人患者(5.94±1.8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32,P<0.001)。十二指肠球部至乳头水平的距离小儿患者(2.44±1.15)cm,成人患者(4.22±1.4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77,P<0.001)。小儿患者乳头形态半球型居多[扁平26.1%(23/88)、半球51.1%(45/88)、圆柱22.7%(20/88)],而成人患者圆柱形居多[扁平9.1%(8/88)、半球23.9%(21/88)、圆柱67.0%(59/88)]。影响小儿ERCP插管时间的因素包括乳头形态、乳头硬度、视野位置、十二指肠球降交界处至乳头距离、乳头与内镜的距离、切开刀挑起程度等。结论ERCP操作时,十二指肠乳头更短、更硬及乳头朝向正常者,其插管时间更短,这些指标是插管的有利因素。
周世振翁昊翁明哲束翌俊叶园园张文杰王雪峰
关键词:儿童插管法
消化道重建术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20年
随着现代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及各种抗肿瘤综合治疗手段的问世,消化道肿瘤术后病人的生存时间进一步延长,这也导致了术后远期胆胰疾病的发生率相应上升。这类病人临床处理十分棘手,传统手术治疗难免使病人经受再次手术的创伤,且使部分原来通过腹腔镜或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进行手术的病人失去微创意义。随着近年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此类病人。ERCP固有的微创性、可重复性优势是传统外科手术无法比拟的。一例成功的消化道术后ERCP可使病人临床获益最大化,是消化道术后胆胰疾病病人的福音[1-2]。2018年,中国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指南明确指出,对于消化道重建术后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人,首先推荐内镜治疗;对于Roux-en-Y吻合等解剖结构较复杂、需行胆总管取石的病人,气囊小肠镜辅助的ERCP应作为一线干预方式[3]。消化道重建术后的ERCP操作困难,风险较高,极具挑战性。笔者结合本单位近20年的相关操作治疗经验,浅析消化道重建术后ERCP的分类特点和处理策略,供内镜及外科同道参考。
翁昊王雪峰
关键词:消化道重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内镜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71例行内镜辅助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肿瘤位置、肿瘤分期、有无新辅助化疗史、吻合口漏发生时间、内镜治疗时间、漏口大小、内镜治疗方式、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引流液量、住院时间等。将患者按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组和部分缓解组,比较2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71例患者中,42例内镜治疗后吻合口漏完全缓解,治疗有效率为59.15%;29例内镜治疗后漏口未完全闭合;吻合口漏治疗有效者的治疗后3 d平均引流液量少于吻合口漏未完全闭合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完全缓解组与部分缓解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漏口大小、确诊吻合口漏至接受内镜治疗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发现,确诊吻合口漏至接受内镜治疗时间、漏口大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确诊吻合口漏至接受内镜治疗时间、漏口大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内镜辅助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当发生结直肠癌吻合口漏时,应积极控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行早期内镜治疗,并根据漏口大小选择合适的方式,从而使患者获得最大的临床受益。
雷粟周世振梁海滨叶园园翁昊张毅陈磊张文杰
关键词:吻合口漏内镜结直肠癌糖化血红蛋白
CDKL1基因及其siRNA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的CDKL1基因小分子干扰核糖核酸的标靶DNA,其中所述标靶DNA是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和SEQ ID NO:4中任意一条所示的DNA,还公开了...
刘颖斌谈竹君李茂岚吴向嵩翁昊束翌俊包润发丁倩曹阳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