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英伟

作品数:39 被引量:18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动脉
  • 10篇主动脉
  • 9篇静脉
  • 8篇腹主动脉
  • 6篇主动脉瘤
  • 6篇腹主动脉瘤
  • 5篇血管
  • 5篇诊治
  • 5篇自体
  • 5篇外科
  • 4篇血栓
  • 4篇手术
  • 4篇腔内
  • 4篇腔内修复
  • 4篇人工血管
  • 4篇细胞
  • 4篇内膜
  • 4篇并发
  • 3篇动脉瘤
  • 3篇血栓形成

机构

  • 37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四平市中心医...
  • 1篇英国诺丁汉大...
  • 1篇吉林市中西医...

作者

  • 39篇罗英伟
  • 22篇段志泉
  • 21篇张强
  • 15篇辛世杰
  • 11篇张健
  • 7篇王新文
  • 6篇宋清斌
  • 6篇胡海地
  • 5篇张平
  • 4篇张曦彤
  • 4篇徐克
  • 4篇胡新华
  • 3篇杨栋
  • 3篇董雨亭
  • 3篇张韬
  • 3篇刁彦鹏
  • 3篇李璇
  • 2篇杨昱
  • 2篇马文峰
  • 2篇张赞松

传媒

  • 7篇中国实用外科...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医学全科...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8
  • 2篇1995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皮素、内皮素转化酶在自体静脉移植术后内膜增生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内皮素 1(endothelin 1,ET 1)及内源性内皮素转化酶 (endothelinconvertingenzyme ,ECE)在自体静脉移植术后内膜增生中的作用。 方法建立自体静脉移植模型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ECE、ET 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在移植静脉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移植术后 6h ,吻合口处静脉中膜即出现PCNA阳性平滑肌细胞 ,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高 ,在 1~ 2周左右达到高峰。 2周后 ,PCNA阳性SMC开始减少 ,于术后 8周趋于平稳。移植血管ET 1、PCNA主要在平滑肌细胞中表达。在mRNA水平 ,随着移植术后时间的推移 ,ECE的表达逐渐增高 ,术后 1~ 2周达到高峰 ,在 8周左右趋于平稳 ,ET 1与ECE密切相关 (r =0 975 )。结论ET 1、ECE的动态变化过程具有相关性 ,ECE可能通过ECE→ET 1→SMC通路促进内膜增生。
宋清斌段志泉辛世杰罗英伟张海强张健
关键词:内皮素内皮素转化酶自体静脉移植内膜增生增殖细胞核抗原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非手术治疗被引量:49
2003年
目的 探讨非手术治疗急性MVT的优势以及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案。方法 回顾 1995~ 2 0 0 2年间收治的 17例经非手术治疗的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mesentericvenousthrombosis,MVT)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对急性MVT诊断一经确立后 ,立即采用抗凝溶栓等保守治疗 ,并严密观察 ,如有急性腹膜炎发生则随时中转手术。结果 病人全部治愈 ,治疗过程中无中转手术发生。平均住院天数为 ( 11 9± 3 7)天。2年生存率为 88 2 %。结论 早期诊断及抗凝溶栓治疗直接影响到该病的预后 ;在肠缺血尚未导致透壁性肠坏死、肠穿孔时 ,非手术治疗完全可行。
张健王玉波张强罗英伟张韬胡新华
关键词: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
65例腹主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总结腹主动脉瘤 (AAA)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1980~ 1999年收治的 6 5例AAA患者 ,普通型 40例 ,破裂型 18例 ,炎症型 4例 ,感染型 3例。 6 4例行手术治疗 ,其中原位移植 6 2例 ,旁路架桥 2例。 1例炎症型行股动脉插管药物治疗。结果  5 7例获得临床治愈 ,随访1~ 12年 ,平均 5年 ,无动脉瘤复发、栓塞或假性动脉瘤发生 ,生活工作如常。死亡 7例 ,其中普通型手术 1例 (死亡率 2 5 0 % ) ,破裂型手术 6例 (死亡率 33 33% )。结论 腹部搏动性肿物伴有压迫或栓塞性症状是重要诊断依据 ,腹部B超可作为筛选检查项目 ,血管造影和螺旋CT检查可提供准确的影像学资料。根据动脉瘤的部位、类型和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案 ,可提高手术治愈率 ,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段志泉罗英伟张强王春喜董雨亭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外科手术人工血管AAA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诊治观念的转变及治疗结果分析(30年回顾)
目的 自2004年我们于《欧洲血管与腔内外科杂志》发表文章,提出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uperior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SMVT)诊治观念的转变及新的治疗策略以来,急性SMV...
张健辛世杰胡海地宋清赋罗英伟杨栋段志泉
腹部创伤性大血管动静脉瘘三例的诊疗体会
2002年
李超张强罗英伟张平孙长成段志泉董雨亭
关键词:腹部手术治疗
周围动脉瘤的治疗
2002年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遭到破坏或结构本身异常而形成的一种梭状、囊状、哑铃状或多发性扩张性病变,可发生在动脉系统任何部位,但以腹主动脉瘤为最多见.可发生于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股动脉等部位,其中以股动脉及胭动脉瘤居多.发病原因主要是损伤和动脉硬化,少数为感染、先天缺陷等,随着血管外科的发展和介入技术的应用,医源性损伤造成的假性动脉瘤(包括吻合口假性动脉瘤及动脉穿刺后假性动脉瘤)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罗英伟
关键词:周围动脉瘤外科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
甲状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
1995年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不同类型甲状腺肿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yclin)的表达,结果发现:PCNA的阳性表达率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为1.13%、甲状腺腺瘤为6.15%、乳头状癌为6.55%、滤泡癌为6.67%、未分化癌为23%。提示PCNA阳性反应可以反映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生物学行为。
安丰奇罗英伟李昕朱继江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化
单中心近10年腹主动脉瘤1246例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近10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腹主动脉瘤(AAA)病人的流行病学特点,为研究近10年AAA流行病学变化趋势,以及为AAA的进一步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自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1246例AAA病人的病案资料,回顾性分析包括病人年龄、性别、就诊时间、就诊科室、首发症状、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式选择等信息,分析近10年AAA流行病学变化特点。结果入院病人平均年龄为(66.9±10.5)岁,男女占比约为4∶1。男性AAA病人以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为主,女性以血脂升高为主。AAA病人的主要合并症为3级高血压(41.9%)、冠心病(31.1%)和合并髂动脉瘤(25.8%)。男性AAA合并髂动脉瘤比率明显高于女性(27.8%vs.17.8%,P<0.01)。72.7%的AAA病人首诊原因为体检发现,其次是AAA破裂(18.7%)。AAA病人急诊与门诊就诊例数呈逐年升高态势,急诊与门诊就诊占比约为2∶3。65~69岁为现阶段住院病人主要年龄段。各年份男性占比约为80%,年龄段65~69岁为男性占比可达近90%。各年份腔内修复术(EVAR)是AAA的主要治疗方式,行EVAR治疗病人的例数和比例总体趋势逐年增加,行EVAR治疗的占比随病人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大。近10年AAA病人的病死率呈降低趋势,2015年后病死率总体维持在2%~3%,以男性为主,年龄段70~74岁的病死率最高为5.8%。AAA病人平均住院(17.0±16.4)d,平均住院费用为(11.3±10.7)万元。结论近10年AAA住院病人有逐年增高趋势,主要患病人群为年龄>60岁男性,男女临床特点有较大差异。采用EVAR治疗的占比逐年增加。对于老年AAA人群,尤其是年龄段65~69岁男性AAA病人,在AAA的防治过程中应给予更多关注。
辛世杰张珈玮张健付凌雨杨昱马文峰宋清斌罗英伟王传疆胡新华张赞松杨栋周宝森胡海地史潇兮程帅刘远霖段志泉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流行病学
2例多发性动脉瘤诊治体会
1998年
多发性动脉瘤是指二个以上不同解剖部位的动脉瘤,它可以是主动脉伴周围或内脏动脉瘤,也可以是不同部位的周围动脉瘤。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例1.男,34岁。以右上肢、双髂窝搏动性肿块2年,伴相应肢体疼痛1年为主诉入院。经B超、动脉造影检查诊为:右肱动...
王新文罗英伟刁彦鹏王勇
关键词:动脉瘤多发性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中遮蔽腹腔干的探讨
目的 探讨腔内修复术中遮蔽腹腔干的方法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3年5月共96例患者(其中主动脉夹层82例,胸主动脉瘤9例,主动脉减速伤5例),均行术中血管造影,注意腹腔干的解剖变异、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其...
罗英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