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彬
-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阻断剂对在体大鼠肺缺血后处理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IPO)对大鼠在体肺缺血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及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在缺血后处理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35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缺血再灌注损伤+5.羟基葵酸盐组(I/R+5-HD组)、缺血后处理+5-羟基葵酸盐组(IPO+5-HD组)。观察各组肺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湿/干比值(W/D)以及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I/R组与Sham组比较MDA含量增加[(5.07±1.60)nmol/mgprot比(1.43±0.41)nmol/mg prot,P〈0,01],SOD活性减低[(12.38±2.24)U/mg prot比(45,51±5.42)U/mg prot,P〈0.01],W/D比值增高(5.45±0.82比3.05±0.47,P〈0.01),肺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明显受损;IPO+5-HD组与IPO组比较MDA含量增加[(3.74±0.71)nmol/mgprot比(2.60±0.43)nmol/mgprot,P〈0.01],SOD活性减低[(22.91±2.71)U/mg prot比(28.74±2.03)U/mg prot,P〈0.01],W/D比值增高(4.64±0.79比3.89±0.60,P〈0.01),肺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明显受损;IPO组与I/R组比较,肺组织MDA含量减少[(2.60±0.43)nmol/mgprot比(5.07±1.60)nmol/mg prot,P〈0.01],SOD活性增高[(28.74±2.03)U/mg prot比(12.38±2.24)U/mg prot,P〈0.01],W/D比值减低(3.89±0.60比5.45±0.82,P〈0.01),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轻于I/R组;I/R+5-HD组与I/R组比较,肺组织MDA含量[(5.14±1.30)nmol/mg prot比(5.07±1.60)nmol/mg prot,P〉0.05)、SOD活性[(11.65±1.82)U/mg prot比(12.38±2.24)U/mg prot,P〉0.05]、W/D比变化(5.544-0.61比5.45±0.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无明显差异。IPO�
- 祁海杰夏军王志维戴飞锋徐鹏罗彬
- 关键词:缺血后处理钾通道
- 原发性肺动脉肉瘤1例
- 2012年
- 患者男,56岁。问断左侧胸闷、胸痛2年,劳力性气喘1月。既往有肺结核病史多年。查体:血压135/88 mmHg(1 mm Hg = 0.133 kPa),体温38℃,心率83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2/Ⅵ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D-二聚体阴性。
- 彭涛夏军吴志勇罗彬
- 关键词:肺动脉肉瘤原发性D-二聚体劳力性收缩期
- 两站式杂交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B型复杂型主动脉夹层八例被引量:6
- 2012年
- 主动脉夹层发病率逐年增加,其病程进展快,病死率高,是临床急危重症之一。对于大多数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可通过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来达到治愈目的。而StanfordB型复杂型主动脉夹层往往需要实施杂交手术。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并确诊StanfordB型复杂型主动脉夹层8例,采用两站式杂交技术进行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夏军罗彬欧家乐王志维徐鹏吴智勇李罗成邓宏平
- 关键词: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杂交手术复杂型急性临床急危重症
- 先天性血管环五例外科治疗
- 2012年
- 先天性血管环指由于主动脉弓及分支、肺动脉的起源或发育等异常,食管和/或气管外血管环形成,压迫或不压迫食管和/或气管,是一种罕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迷走右锁骨下动脉、肺动脉吊带、主动脉双弓畸形等,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我科自1963年2月至2011年12月手术治疗5例先天性血管环患者,报道如下.
- 罗彬夏军王志维程邦昌
- 关键词:外科手术
- 食管胃器械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及预防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食管胃器械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532例食管胃器械吻合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42例的病变程度、手术技术及吻合器型号和结构的相关性.结果 42例吻合口狭窄均发生于应用外径为25~29 mm型吻合器,狭窄的吻合口内径〈6 mm占81%(34/42),可见肉芽瘢痕填充、钛钉排列错乱,呈扭曲环缩.吻合器吻合的内径比手法吻合后内径小8.6~10.1 mm,且无扩张性.结论 排除患者体质差异及吻合技术等因素,从吻合器基本结构上建议:(1)将双环交错订书钉式吻合改成垂直式吻合;(2)将双排钛钉改为单排可吸收钉;(3)抵钉座革新为伞形可膨式;(4)消除吻合切割后内外径8.6 mm的差距.
- 魏小栋夏军罗彬黄杰吴晓健胡浩程邦昌
- 关键词:管型吻合器吻合口狭窄食管胃吻合并发症
- 医源性乳糜胸的外科治疗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医源性乳糜胸的最佳手术时机、径路和术式。方法分析46例胸内脏器近期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的临床资料,含食管中上段癌36例,肺癌6例,纵隔肿瘤3例,成人动脉导管未闭症1例。术后6—41d,经再次开胸行胸导管主干结扎或漏口缝扎;另有3例行第三次开胸手术。结果治愈44例(95.6%),发生并发症20例,并发症率43.5%,死亡2例(4.4%)。随访获40例,随访时间1~3年,均未有乳糜胸复发。结论胸内脏器近期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经保守治疗,24h胸液引流量〉1500ml连续3d,且无减少趋势,宜再手术;手术首选右胸径路(80%),可清楚显露胸导管主干,对极个别再次手术失败的病例,经左胸游离套索带牵开胸主动脉,显露主动脉椎体夹沟内被遗漏的胸导管予以缝扎。术式以膈肌上胸导管结扎或大块组织缝扎为主,同时争取发现和缝扎乳糜漏口。
- 方震宇夏军彭涛罗彬黄杰康敢军程邦昌
- 关键词:乳糜胸胸导管外科治疗
- 主髂动脉闭塞症外科治疗11例体会被引量:1
- 2012年
- 主髂动脉闭塞症是血管外科常见的动脉闭塞性疾病,病变部位以主髂动脉分叉及双侧髂总动脉多见,外科手术目的主要是重建下肢血液循环.本文就我们近两年主髂动脉闭塞症手术治疗病例资料进行分析.
- 彭涛夏军彭毅罗彬
- 关键词:主髂动脉闭塞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