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嘉全
- 作品数:16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氧诱导因子1α及2α在人BMSCs成软骨分化中的表达规律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通过诱导人BMSCs(human BMSCs,hBMSCs)成软骨分化,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HIF-2α在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趋势,为阐明HIF参与调控成软骨分化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已消化的悬浮hBMSCs进行离心沉淀,形成细胞微球。将细胞微球分为2组,对照组加入含2%FBS的H-DMEM培养基,成软骨诱导组加入软骨诱导液,于低氧(2%O2)条件下培养。培养3周后行甲苯胺蓝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培养1周行Western blot检测HIF-1α、HIF-2α蛋白表达,培养1、2、3周行实时定量PCR检测成软骨分化关键转录因子及相关标志基因表达。结果甲苯胺蓝染色示,对照组染色细胞核整体分布稀疏,而成软骨诱导组分布致密;成软骨诱导组细胞外基质染色明显较对照组深。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阳性信号主要位于细胞质内;与成软骨诱导组相比,对照组细胞核分布较稀疏且着色浅。Western blot检测示,培养1周成软骨诱导组HIF-1α和HIF-2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8.345,P=0.001;t=7.683,P=0.002)。实时定量PCR检测示,与对照组比较,成软骨诱导组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在培养1周时降低、2周时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周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软骨诱导组培养各时间点HIF-2α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ox-9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养过程中,Ⅱ型胶原及Ⅹ型胶原表达呈逐渐增加趋势,第2、3周时两者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成软骨诱导组多聚蛋白聚糖mRNA相对表达量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IF-1α参与诱导hBMSCs成软骨分化过程,但HIF-2α表达在该分化过程中受抑制。
- 龚铭黄胜罗嘉全黄保丁周治宇代学俊高蔓蔓李亮平邹学农
-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成软骨分化
- 尤文肉瘤EWS-FLI1融合蛋白B淋巴细胞表位的预测及鉴定
- 2011年
- 目的:预测及鉴定尤文肉瘤EWS-FLI1融合蛋白的B淋巴细胞表位。方法:采用综合法预测EWS-FLI1蛋白的二级结构及B淋巴细胞表位,运用标准Fmoc方案合成预测的表位肽,HPLC和MS进行表位肽的纯度分析及分子量鉴定,ELISA法检测表位肽的抗原性,并测定表位肽特异性免疫血清效价,Western blot鉴定免疫血清与EWS-FLI1蛋白亲合力。结果:通过综合法预测得到3个高分值的B淋巴细胞表位,HPLC分析合成的表位肽纯度>85%,MS鉴定表位肽的分子量无误,ELISA法检测证实3个B淋巴细胞表位肽均可获得强的抗原抗体反应,其中表位肽P2的抗原性最强,在1∶40时A450=2.46,达到最高,1∶10 240稀释后抗原抗体反应仍呈阳性;用这3个B淋巴细胞表位肽免疫新西兰兔也能获得理想的抗体效价,其中表位肽P2获得的抗体效价最高,1∶512 000稀释时A450=1.11;Western blot鉴定表位肽P1、P2免疫血清能够结合EWS-FLI1蛋白。结论:尤文肉瘤EWS-FLI1蛋白的B淋巴细胞表位肽P1、P2具有潜在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 黄路罗嘉全刘会文张战民廖翔邓高荣曹凯安洪舒勇韩智敏
- 关键词:尤文肉瘤融合蛋白嵌合蛋白
- LIM矿化蛋白1促进成骨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 LIM矿化蛋白1(LIM mineralization protein-1,LMP-1)是一种细胞内非分泌蛋白,通过调节BMPs信号通路而促进成骨分化。近年来,研究表明LMP-1作为成骨信号途径的上游信号分子级联放大下游成骨信号,增加成骨细胞对BMPs的敏感性,招募众多的成骨因子共同参与成骨,最终促进细胞成骨分化和诱导骨形成。本文就LMP-1的结构特点、诱导成骨机制、LMP-1用于基因治疗的种子细胞及载体的选择等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刘会文罗嘉全韩智敏曹凯
- 关键词:LIM矿化蛋白1种子细胞基因治疗
- 微小RNA-34a基因沉默对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 观察早期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中微小RNA(miRNA)-34a以及凋亡细胞的变化,并应用miRNA-34a的抑制剂锁核苷酸(LNA-miRNA-34a)观察miRNA-34a沉默对软骨细胞miRNA-34a的表达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6周兔早期OA模型,并分别获得正常(A组)、3周(B组)和6周(C组)软骨细胞,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免疫细胞化学等技术分析软骨细胞中miRNA-34a以及Ⅱ型胶原(Col2a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其规律,同时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染色法(TUNEL)观察细胞凋亡。转染LNA-miRNA-34a后再用同样方法获得上述各项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和C组软骨细胞中miRNA-34a的表达水平分别是A组的2.70倍和3.05倍,在转染LNA-miRNA-34a后,B组和C组miRNA-34a的表达降低了2.07倍和3.03倍。转染前,B组和C组iNOS的表达与A组比较分别增加了13.50倍和16.70倍,转染后B组和C组中iNOS表达与转染前比较分别降低了41.00%和37.00%,转染前B组和C组Col2a1的表达水平和A组比较,分别降低了46.80%和30.00%,转染后,Col2a1的表达和转染前比较,B组增加了2.00倍,而C组增加2.95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转染后B组和C组Col2a1阳性细胞增多,阳性染色增强,甲苯胺蓝和TUNEL染色显示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结论 早期OA软骨细胞miRNA-34a表达增加,LNA-miRNA-34a沉默miRNA-34a基因可以显著减少早期OA软骨细胞的凋亡。
- 周新华王敏刘超张瑗罗嘉全邹学农
- 关键词:骨关节炎凋亡
- Lenke Ⅱ型青少年特发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对颈椎序列的影响
- 目的:Lenke Ⅱ型青少年特发侧弯病人手术需要接受上胸段的矫形固定,手术可能会对邻近的颈椎序列产生影响。本研究拟明确后路矫形固定融合手术是否会对颈椎序列产生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2014年手术治疗(后路矫形固定融...
- 钟俊龙陈屹伟谢世明潘志敏罗嘉全李志云韩智敏曹凯松本守雄
- 人LMP-1基因腺病毒重组体的构建及其在骨肉瘤细胞U2OS中的表达
- 2012年
- 目的:构建表达人LIM矿化蛋白-1(LIM mineralization protein-1,LMP-1)基因的腺病毒重组体,体外感染骨肉瘤(Osteosarcoma,OS)细胞系U2OS,并鉴定LMP-1基因在U2OS中的表达。方法:以K562细胞的cDNA为文库,采用PCR方法对LMP-1进行扩增,通过TA克隆与pGEM-T载体连接并DNA测序。双酶切后并将目的基因插入至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对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LMP-1行双酶切和DNA测序鉴定,并通过荧光显微镜、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Adtrack-CMV-LMP-1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线性化pAdtrack-CMV-LMP-1,在BJ5183菌内完成与骨架质粒pAdeasy-1的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Ad-LMP-1。通过脂质体介导,在HEK-293A细胞内包装出复制缺陷的重组腺病毒Ad-LMP-1,大量扩增、纯化并测定滴度。用Ad-LMP-1感染OS细胞系U2OS,通过荧光显微镜、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LMP-1在U2OS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双酶切和DNA测序鉴定穿梭质粒pAdtrack-CMV-LMP-1构建成功,荧光显微镜证实转染了pAdtrack-CMV-LMP-1质粒的HEK-293T细胞内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了LMP-1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扩增、纯化,Ad-LMP-1滴度达到1.5×109pfu/ml。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重组腺病毒感染的U2OS内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重组腺病毒感染U2OS后,LMP-1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成功构建了人LMP-1基因腺病毒重组体,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 刘会文黄路韩智敏罗嘉全杨东詹平戴闽曹凯
- 关键词:LIM矿化蛋白-1重组腺病毒载体表达载体构建骨肉瘤细胞
- Lenke2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双肩与躯干平衡控制的关键外科技术
- 曹凯周松黄路韩智敏潘志敏罗嘉全段平国李志云虞志明
- 该课题来源于国际脊柱侧弯学会GOP项目、日本武田科学基金会、江西省科技厅人才计划、江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项目,属外科学技术领域,该成果应用于Lenke2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
- 关键词:
-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弯生物力学手术治疗
- C3H10T1/2成软骨分化过程中miR-19a与CCND1的表达及调控
- 2015年
- 【目的】在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软骨分化过程中,探讨mi R-19a与细胞周期基因CCND1之间的关系,为揭示mi R-19a参与调控成软骨分化的可能机制提供基础。【方法】选取小鼠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为研究对象,运用离心沉淀法进行pellet细胞微球培养,用含有TGF-β3及2%FBS的高糖DMEM进行成软骨诱导并作为实验组,用含2%FBS的高糖DMEM培养(替换)导作为对照组。分别在1、2、3周进行定量PCR检测成软骨分化相关基因表达以及在第3周进行甲苯胺蓝染色。【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功能基因Bax与Klf-4表达均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软骨分化关键启动因子SOX-9及相关基因aggrecan,collagen II,Collagen Xa1的表达均在2周时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互联网生物信息学预测CCND1可能是mi R-19a的靶基因;在成软骨分化过程中,mi R-19a表达逐渐上升(P<0.05),而CCND1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逐渐下降(P<0.05)。甲苯胺蓝染色pellet细胞微球呈蓝紫色,细胞核呈深蓝色,诱导组中细胞外基质含量明显增多。【结论】在C3H10T1/2成软骨分化过程中,mi R-19a参与维持细胞干性及增殖基因表达降低,分化能力得到增强;且mi R-19a参与该分化调控过程。
- 龚铭周治宇代学俊高蔓蔓罗嘉全黄胜李亮平邹学农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
- hMSC成骨分化相关lncRNA的筛选和初步鉴定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筛选和初步鉴定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成骨分化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方法】利用Refseq,UCSC knowngenes,Ensembl,H-invDB 7.0,RNAdb 2.0,NRED生物软件分析成骨基因相关的lncRNA,综合获得可能的成骨相关lncRNA;3例骨髓标本来源于行腰椎手术患者,密度梯度法分离扩增hMSC后,分成骨诱导组和对照组,地塞米松、维生素C、β-甘油磷酸钠诱导hMSC成骨分化,通过ALP测定及钙结节茜素红染色进行成骨诱导鉴定;qRT-PCR验证hMSC成骨分化前、后差异表达的lncRNA,以及成骨分化前、后差异表达的基因BMP1、MSX1、Runx2、Smurf-1、ALP。【结果】通过上述生物软件综合分析发现3个成骨基因MSX1、BMP1和Smurf1周围存在相关lncRNA。4个lncRNA(AK129811、AK024937、AK096529、uc003ups)与成骨基因Smurf-1相关;2个lncRNA(AF289591和uc003xbe)与成骨基因BMP1相关;1个lncRNA(AK056311)与成骨基因MSX1相关。ALP检测示:与对照组细胞相比,成骨诱导组细胞1周ALP值最高,达到(16.82±1.64)nmol/min,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ALP值逐渐降低,3周降至(8.37±1.01)nmol/min。钙结节染色显示hMSC成骨诱导分化2周后胞外开始出现少量钙结节,随着诱导时间延长钙结节数量逐渐增加,成骨诱导至第3周钙结节最多,定量测定钙质量浓度达(716±49)mg/mL。RT-qPCR结果显示绝大部分lncRNA在hMSC成骨分化过程中表达均下调,其中2个与Smurf-1相关lncRNA(AK096529和uc003ups)与成骨诱导前相比,存在显著性下调。1个与MSX1相关的lncRNA(AK056311)与成骨诱导前相比,也存在显著性下调。同时,成骨分化基因Runx2、ALP表达显著性上调,MSX1、Smurf-1表达显著性下调。【结论】结合既往研究结果分析:AK096529和uc003ups可能通过正向调控Smurf1,促使Smurf1下调,减少Runx2的降解,继而促进hMSC的成骨分化。
- 罗嘉全黄路刘会文韩智敏邹学农曹凯
- 关键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长链非编码RNA成骨分化
- 无症状人群颈椎序列改变与老化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无症状人群颈椎序列的变化与老化的相关性。背景 既往研究表明,胸腰椎和腰骶骨盆序列的改变对颈椎序列会产生影响,但老化对于无症状人群的颈椎序列变化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研究拟明确无症状人群的颈椎序列变化与年龄变化的相关性...
- 陈屹伟罗嘉全潘志敏钟俊龙李志云韩智敏曹凯
- 关键词:无症状人群放射学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