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传清
- 作品数:52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 在乡音乡愁中致敬经典--论彩调剧《新刘三姐》的诗性叙事
- 2022年
- 彩调剧《新刘三姐》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在全国多地上演之后引起热烈反响,受到广泛好评。该剧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诗性叙事的方式,讲述了壮乡人民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中的新时代故事。文章以诗性叙事为切入点,从戏剧主题、戏剧人物、戏剧冲突、戏剧语言、舞台场景等方面对该剧的叙事特点进行分析,并与经典彩调剧《刘三姐》、电影《刘三姐》对比,分析其诗性叙事的时代性和地方性特征。
- 罗传清
- 关键词:彩调剧诗性叙事
- 想象力的建构:论东西小说中的比喻被引量:1
- 2009年
- 文学的想象力是通过语言进入细节和独特世界的一种能力。比喻是东西在其小说中构建和呈现想象力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表现为:喻体的生活化、陌生化、情绪化和感官化。
- 罗传清
- 关键词:小说比喻想象力
- 本然、实然和应然——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编辑角色的多维观照被引量:4
- 2017年
- 作为学报办刊的主体,学报编辑角色定位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学报的办刊质量。该论文根据高校学报编辑角色的历史演进情况,对高校学报编辑的角色本然进行了梳理;联系实际,对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编辑的角色偏离进行了实然分析;对今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编辑的角色回归作了应然展望。
- 罗传清
- 栖居在文字里的乡愁——红日小说《文联主席的驻村笔记》中的乡贤叙事
- 2019年
- 乡土文学蕴含着浓郁的故乡情结,寄寓着人们的乡愁,与乡贤文化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乡贤文化的建构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红日的乡土小说《文联主席的驻村笔记》以德行卓著为主要特质塑造新乡贤的形象,以乡愁、乡情为基调营造了具有桂西北特色的叙事氛围,以乡贤回归为起点建构乡村振兴的可能性想象,形成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及地方特色的乡贤叙事,为乡土文学主动融入新乡贤文化的建构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 罗传清
- 关键词:小说
- 先秦汉语疑问代词宾语的语序及其“特例”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先秦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必须提到动词之前,这是一条比较严格的规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疑问代词作宾语,都一定要提到谓语动词之前,也有一些不前置的"特例"。试图通过对这些"特例"进行分析,把握其中某些的规律。
- 罗传清
- 关键词:上古汉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 以悲悯情怀观照人生:论东西小说的语言情绪被引量:1
- 2012年
- 一、戏谑背后的苦楚与坚强东西的小说带给读者最大的心灵震撼是:他对当下人们生存困境的喜剧性书写。在他的小说中,再痛苦、再沉重的话题也常常被消解在充满戏谑、调侃意味的话语里。东西在他的小说中始终关注着在物质以及精神上饱受折磨的芸芸众生,近距离地审视着在困境中痛苦挣扎的小人物们。
- 罗传清
- 关键词:小说语言氛围叙述语言反讽情感情绪
- 追求有野生植物气息的写作——评李约热的小说《美人风暴——给我亲爱的朋友》
- 2014年
- 李约热是近年来在中国文坛上崭露头角的广西本土作家,他的小说以追求有野生植物气息的写作为特色。本文就李约热近期发表短篇小说《美人风暴——给我亲爱的朋友》,从小说的文本细读入手,分别对小说的细节描写、隐喻的使用、主题内涵等方面进行评述,进而揭示出李约热小说中独具特色的审美意蕴。
- 罗传清
- 关键词:小说写作特色
- 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衬跌辞格在语义突转型短信中的运用
- 2011年
- 语义突转型短信通常通过衬跌辞格的使用,使其语义发生突然转变,前后语义形成巨大反差,因而带给读者独特的阅读体验。本文就衬跌辞格在这类短信中的表现形式、运作机制、修辞效果等方面加以论述。
- 罗传清
- 关键词:短信辞格
- 地方院校在不合格党员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
- 2014年
- 对不合格党员进行妥善及时的处置是地方院校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思想认识、认定标准、处置程序、处置方式等几个方面,列举分析了地方院校在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 罗传清
- 关键词:地方院校不合格党员
- 苦难的叙写 孤冷的氛围——论鬼子小说的语言情绪
- 2011年
- 鬼子作为一名以书写"人民当下的苦难"见长的作家,其小说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情绪。从小说文本的语言入手,分析研究鬼子蕴藏在小说语言中的情感情绪及其表现形式。
- 罗传清
- 关键词:鬼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