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道安 作品数:6 被引量:26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东莞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非创伤性玻璃体积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分析非刨伤性玻璃体积血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收集43个病例的眼都及全身检查结果联合分析不同病因不同病情的治疗方案。结果在病因上50.52%为全身病并发症,眼部原发病占40.48%;发病年龄在30岁以下占20.93%,30-50岁占23.26%,50岁以上占55.81%;按病因及病情采用药物、视网膜光凝及玻璃体手术等治疗。结论早期、全面检查确定非创伤性玻璃体积血病因有助选取简单有效治疗方案并防止病情发展和反复。 陈敏瑜 陈姚若 程道安关键词:玻璃体出血 眼底镜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曲伏前列素对复合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控制不良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曲伏前列素用于复合小梁切除术术后眼压控制不良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行复合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控制不良的13例青光眼患者,对其术后眼压控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3例患者首先单纯采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控制眼压,如果患者仍然控制不良,则对其联合使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控制眼压。比较和分析这13例患者用药前以及用药后第1、3、6、12个月的眼压、视野、视力、杯盘比以及OCT视神经纤维厚度的变化等情况。结果:9例患者在单纯采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后眼压以及昼夜眼压差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治疗有效率为69.2%。在视野缺损情况的比较中,13例患者的视野缺损均无加重;随访过程中13例患者的视力无下降,杯盘比无增大,视神经纤维无进一步变薄,用药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现象。结论:对于复合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波动于30 mm Hg以内的眼压控制不良患者,采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控制眼压,眼压基本能控制在16~18 mm Hg的安全范围内,能够有效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保护患者的视力。 程道安 陈姚若 叶晓玲关键词:青光眼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 复合小梁切除术 眼压控制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合并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分析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合并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糖尿病合并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改善饮食习惯、控制血糖含量、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治疗;对照组采用Vit B12、Vit B1注射,一段时间后改用Vit B1和腺苷钴胺片口服;观察组采用甲钴胺、Vit B1注射,一段时间后改用Vit B1和甲钴胺口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40例(56眼)患者视力显效率为89.29%,远远高于对照组的57.41%,且视野显效率为83.93%,也远远高于对照组的64.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钴胺治疗,其疗效显著,安全科学,值得推广。 程道安 陈姚若 黎嘉丽 叶晓玲关键词:甲钴胺 糖尿病 维生素 马凡综合征合并双眼晶状体脱位和局部巩膜变薄的手术治疗1例 2007年 陈敏瑜 程道安 钟广斌 罗林翼关键词:晶状体脱位 马凡综合征 手术治疗 巩膜 双眼 继发性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治疗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治疗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98眼)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同时期收治的68例(98眼)非糖尿病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均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以及屈光不正的矫正情况。结果:糖尿病组的98眼中,术后矫正视力0.5以上者有40眼,占40.82%,非糖尿病组98眼中,术后矫正视力0.5以上者45眼,占45.92%,两组患者在术后视力提高程度以及屈光不正的矫正情况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并发症有23眼,占23.47%;非糖尿病组并发症有12例,占12.24%,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并发症均经过对症处理,恢复正常,均未影响视力。结论:对于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在术前经过适当饮食控制以及使用降血糖药物,使血糖控制在稳定范围内,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可行的,能够同时治疗白内障及矫正屈光不正,提高患者视力,同时为对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诊治做好准备。 程道安 陈姚若 黎嘉丽 叶晓玲关键词:屈光不正 超声乳化摘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therosclerosis,A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10/2014-10收治的CRVO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AS患者(未发生CRVO)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AS轻度狭窄22例,中度狭窄24例,重度狭窄4例(3例植入血管支架),根据病情轻重,按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治疗、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治疗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颈部颈动脉彩超检查,检测项目包括斑块评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狭窄程度以及颈内动脉收缩峰值血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EDV)、阻力指数(RI)值等动力学参数。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各项指标,评价CRVO与AS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检出15例患眼同侧颈总动脉轻度狭窄,动脉内径缩小〈50%,28例患眼同侧颈总动脉中度狭窄,动脉内径缩小50%~69%,6例患眼同侧颈总动脉重度狭窄,动脉内径缩小70%~99%,1例患者患眼同侧颈总动脉接近闭塞。对照组中,AS患者颈总动脉轻度狭窄22例,中度狭窄24例,重度狭窄4例(3例植入血管支架)。观察组中CRVO患者患眼同侧颈动脉IMT升高,PSV及EDV降低,RI值升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随访2a期间均无CRVO新发病例。结论:CRVO与AS具有高度相关性,颈部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明确反映视网膜中央静脉血供情况,对AS患者进行规范治疗,可降低CRVO发病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程道安 陈姚若 赖静怡 黎嘉丽关键词: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超声检查 多普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