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少辉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级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树脂
  • 3篇橡胶
  • 3篇硫化
  • 3篇硫化硅橡胶
  • 3篇硅树脂
  • 3篇硅橡胶
  • 3篇硅氧烷
  • 3篇硅油
  • 3篇反应型
  • 3篇MQ硅树脂
  • 2篇丁醇
  • 2篇多功能助剂
  • 2篇异丁醇
  • 2篇助剂
  • 2篇羟基硅油
  • 2篇六甲基二硅氧...
  • 2篇纳米
  • 2篇纳米复合材料
  • 2篇甲氧基
  • 2篇甲氧基硅烷

机构

  • 8篇仲恺农业工程...

作者

  • 8篇程少辉
  • 7篇葛建芳
  • 4篇向洪平
  • 4篇崔少伟
  • 3篇梁伟杰
  • 2篇黄计锋
  • 1篇陈新东

传媒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有机硅材料
  • 1篇仲恺农业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聚硅氧烷互穿聚合物网络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聚硅氧烷性能优异,如表面能低、优异的热稳定性、低温柔顺性和气体与水汽渗透性等。由于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弱,聚硅氧烷力学性能欠佳,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受到了限制。聚硅氧烷与有机聚合物或无机高分子形成互穿聚合物网络,不仅可以弥补聚硅氧烷在力学性能的不足,且能改善有机聚合物或无机高分子的表面特性、传输性质和柔顺性等性能,使互穿聚合物网络兼有两者的独特性能。本文较详细论述了几类主要的聚硅氧烷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研究状况与应用,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黄计锋葛建芳程少辉梁伟杰
关键词:聚硅氧烷互穿聚合物网络纳米复合材料
TiO_2/MQ硅树脂反应型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以钛酸丁酯、MQ硅树脂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MQ硅树脂无机-有机杂化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分析仪(TGA)、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表征杂化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杂化材料中存在Ti—O—Si共价键合;杂化材料对可见光吸收极低,对紫外光吸收极强。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杂化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当加入MQ硅树脂后,TiO2结晶过程受到阻碍,杂化材料为无定形态,颗粒尺寸约50 nm左右,但在800℃下退火2h后,转变为锐钛矿相。
向洪平葛建芳胡新嵩崔少伟程少辉
关键词:MQ硅树脂溶胶-凝胶法杂化材料纳米复合材料
多功能助剂在食品工业级高温硫化硅橡胶中的应用
食品工业级高温硫化硅橡胶餐具制品作为一种新型的厨房用具,具有手感柔软、不易锈蚀、不损伤不粘锅涂层、隔热性能好等优点,其应用逐步得到关注和重视。由于硅橡胶本身容易弯曲,其制品在餐具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有赖于硅橡胶与内置支架材...
梁伟杰葛建芳程少辉黄计锋沈扬华
文献传递
新型结构控制剂对热硫化硅橡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采用乙烯基羟基硅油和羟基硅油作为结构控制剂制备热硫化硅橡胶.结果表明,随着2种结构控制剂用量的增加,硅橡胶的邵尔A硬度逐渐降低,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大,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先增大后减少.在2种结构控制剂用量相同时,选用乙烯基羟基硅油所制备的硅橡胶的力学性能更优.同时,硅橡胶的挥发分含量、抽提物含量和在不同模拟物中的总迁移量较低.因此,乙烯基羟基硅油可作为硅橡胶的新型结构控制剂.
梁伟杰葛建芳程少辉区冠辉陈新东
关键词:硅橡胶结构控制剂
一种反应型MQ硅树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型MQ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水解-缩聚硅氧烷、烷氧基硅烷及其均聚物;2)经步骤1)产物形成后用弱极性或非极性溶剂萃取;3)用溶液水洗产物至中性;4)利用减压蒸馏浓缩即得到反应型MQ硅树脂...
葛建芳向洪平崔少伟程少辉
文献传递
食品级高温硫化硅橡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硅橡胶作为一种兼具无机和有机性质的高分子功能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耐候、电气绝缘性、高透气性及生理惰性等,在现代工业中应用广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硅橡胶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研究了制备高温硫化硅橡胶的影响...
程少辉
关键词:高温硫化硅橡胶多功能助剂挥发分卫生指标
文献传递
一种反应型MQ硅树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型MQ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水解-缩聚硅氧烷、烷氧基硅烷及其均聚物;2)经步骤1)产物形成后用弱极性或非极性溶剂萃取;3)用溶液水洗产物至中性;4)利用减压蒸馏浓缩即得到反应型MQ硅树脂...
葛建芳向洪平崔少伟程少辉
丙烯酸丁酯改性有机硅型流平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以丙烯酸丁酯和含氢硅油为原料,氯铂酸螯合物为催化剂,利用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丙烯酸酯改性硅油。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物料比等因素对反应产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h、物料摩尔比nSi-H∶nC=C=1∶1.2、催化剂用量15ppm(10-6)。FT-IR研究表明Si-H与C=C发生了硅氢加成反应,产物为丙烯酸酯改性硅油;TGA研究表明产物热稳定性较好,可在250℃高温下使用。
向洪平葛建芳崔少伟程少辉
关键词:有机硅丙烯酸丁酯改性硅油流平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