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永文
- 作品数:919 被引量:3,658H指数:25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右冠状动脉开口闭塞致下壁、右室心肌梗死一例报告
- 2004年
-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3岁,因头晕、恶心、呕吐、无力18h入我院急诊,给予多巴胺静滴后收入院.既往有糖尿病病史3年.
- 崔继福郑兴徐荣良秦永文
- 关键词:心肌梗死
- 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评估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1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上海长海医院心内科使用国产封堵器治疗的pmVSD患者604例。所有患者术后1周每天观察临床症状并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术后3—7d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X线胸片。结果604例患者中封堵成功576例,共置入封堵器583枚,放弃封堵28例,手术成功率95.4%。无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栓塞、猝死等并发症发生。81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类型的传导阻滞,其中右束支传导阻滞56例,左束支传导阻滞14例。3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一过性的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11例,9例在3周内恢复,2例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其中1例术前有一过性cAVB,另1例为同时封堵房间隔缺损并室间隔缺损的患者。术后即刻,69例(12.0%)有微量-少量残余分流,术后7d,31例分流完全消失,仍有38例(6.6%)存在微量-少量残余分流。术后主动脉瓣反流加重5例,2例由术前的微量加重到术后少量反流,3例由少量加重到中量;术后出现三尖瓣微-少量反流32例,中量反流3例。5例机械性溶血,其中1例持续5d无好转,经导管取出封堵器,其余4例均在术后3~14d恢复正常。1例术后出现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经加压包扎后消失。封堵器脱落1例,经导管取出,并成功行封堵治疗。封堵器移位1例,在原位置入另一封堵器。结论使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刘璟游晓华赵仙先胡健强曹江徐荣良吴弘陈少萍章建梁郑兴秦永文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心脏导管插入术封堵器
- 防治心房颤动病人脑卒中药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脑卒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华法林是防治房颤并发脑卒中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华法林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和需要经常监测凝血指标,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研发了一些新的抗凝血药物,其中有的经初步临床应用表明,其疗效与华法林相当,且更安全。本文就新型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的介绍。
- 丁雪燕秦永文
- 关键词:药物疗法心房颤动脑血管意外抗凝药
- 大鼠心肌梗死后血浆PⅢNP和PⅠCP的变化及其与心肌胶原含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01年
- 目的 :了解血浆中 P NP和 P CP含量能否反映心肌梗死 (心梗 )后梗死区 (IZ)和非梗死区 (NIZ)胶原沉积。方法 :通过结扎左冠主干建立大鼠心梗模型 ,分别在术后第 1、3、7、14、42天 ,采血后处死动物 ,获取左心室 IZ和 NIZ组织。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浆 P NP和 P CP,用羟脯氨酸法测定心肌胶原含量。结果 :血浆 P N P和 P CP含量于术后第 3天开始明显升高 ,至第 14天达高峰 ,第 42天时下降 ,但 P N P含量仍高于非梗死组。IZ和 NIZ胶原含量也是术后第 3天开始升高 ,以后逐渐增高 ,以 IZ增高为明显。血浆 P NP和 P CP与心肌组织胶原的相关分析发现 ,在非梗死组 ,血浆 P NP和 P CP与左室胶原含量无明显相关性。而心梗组 ,血浆P NP与 IZ胶原含量明显相关 (r =0 .6 8,P <0 .0 1) ,与 NIZ胶原含量无明显相关 (r =0 .16 ,P >0 .0 5 )。血浆P CP与 IZ胶原含量亦明显相关 (r =0 .5 2 ,P <0 .0 1) ,且与 NIZ胶原含量亦弱相关 (r =0 .43;P <0 .0 5 )。结论 :心梗后血浆 P NP和 P CP含量变化主要反映 IZ胶原合成 ,而与
- 郑兴章同华秦永文张国元
- 关键词:心肌梗死胶原前胶原肽
- 室间隔膜周部缺损封堵术前后的彩超观察和分析
- 2005年
- 李卫萍赵宝珍秦永文王尔松赵仙先熊文峰姚炜
- 关键词:彩色超声心动图治疗前封堵器
- 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诊疗指南解读被引量:5
- 2010年
- 心律失常为成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影响预后的常见并发症,亦为其住院和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其独特的解剖结构和病理生理学特点,临床诊疗有其特殊性。文章结合2008年12月ACC/AHA发表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指南》和新近文献综述了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原因,重点阐述了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常见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室上性、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独特临床表现,以及相对于一般心律失常处理原则和方法的特殊性,以期为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
- 丁仲如秦永文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
- 室问隔缺损介入术后并发三度房室阻滞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分析国内室间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术后三度房室阻滞的发生特点和原因。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清华同方医学期刊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以“室间隔缺损”和“传导”为任意字段进行检索,在纳入的文献中,重点对患者年龄、性别、术后三度房室阻滞的发生时间、恢复时间、处理措施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总计纳入23篇文献,共报道了73例术后出现三度房室阻滞的患者,女性和儿童多见。88%的三度房室阻滞发生于术后3~7d。80%的病例均在症状出现后的7—15d恢复窦性心律。有3例患者植入了永久起搏器。结论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的三度房室阻滞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多数为一过性,需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极少。
- 白元宗刚军秦永文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介入三度房室阻滞
- 经皮穿刺封堵室间隔膜部缺损的应用解剖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为经皮穿刺室间隔膜部缺损的封堵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测量38例(男25.女13)正常成年人的心标本的室间隔膜部及周围结构。结果:室间隔膜部的形态可分为三角型、圆型和椭圆型;各型的出现率分别为58%(22例)、23.7%(9例)和18.3%(7例)。室间隔膜部在左室面的高度为(8.79±2.27)mm。右室面高度为(6.43±1.43)mm。室间隔膜部的长度为(9.37±2.52)mm。室间隔膜部上、下、前、后方和中点的厚度分别为(0.80±0.19)mm、(0.70±0.16)mm、(0.78±0.28)mm、(0.75±0.1 5)mm和(0.52±0.13)mm。结论:室间隔膜部以三角型为主,多位于室上嵴的后缘,膜部的左室面高于右室而和靠近右室面,建议封堵器的左室面的面积应大于右室面。
- 纪荣明李玉泉姜宗来秦永文赵仙先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
- 一种应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导丝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中置入鞘管及导管的方法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ansradial intervention,TRI)过程中应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导丝置入鞘管及完成冠状动脉造影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行TRI的病例中,术前Allen试验阳性、Seldinger法穿刺桡动脉后穿刺套管回血满意但无法置入直导丝的21例患者,经套管将PTCA导丝送至锁骨下动脉处,置入6F桡动脉鞘管,经PTCA导丝推送5F造影导管至肱动脉,交换导丝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即刻拔除鞘管,观察术后即刻至术后3d血管穿刺相关并发症(出血、血肿、迷走反射、假性动脉瘤)发生情况。结果所有21例患者均成功应用PTCA导丝(Runthrough NS导丝)置入动脉鞘管,完成冠状动脉造影,12例(57.1%)患者随后完成经桡动脉PTCA及植入冠脉支架治疗,其中1例发生桡动脉痉挛。所有患者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无造影剂外渗,术后即刻至术后3d内无穿刺点出血、前臂血肿、迷走反射及假性动脉瘤,术后监测血压良好。结论桡动脉穿刺时穿刺针或套管回血满意、直导丝无法置入时,可应用PTCA导丝通过前臂血管成功置入动脉鞘管完成冠脉造影。该方法安全、有效,提高了桡动脉穿刺成功率,可作为桡动脉穿刺时的一种备选方法。
- 张志钢张必利刘宇秦永文赵仙先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血管造影术桡动脉
-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ghrelin、obestatin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obestat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ghrelin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14例正常对照者和53例冠心病患者(其中SA患者16例, STE-ACS患者18例,NSTE-ACS患者19例)餐前1 h及正常对照和STE-ACS患者各10例餐后2 h外周血ghrelin、obestatin水平;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餐前胰岛素水平并监测体重指数、腰臀比、血糖、血脂、白细胞及超敏C反应蛋白。另对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予以血管计分、分散计分、范围计分、狭窄计分和Gemsini评分。结果①SA、STE-ACS和NSTE-ACS患者餐前ghrelin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1),NSTE-ACS患者餐前ghrelin水平低于SA患者(P<0.05),校正BMI和腰围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A、STE-ACS和NSTE-ACS患者餐前obestatin水平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1),校正BMI和腰围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寇心病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ghrelin/obestatin比值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BMI和腰围后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②NSTE-ACS患者餐后ghrelin水平明显低于餐前(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餐后水平(P<0.01); NSTE-ACS患者餐后obestatin水平与餐前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仍高于正常对照组餐后(P<0.01)。NSTE-ACS患者餐后ghrelin/obestatin比值明显低于餐前(P<0.05),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相关分析显示餐前ghrelin、obestatin以及ghrelin/obestatin比值与BMI、腰围、WHR、收缩压以及部分血脂指标相关,但与血管计分、分散计分、范围计分、狭窄计分和Gemsini评分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ghrelin、obestatin水平均明显升高。可能与冠脉病患者的高BMI、血压异常、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有关。
- 郭志福郑兴秦永文
- 关键词:GHRELINOBESTATIN血压异常腰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