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晓军 作品数:15 被引量:95 H指数:6 供职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RR-Lorenz散点图形成的几何数学规律及相应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5 2012年 目的探讨RR-Lorenz散点图形成的几何数学规律及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几何画板》在二维直角坐标系中,以R波出现的先后顺序(时间)为横坐标,以R波与前一心搏的时间间距(RR间期)为纵坐标,做心率变化的趋势图。假定心率变化的曲线为正弦曲线f(x)=asin(ωx)+b,取正弦曲线上任意相邻两点M、N,设M点的横坐标为XM,N点的横坐标为XM+c,则M、N点的纵坐标分别为yM=asin(ωxM)+b,yN=asin(ωxM+ωc)+b,分别以yM、yN为横、纵坐标做点P,则点P(yM,yN)的轨迹为一椭圆。参数a、b固定,调节参数ωc的大小,正弦曲线的位置,振幅不变,P点的椭圆形轨迹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当ωc固定在0<ωc<π2时,按线性关系调节参数a、b的大小,即得到窦性心律的棒球拍状RR-Lorenz散点图;当ωc固定在π2<ωc<3π2时,按线性关系调节参数a、b的大小,即得到房颤的扇形RR-Lorenz散点图。结果参数a、b、SVL(短轴/长轴)、k(a、b的线性关系),分别决定RR-Lorenz散点图的大小、位置、形状,分别表示心率的总体变异性、心率的平均水平以及心率的瞬时变异性。结论测量RR-Lorenz散点图的长轴、短轴、长短轴交点的纵坐标、45°线最低点的纵坐标,以及扇形的边界斜率可以反映临床患者的心率变化状态。窦律的瞬时变异性小(SVL<1),房颤的瞬时变异性大(SVL>1)。 景永明 向晋涛 相晓军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窦性心律 MS23对大鼠胸主动脉环舒张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MS23对血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离体血管张力实验方法,观察MS23的舒血管作用。试验共分三组:内皮健在组;去内皮组;L硝基精氨酸(LNAME)组。结果以x±s表示。资料分析:组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和q检验。统计分析用SPSS11.5软件。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同一浓度MS23干预下三组间收缩率无差别(P>0.05),提示:MS23对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与内皮功能无关;MS23对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不受LNAME的影响,即与一氧化氮(NO)无关。结论:MS23对血管环的舒张作用与内皮源性舒张因子(NO)无关;MS23的舒血管作用与内皮细胞的功能无关;MS23可能是一种特异性PDE4抑制剂。 相晓军 吕吉元 张明升 贾永平关键词:去内皮 一氧化氮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临床观察 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疗效。方法: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10例,单纯西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10例及单纯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10例,对照。结果:中西医结合有效率84.0%;单纯西医治疗有效率53.3%;单纯中医治疗有效率56.3%。经χ2检验: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中医治疗、单纯西医治疗比较,P<0.05,治疗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效果明显。 孙艳 相晓军 宁英慧 樊晓娟关键词:视网膜色素变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 致盲性疾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再灌注时间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左室重构及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再灌注时间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左室重构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13例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梗死相关动脉(IRA)完全闭塞(TIMI0~1级)。依据PCI再灌注时间分为3组,A组35例,6h内IRA成功再灌注;B组40例,6~12h内IRA成功再灌注;C组38例,12~24h内IRA成功再灌注。分别于术后即刻和6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对比分析3组左心室造影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每分输出量、心脏指数,并观察1年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成功再灌注即刻,3组之间各项心功能参数无显著性差异。6个月时A组和B组各项心功能参数较即刻有改善趋势;C组较前下降,但均无统计学意义。1年随访期间,A、B组无死亡及再次心肌梗死事件发生。心绞痛的发生在3组中无差别。C组心力衰竭及死亡的发生均明显高于A、B组。结论前壁心肌梗死后尽早行PCI,开通IRA,可阻抑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减少死亡等MACE的发生,从而改善预后。 相晓军 吕吉元 叶新龙关键词:心肌梗死 再灌注 心室重构 MS23对大鼠胸主动脉环舒张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MS23舒张血管平滑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离体血管张力实验方法,观察MS23的舒血管作用和对不同浓度KCl引起大鼠胸主动脉环收缩作用的影响。结果均用x-±s表示。资料分析:加用MS23前后进行配对t检验。制图用Graph Pad Prism4Demo软件。统计分析用SPSS11.5软件。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高浓度的MS23可降低血管环的静息张力(P<0.05);MS23对KCl(60mmol/L)和NE(1×10-5)mol/L)引发的血管环收缩具有拮抗作用(P<0.01);MS23能使20mmol/L^70mmol/L KCl对动脉环收缩作用减弱或明显减弱(P<0.05或P<0.01);随着MS23浓度的增加,其作用逐渐增强,KCl的浓度效应曲线向右下移位:半数有效浓度有增加(P<0.05或P<0.01)。结论:高浓度的MS23可减小动脉环的静息张力;MS23可抑制KCl和NE引起的缩血管作用;MS23对动脉环的舒张作用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MS23对KCl收缩血管作用的抑制不是竞争性抑制。 相晓军 吕吉元 张明升 贾永平关键词:动脉环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在循环系统研究与应用进展 2010年 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是细胞内第二信使,对于细胞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浓度的调节主要由核苷酸环化酶的合成和磷酸二酯酶(PDEs)的水解决定。PDEs在人体内分布广泛,生理作用涉及多个研究领域。研究发现,PDEs家族至少包括11种成员,主要分布于心肌、平滑肌、血小板及血细胞、腺体等细胞内。 相晓军 叶新龙 李学文关键词: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MS23对大鼠胸主动脉环舒张作用的研究 本实验通过观察MS23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静息张力影响、对氯化钾(KCL)、去甲肾上腺素(NE)缩血管作用的影响,同时观察内皮功能及L-硝基精氨酸(L-NAME)对MS23作用的影响,旨在探讨MS23舒张血管平滑肌作用及... 相晓军关键词:主动脉环 舒张作用 去内皮 L-硝基精氨酸 一氧化氮 文献传递 右位心、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伴PSVT射频消融成功1例 被引量:1 2008年 相晓军 李学文 叶新龙关键词: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右位心 射频消融 PSVT 修补术后 发作性心悸 标准Ⅰ导联创新连接方式对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标准Ⅰ导联创新连接方式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健康体健者50名,每例受检者分别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创新A、B、C导联心电图,再把左上肢(LA)电极接右耳(RE),左下肢(LF)电极接左耳(LE),右上肢(RA)电极仍接右上肢,开机做六个肢体导联心电图,比较常规导联心电图与创新连接方式心电图的差别,分析心电图变化幅值与RA、RE、LE三点电势差的关系。结果 A导联方式:Ⅰ导联心电图波幅低小或呈等电位线,Ⅱ导联心电图与常规导联心电图完全一样,Ⅲ、aVF导联心电图与Ⅱ导联心电图基本一样,aVR、aVL导联心电图约为Ⅱ导联心电图减半后的翻转;胸导电压增高幅值约为常规Ⅰ导联的1/3。B导联方式:12导联心电图与常规导联心电图几乎完全一样;C导联方式:Ⅰ导联为等电位线,Ⅱ导联与常规导联基本一样,Ⅲ、aVF导联心电图与Ⅱ导联心电图一样,aVR、aVL导联心电图为Ⅱ导联心电图减半后的翻转;胸导电压增高幅值约为常规Ⅰ导联的1/3。结论 B导联方式基本可以替代常规12导联心电图,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A、C导联方式由于Ⅰ导联心电图波幅低小或呈等电位线,信息量减半,不宜推广应用。 景永明 相晓军 张永平关键词:心电图 Lorenz-RR散点图及其逆向技术在复杂心律失常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14年 Lorenz-RR散点图(简称Lorenz图)是分析心脏节律的一种非线性技术方法,适合于快速分析海量的动态心电图数据;Lorenz图的逆向技术是通过点击Lorenz图上的特定散点,逆向追踪相关的心电图片断,从而实现Lorenz图与动态心电图的互动,便于破解各种复杂Lorenz图的形成原理,从而使快速分析复杂动态心电图成为可能。 相晓军 景永明 向晋涛关键词:心电学 动态心电图 复杂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