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申小年

作品数:15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药理
  • 3篇药理学
  • 3篇疼痛
  • 3篇中药
  • 3篇子通道
  • 3篇网络药理学
  • 3篇离子通道
  • 2篇运动神经
  • 2篇运动神经传导
  • 2篇运动神经传导...
  • 2篇神经病
  • 2篇神经病理
  • 2篇神经病理性
  • 2篇神经病理性疼...
  • 2篇神经传导
  • 2篇神经传导速度
  • 2篇神经性
  • 2篇神经性疼痛
  • 2篇头痛
  • 2篇坐骨

机构

  • 14篇安徽中医药高...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作者

  • 14篇申小年
  • 5篇赵忠
  • 3篇吴兆国
  • 2篇彭俊宇
  • 2篇王星禹
  • 2篇倪家骧
  • 2篇徐颖
  • 1篇杨光
  • 1篇代馨
  • 1篇汪洋
  • 1篇周爱民
  • 1篇张宗奇
  • 1篇郑超
  • 1篇盛红
  • 1篇宋媛媛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中国中医骨伤...
  • 2篇科技视界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草药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科技资讯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健康天地(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1
  • 5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葛根素对慢性偏头痛小鼠三叉神经节细胞钠离子电流及动作电位的影响
2024年
目的通过观察葛根素对硝酸甘油诱导的慢性偏头痛模型小鼠行为学、三叉神经节细胞钠离子电流抑制率和动作电位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慢性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取6只雄性C57BL/6小鼠,处死后分离三叉神经节细胞,检测不同浓度的葛根素对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电流的抑制率。建立硝酸甘油诱导的慢性偏头痛小鼠模型,给予药物干预后,qRT-PCR检测三叉神经节细胞神经元电压门控钠通道基因(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α1-subunit gene,SCN1A)m RNA表达;用膜片钳记录各组小鼠三叉神经节细胞的动作电位参数。结果葛根素对正常小鼠三叉神经节细胞的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抑制率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29.96μmol/L。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0~30、30~60、60~90、90~120 min各时间段抓头次数及2 h内抓头次数总和显著增加(P<0.05、0.001),三叉神经节细胞中SCN1A m RNA表达显著升高(P<0.001),动作电位发放频率和静息膜电位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葛根素(50、100、200 mg/kg)组30~60 min抓头次数和2 h内抓头次数总和显著减少(P<0.05、0.01),葛根素(200 mg/kg)组90~120 min抓头次数显著减少(P<0.001);葛根素(100、200 mg/kg)组小鼠三叉神经节细胞中SCN1A m RNA表达显著降低(P<0.001);葛根素(50、100、200 mg/kg)组小鼠三叉神经节细胞动作电位发放频率和静息膜电位显著下降(P<0.001)。结论葛根素通过阻断三叉神经节细胞钠离子电流和SCN1A mRNA表达,降低动作电位静息膜电位和发放频率,减少慢性偏头痛发作,有望成为临床治疗慢性偏头痛的辅助治疗药物。
申小年彭俊宇杨光王星禹徐颖郑超
关键词:葛根素慢性偏头痛钠离子通道动作电位SCN1A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鬼箭羽治疗糖尿病的机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鬼箭羽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鬼箭羽药物成分靶点来自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用基因数据库查询相应基因,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网络图。采用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鬼箭羽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及潜在靶点。结果 “药物-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图包含了21种活性成分和154个交叉靶点,主要靶点包括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1(RB1)、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1)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共获得了20个项目(P<0.05)。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了13条信号通路(P<0.05),其中的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对糖尿病有作用。结论 鬼箭羽的活性成分可通过作用于RB1、CCND1、AKT1、MAPK1、MAPK3等多个靶点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对糖尿病发挥治疗作用。
汪洋叶河杨申小年
关键词:鬼箭羽糖尿病网络药理学
运动神经传导检测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SD大鼠坐骨神经完全切断再植后维生素对神经生长的影响,运用神经传导检测并统计分析。方法:20只完全切断坐骨神经再植大鼠随机分成维生素组和空白对照组(10只/组)。在6周、10周和14周时行肌电图仪电刺激大鼠的坐骨神经远、近端,在腓肠肌肌腹部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并统计分析。同时进行超强刺激,观察有无M波出现,并与健侧对照。结果:SD大鼠坐骨神经再植后轴突从6周左右就已经进入远端,肌肉容积开始恢复。神经传导检测表明出现相对完整的运动神经传导波形。10周时超强刺激检测维生素组已经有2只出现M波;14周时超强刺激M波的检测结果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14周时大鼠仍不能够自主张开脚趾行走。结论:运动神经传导检测神经再生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波幅上更为客观,而神经传导速度和潜伏期误差较大。在10周时超强刺激就出现M波,M波的出现率有助于判断神经再生。
申小年赵忠吴兆国汪旭光
中药常用止疼药蜈蚣、三七和川芎的NaV1.7离子通道抑制作用比较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常用的中药止疼药蜈蚣、三七和川芎对NaV1.7离子通道的抑制作用(疼痛的抑制)和NaV1.5离子通道的影响(心脏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采用超蒸水和95%的乙醇对药物进行提取。NaV1.7离子通道,NaV1.5离子通道和hERG离子通道分别在HEK293细胞中稳定表达,然后使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药物分别对这些通道的作用。同时,采用动物行为学实验测试了药物的镇痛作用。结果在本研究中,蜈蚣的水提取物(50μg/ml)、三七的水提取物(150μg/ml)、川芎的水提取物(250μg/ml)对NaV1.7离子通道的抑制作用分别为(22.65±2.78)%、(4.52±0.02)%和(15.49±1.95)%;川芎醇提取物、三七醇提取物、蜈蚣的醇提取物(50μg/ml)对NaV1.7离子通道抑制作用分别为(38.35±5.15)%、(39.80±17.52)%和(91.67±4.16)%。NaV1.7离子通道和NaV1.5离子通道的蜈蚣乙醇提取物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NaV1.7和NaV1.5离子通道抑制的IC50值分别为(0.30±0.09)μg/ml和(0.27±0.02)μg/ml。此外,蜈蚣乙醇提取物对hERG通道的抑制作用较弱,IC50值为(16.47±6.96)μg/ml。在动物行为实验中,蜈蚣的水提取物(15 mg/ml)与曲马多显示出相似的镇痛作用。结论通过膜片钳技术和行为学实验发现:这三种中药止痛成份易溶于乙醇,不易溶解于水;蜈蚣醇提取物在这些药物提取物中对抑制疼痛效果最好。但是当使用蜈蚣药酒时,应注意其心脏安全性的影响。
申小年周爱民赵忠
关键词:蜈蚣川芎镇痛药
不同中药对NaV1.7离子通道的抑制率比较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 分别用NaV1.7离子通道测试的常用中药的抑制率,比较这些常用药物的疗效,为临床处方治疗疼痛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择三七、天麻、全蝎、蕲蛇各20 g,根据2015版中药药典通则2201的40 g对应1 000 mL水的方法,冷凝水煎提取。然后过0.22 μm滤膜,使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这些药物分别对NaV1.7离子通道抑制作用。结果 抑制率的比较的结果:三七的抑制率最高,临床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临床骨科常用药物止痛效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申小年彭俊宇戴俭华
关键词:疼痛膜片钳离子通道
银椴苷对激活的原代小胶质细胞极化及神经炎症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银椴苷(Tiliroside,Tle)是一种天然产物,存在于结香花(Edgeworthia chrysantha Lindl.)、金英(Galphimiagracilis)、和Phlomoidesspectabilis等生物体中。本文主要探讨Tle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激活的原代小胶质细胞的M1/M2极化的转化作用及其抑制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MTT检测各浓度Tle对LPS激活的原代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Griess试剂检测LPS激活的原代小胶质细胞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产物生成量的影响;ELISA法检测Tle对LPS激活的原代小胶质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蛋白水平的影响;qRT-PCR检测Tle对LPS激活的原代小胶质细胞的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 growth factor-1,IGF-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Tle(0-80μmol·L^(-1))对LPS激活的原代小胶质细胞活性没有明显影响;Tle显著降低LPS激活的原代小胶质细胞亚硝酸盐的含量,并对炎症因子IL-6、TNF-α蛋白水平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显著提高抗炎因子Arg-1和IGF-1的mRNA水平。结论Tle能够通过促进LPS激活的原代小胶质细胞M1型向M2型转化从而抑制神经炎症反应,因此Tle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申小年王俐君王星禹张宗奇徐颖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
探讨秦艽抑制神经性疼痛的药理作用机制
2022年
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阐明了秦艽对神经性病理性疼痛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平台筛选秦艽的主要活性成分。利用多个数据库筛选疾病基因靶点和药物靶点,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基因和药物基因靶点的交集图。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目标”交互主动网络图。利用PPI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分析其相关的蛋白相互作用关系。对核心靶点进行GO生物功能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药物-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包含了15种活性成分和38个交叉靶点,主要靶点包括:PTGS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前列腺素氧化环化酶2)、ADRB2(adrenergic receptor,beta 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SLC6A3(solute carrier family 6 member 3溶质载体家族6成员3)、SLC6A4(solute carrier family 6 member4溶质载体家族6成员4)、JUN(Jun Proto-Oncogene,AP-1 Transcription Factor Subunit原癌基因,AP-1转录因子亚基)、PELA(polylactic acid聚乳酸)等。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共获得了30个项目(P<0.05)。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了10条信号通路(P<0.05)。结论:秦艽的活性成分可通过作用于PTGS2、ADRB2、SLC6A3、SLC6A4、JUN、PELA等多个靶点来调节炎症因子、调节神经通路交互和影响血管直径等对神经性疼痛发挥治疗作用。
吴兆国叶和杨申小年
关键词:秦艽神经病理性疼痛网络药理学
SD大鼠实验性坐骨神经损伤的运动神经传导检测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SD大鼠不同坐骨神经损伤所致的运动神经传导功能。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3组(10只/组):坐骨神经完全切断再植组(CCRI);慢性嵌压性神经损伤组(CCI);坐骨神经分支选择结扎切断组(SNI)。分别于术后10d和30d用肌电图仪电刺激大鼠的坐骨神经远、近端,在腓肠肌肌腹部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计算出坐骨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并与健侧(左侧)作对照。结果:大鼠损伤侧的运动神经传导波形离散、波幅减低,表现为神经传导阻滞。结论:神经传导检测对于大鼠坐骨神经不同部位、不同程度损伤的诊断、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有应用价值。
申小年倪家骧
三七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本实验观察SD大鼠坐骨神经完全切断再植后,中药三七对大鼠自噬行为和神经修复的影响。方法:将20只完全切断坐骨神经吻合术后大鼠随机分成中药组和空白对照组(10只/组),分别观察6周内损伤侧足趾自噬情况。于术后第6周、第10周用肌电图仪电刺激大鼠的坐骨神经远、近端,在腓肠肌肌腹部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并与健侧对照。结果:①三七组的大鼠自噬脚趾评分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三七组动物损伤侧神经传导检测,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在10周时上升(P<0.05),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三七能够显著地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抑制大鼠的自噬行为,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是有益的。
申小年宋媛媛盛红代馨赵忠吴兆国
关键词:自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颈源性头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0
2010年
1983年Sjaastad等介绍了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 syndrome,Cell),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颈源性头痛越来越被临床所接受.到1990年,术语“颈源性头痛”已被国际头痛研究会所承认并认定颈源性头痛为继发性头痛。颈源性头痛是一种非遗传性、单侧性或双侧性头痛。疼痛可分布于患侧颈、枕、顶、颞和额部,间歇性或连续性发作。
申小年倪家骧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现代医疗技术非遗传性继发性双侧性单侧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