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芙蓉
- 作品数:24 被引量:173H指数:7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正常成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nestin蛋白免疫阳性结构的分布被引量:11
- 2003年
- 目的 :观察作为神经前体细胞标记物 中间丝蛋白nestin在成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分布特征 .方法 :多聚甲醛灌流固定的脑和脊髓组织切片上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染色 .结果 :nestin免疫阳性主要分布于海马齿状回、室管膜及室管膜下区、穹隆下器、正中隆起、最后区等室周器官、以及脑干和脊髓的中缝胶质结构等区域 .nestin反应产物定位在胞体、及其长短不等的星状突起或放射状突起内 .结论 :结果提示 ,在成年鼠脑和脊髓的上述区域内 ,可能仍然存在一定数量呈nestin免疫反应的神经前体细胞 。
- 魏丽春曾丽华田芙蓉郭国桢郭鹞
- 关键词:神经前体细胞海马室周器官免疫组化中枢神经系统
- PTC对2Gy全身照射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被引量:2
- 2001年
- 王多宁田芙蓉赵雁武尉琳琳弥曼
- ATP对辐射损伤小鼠空肠肠腺存活率和cGMP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核酸前体 (ATP)对辐射损伤空肠的修复作用。[方法 ]选用 2 0只 BAL B/ c雄性小鼠 ,用 115 0c Gy6 0 Coγ线进行腹部照射实验 ,随机分为 4组 ,照后 1h内分别在小鼠后肢肌肉内注入 ATP 0、6、8、12 mg/ kg,第 4d取空肠段进行肠腺存活率和 c GMP含量的测定。 [结果 ]ATP可明显提高受腹部照射小鼠空肠的肠腺存活率和c GMP含量 ;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肠腺存活率和 c GMP含量呈钟型曲线 ,并呈同步改变 ,其最适剂量为 6 mg/ kg。[结论 ]ATP可明显提高辐射损伤小鼠空肠 c GMP含量 。
- 田芙蓉曾桂英丁桂荣
- 关键词:IL-1Β电离辐射
- 外源核酸促电离辐射损伤的小鼠肠腺细胞修复的相关基因克隆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克隆外源核酸促电离辐射损伤的小鼠肠腺细胞修复的相关基因 .方法 建立 BAL B/ c小鼠电离辐射后给予外源 RNA与生理盐水治疗的 6 ,12 ,及 2 4h,4和 8d的模型 ,采集空肠组织标本后采用消减杂交基础上的 L D- PCR技术 ,获取与受照小鼠肠腺损伤修复相关的基因克隆 ,对其进行全自动测序与 Gene Bank检索 ,新基因递交给基因库 .结果 获取了 90个与肠腺修复相关的基因 ,杂交证实在核酸治疗组与生理盐水治疗组之间呈差异表达 ,其中 18个是新基因 ,Gene Bank接受号为 AF2 40 16 4- 2 40 181.结论 克隆了
- 崔大祥曾桂英王枫郭晏海徐俊荣田芙蓉闫小君任东青苏成芝
- 关键词:小鼠电离辐射基因克隆
- 腹部受1150cGy^(60)Coγ线照射小鼠肠道与外周血白细胞的关系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观察 115 0 c Gy6 0 Coγ线腹部照射后小鼠的肠道凋亡细胞数、肠腺存活率与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变化 ,探讨辐射损伤肠道与外周血白细胞的关系。 [方法 ]选用 70只 BAL B/c雄性小鼠 ,用 115 0 c Gy6 0 Coγ线进行腹部照射 ,随机分为 7组 ,于照射后的第 6、12、2 4、48、72、96、192 h分别进行外周血象、空肠肠腺内的凋亡细胞数和肠腺存活率测定。 [结果 ]照射后随时间延长外周血白细胞、肠腺内的凋亡细胞数、肠腺存活率呈指数函数减少 ,6~ 96 h肠腺内的凋亡细胞、肠腺存活率与外周血白细胞呈直线相关。[结论 ]115 0 c Gy6 0 Coγ线腹部照射后小鼠的肠道变化 。
- 田芙蓉曾桂英林海张李燕
- 关键词:外周血白细胞
- 小肠RNA对小鼠辐射损伤修复的差异基因表达被引量:1
- 2000年
- 崔大祥曾桂英王枫田芙蓉闫小君任东青赵涛苏成芝
- 关键词:小鼠RNA差异基因表达小肠
- IL-1β加酵母RNA对照射小鼠外周血肝脾GSH与SOD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01年
- 目的 研究 IL- 1β(人重组白介素 - 1)复合酵母 RNA对小鼠受 γ射线外照射后外周血、肝、脾谷胱甘肽 (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影响 ,探讨药物治疗辐射损伤机制 .方法 雌性小鼠 2 5只 ,随机分为 5组 ,115 0 c Gy腹部照射后 1h,2 4h分别给予后肢 im IL - 1β,酵母 RNA,IL - 1β复合酵母 RNA,于照后 6 d,取外周血、肝脏和脾脏测 SOD,GSH活性 .结果 照射后外周血、肝、脾 SOD,GSH活性下降 .使用 IL - 1β,酵母 RNA,IL - 1β复合酵母 RNA后照射组外周血、肝、脾 SOD,GSH活性升高 ,且肝、脾的 SOD,GSH活性与照射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P<0 .0 5 ) ,复合组肝脾SOD,GSH活性明显高于照射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 (P<0 .0 1) ,高于照射单独给药组 .外周血各照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 IL- 1β复合酵母 RNA升高 γ射线外照射对肝、脾谷胱甘肽 (GSH)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复合用药可以对抗射线引起机体产生的损伤作用 .结果表明 :照后复合应用 IL - 1β,酵母 RNA可通过提高清除自由基 。
- 田芙蓉曾桂英谷小刚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谷胱甘肽肝脾
- 小肠RNA对小鼠小肠辐射损伤的恢复及其差异基因表达
- 核酸(DNA、RNA)对受照小鼠肠腺的恢复作用已有报道.本文选用10~12周龄,体重18~22g的BALB/c雄性小鼠,用Coγ线进行一次腹部照射,照射剂量为1150cGy;小鼠受照后1~3h内采用局部肠腔扩张注入法给小...
- 曾桂英崔大祥田芙蓉王枫任东青赵涛阎小君苏成芝
- 文献传递
- 小肠RNA对受照小鼠造血损伤的恢复作用
- 目的 探讨小肠RNA在促进肠道辐射损伤恢复同时对受照小鼠造血损伤的恢复作用.材料和方法选用BALB/c雄性小鼠,用1150 CGyCo γ线进行腹部一次照射,照射后1-3h内分别采用局部肠腔扩张注入法和后肢肌肉注入法给治...
- 曾桂英张发科任东青赵涛林海田芙蓉陈永斌
- 文献传递
- 小肠RNA对受照射小鼠粒系和巨核细胞系损伤的恢复作用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小肠RNA在促进肠道辐射损伤恢复的同时对受照射小鼠粒系和巨核细胞系损伤的恢复作用。方法 BALB/c雄性小鼠接受 115 0cGy6 0 Coγ射线一次性腹部照射 ,于照射后1~ 3h内分别采用局部肠腔扩张注入法和肌肉注入法给受照射小鼠体内注入小肠RNA。照射后不同时间眼球取血 ,测定外周血细胞数变化 ;小平皿琼脂双层培养法测定股骨骨髓细胞CFU GM形成能力和脾 /体比。结果 (1)小鼠在接受一次性腹部照射后 ,除有肠道损伤外还存在着严重的造血损伤。其损伤在照射后 6h即以外周血WBC和PLT数减少 ,脾 /体比下降和骨髓CFU GM集落形成能力降低等形式表现出来 ,照后 1~ 8d最为严重 ,15d时开始恢复。 (2 )小肠RNA可促进受照射小鼠外周血WBC和PLT数的升高 ,提高脾 /体比 ,增强骨髓细胞CFU GM集落形成能力。 (3)小鼠受照射后一次注入小肠RNA即可起到很好的疗效 ,多次给药并不能增加疗效。结论 小肠RNA在促进肠道辐射损伤恢复的同时也能促进粒系、巨核细胞系损伤的恢复。
- 曾桂英程康任东青张发科赵涛田芙蓉林海陈永斌
- 关键词:照射小鼠小肠巨核细胞RNACFU-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