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
- 作品数:94 被引量:359H指数:11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先天性巨结肠及其同源病再次手术原因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D)及其同源病(HAD)根治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01—2019-12行HD根治术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26例HD及HA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非计划再次手术的26例中,吻合口瘘1例,腹腔出血1例,便血5例,便秘复发6例,腹壁切口相关并发症4例,肠梗阻7例,污粪4例。结论HD及HAD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根据术前检查、术中探查、术中冰冻切片,以及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谨慎选择手术方式。
- 张凯赵鸽贾佳杨林张大
-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再次手术术后并发症
- 多种教学方法在早期接触临床麻醉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3年
- 为了探讨多种教学方法在早期接触临床麻醉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作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法,对2008级五年制麻醉本科专业早期接触临床麻醉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操作考核。结果显示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法提高了临床麻醉实践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操作技能,增强了早期接触临床麻醉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
- 刘俊宋树叶张凯巩红岩陈胜阳张江峰姚前进杨双梅岳修勤
- 关键词:早期接触临床麻醉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 新型Y型自膨式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毕Ⅱ式术后胃空肠吻合口良性狭窄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评价Y型自膨式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毕Ⅱ式术后胃空肠吻合口良性狭窄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例(胃癌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6例)毕Ⅱ术式后出现并证实为胃空肠吻合口良性狭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残胃-空肠吻合口狭窄的特殊解剖结构病变特点,自行设计Y型一体化自膨式全覆膜金属支架。X线监视下对8例毕Ⅱ术式后胃肠吻合口良性狭窄患者置入8枚Y型一体化自膨式全覆膜金属支架。并于支架置入后1个月、3个月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观察支架通。情况。3个月后X线监视下成功取出上述支架并随访4~18个月,观察患者进食通。情况,于4~6个月时行上消化道造影,了解胃肠吻合口通。情况。结果8例患者支架均一次性成功置入,置入后患者腹胀、恶心、呕吐症状消失;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支架均成功取出,无出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其中1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于支架置入术后5个月死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余7例患者4~6个月复查上消化道造影均未见吻合口再次狭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Y型自膨式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毕Ⅱ式术后胃肠吻合口狭窄是安全和可行的,初步疗效令人满意,但尚需大量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 李腾飞吴刚张萌帆韩新巍任建庄张凯黄国灏
- 关键词:胃肠吻合术吻合口狭窄
- 中下段胆总管癌致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疗效分析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汁引流(PTCD)术后不同抗肿瘤治疗方式对胆管癌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存期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治疗的60例经胆道钳夹活检明确诊断为胆总管中、下段腺癌,按照TNM肿瘤分期分为Ⅱ期9例,Ⅲ期39例、Ⅳ期12例。按照分化程度区分高分化者9例、中分化者37例、低分化者14例。将此60例患者纳入研究中,所有患者行引流管置入及支架植入以解除黄疸症状,根据后续抗肿瘤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A组引流手术后行规律动脉灌注化疗;B组引流手术后行胆道内粒子链植入;C组引流手术后行规律动脉灌注化疗及胆道内粒子链植入。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肿瘤患者的死亡因素分析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中位生存期为(186.0±36.4)d,B组中位生存期为(183.0±26.5)d,C组中位生存期为(252.0±43.6)d。肿瘤患者的死亡因素分析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患者生存期影响因素经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HR=8.434,95%CI(3.41~20.090)]是死亡的危险因素,治疗方式[HR=0.616,95%CI(0.429~0.884)]是死亡的保护因素,肿瘤分化程度(Score检验,χ2=0.197,P=0.657)与死亡无关。与A组相比,B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无明显差异[HR=1.012,95%CI(0.558~2.179)],而C组治疗方式[HR=0.334,95%CI(0.148~0.075)]是死亡的保护因素。结论肿瘤TNM分期及不同治疗方式对中下段胆总管癌患者生存时间有影响,中下段胆总管癌致梗阻性黄疸患者引流术后应行化疗及内放疗相结合的综合介入治疗,确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 任建庄张凯李腾飞段旭华黄郭灏张萌帆韩新巍
- 关键词:胆管癌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
- 胆总管空肠Roux-en-Y机械吻合术后吻合口出血的血管内栓塞治疗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胆总管空肠Roux-en-Y机械吻合术后吻合口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6例经DSA检查证实胆总管空肠Roux-en-Y机械吻合术后吻合口出血患者,超选至病变责任供血动脉,采用血管内明胶海绵和(或)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疗效,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术中造影发现16例患者出血部位均位于机械吻合口处,并可见对比剂明显外溢,对其责任供血动脉进行超选并栓塞,术后患者腹腔留置引流管出血停止,实验室检查提示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未再下降。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与血管内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是胆总管空肠Roux-en-Y机械吻合术后吻合口出血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李腾飞任建庄李臻张凯黄国灏韩新巍焦德超
-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吻合口出血
- 双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发展及现状被引量:21
- 2014年
- 恶性梗阻性黄疸一经发现多已失去外科手术的机会,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BD)或内支架植入能引流淤滞胆汁从而能较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却未能针对肿瘤加以治疗,从而不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内支架植入联合放疗、动脉灌注化疗、支架内射频消融等双介入治疗方式能在解决患者黄疸症状的同时处理肿瘤问题,是更为理想的治疗方式。现就内支架植入术联合放疗、动脉灌注化疗及支架内射频消融的应用及其治疗效果作一综述。
- 张凯任建庄段旭华
-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支架植入放疗动脉灌注化疗
- CD56^+,ALK^+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广泛累及皮肤1例
- 2015年
- 患者男,26岁。入院前4个月无明显诱因于颈项部、左侧鼻根部、肘窝出现数个暗红色、蚕豆大结节,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结节可自行消退。2个月后结节增多、扩大,累及躯干、四肢,部分表面溃烂。实验室检查示:血清LDH升高,EBV-Ig G(+),EBV-DNA定量﹤5.00+02 copies/m L(-)。外周血涂片及骨髓穿刺未见异常。彩超示:双侧锁骨上窝、腋窝、腹股沟及左侧腘窝淋巴结肿大。PET-CT示:右侧上颌窦、右肺上叶、心包右缘软组织结节影代谢活跃;左侧锁骨上区、纵膈主动脉弓旁、胸骨旁、右侧腋窝、腹腔及右侧腹股沟多发淋巴结肿大代谢活跃;全身皮下、肌间多发软组织结节或肿块影代谢活跃。皮肤结节组织病理示:真皮全层及皮下组织致密单一核细胞浸润,可见异型细胞及不典型核分裂相。免疫组织化学:CD20(-),CD3(+),CD43(+),CD30(+),ALK(+),EMA(+),CD56(+),TIA-1(+),Granzyme B(+),CD15(-),MPO(-),CK(-),Ki-67(80%+)。纵隔淋巴结活检与上述结果一致。诊断: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Ⅳ期。确诊后转入肿瘤病区治疗,患者随访中。
- 王绘霞张江安于建斌郑良娟张凯
- 关键词:淋巴瘤大细胞ALK皮肤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鉴别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9个乳腺肿块(良性肿块组47个,恶性肿块组42个,均经术后病理证实)进行超声检查,对比分析良、恶性肿块的二维超声特点、彩色血流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特征。结果良性肿块组强回声晕显示率为19.1%,明显低于恶性肿块组的66.7%(P<0.001);良性肿块组钙化显示率为17.0%,明显低于恶性肿块组的83.3%(P<0.001);乳腺恶性肿块中钙化点多呈簇状分布(27/35),而良性肿块中钙化点多呈斑点状分布(6/8),2组在钙化形态上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良性肿块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为(9.21±3.86)cm.s-1,阻力指数(RI)为0.67±0.12,搏动指数(PI)为1.09±0.31,明显低于恶性肿块组的PSV(15.1±8.73)cm.s-1,RI 0.88±0.10,PI 1.68±0.41,2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无创的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和血流特征,对乳腺肿块的鉴别均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范建华张凯白云路王海燕王黎伟王燕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乳腺
- 超声造影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中的应用
- 2010年
- 目的总结和探讨肾平滑肌脂肪瘤的超声造影特征。方法2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共26个病灶接受了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病灶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特征。超声造影使用造影剂声诺维和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结果二维超声显示低、等、高回声的病灶,分别为0(0/26)、7.7%(2/26)和92.3%(24/26)。病灶彩色血流信号显示率为11.5%(3/26),动脉峰值流速(33.6±5.5)cm/s(29.2~39.7 cm/s),阻力指数0.58±0.04(0.55~0.63)。超声造影显示皮质期20个(76.9%)病灶表现为等或高增强,6个(23.1 0A)为低增强。实质期及晚期所有病灶增强均未见明显减退。84.6%(22/26)的病灶与肾实质同时增强,80.8%(21/26)的病灶表现为周边先增强,然后迅速向心性全瘤增强特点。结论与肾皮质同步的均匀增强、病灶三期增强水平一致不减退、向心性增强模式及无包膜是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重要表现,将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 郑芳张凯
- 关键词:超声造影
- 先天性角化不良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一例被引量:2
- 2015年
- 先天性角化不良(dyskeratosis Congenita,DC)是临床上一种少见的以皮肤异常色素沉着、指(趾)甲营养不良及黏膜白斑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1],同时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更为罕见,国外文献报道DC中约有20%合并肺间质纤维化[2],国内目前尚无报道,现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DC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诊治经验报道如下.
- 张凯李慧路尧孔祥东白莹姜楠张国俊
- 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先天性角化不良遗传性疾病甲营养不良皮肤异常黏膜白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