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煜

作品数:17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学
  • 3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佛教
  • 4篇诗歌
  • 2篇诗派
  • 2篇国文
  • 1篇道教
  • 1篇新名词
  • 1篇新意境
  • 1篇形神
  • 1篇形神关系
  • 1篇姚鼐
  • 1篇抑恶扬善
  • 1篇意境
  • 1篇因果报应
  • 1篇永明延寿
  • 1篇宇文所安
  • 1篇渊源
  • 1篇曾国藩
  • 1篇郑孝胥
  • 1篇致用
  • 1篇中国古典

机构

  • 14篇上海外国语大...
  • 3篇上海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7篇张煜

传媒

  • 5篇中国比较文学
  • 2篇宗教学研究
  • 1篇明清小说研究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汕头大学学报...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古籍研究
  • 1篇汉语言文学研...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苏轼《琴诗》之再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就苏轼《琴诗》一诗的佛教来源,在对前人研究梳理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观点,即:佛经中的诸多比喻,有不少已经在更早的印度教《奥义书》中出现。而大乘佛教禅宗,其实也有某种梵化的倾向。本文还对苏轼在黄州时段的文学创作心态,以及苏轼的古琴观与韩愈等人的相异处,作了相关的探讨。
张煜
关键词:佛教《奥义书》
苏辙与佛教被引量:6
2006年
北宋文人苏辙,一生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说他早年对待佛教的态度,更多是一种文化层面的欣赏的话,那么中年由于新旧党争,二度贬谪,佛教便越来越成为他精神上的支柱。晚年苏辙退居颖上,著书立说,三教调和的思想更加明显。所著《老子解》,宣扬“复性”论,融通儒、释、道。所有这些,在他的诗文中也都有所反映。他的佛教信仰,综合了文化、宗教、哲学、实践多个层面,而这一切,又和他一生的遭际、交游、个性是分不开的。
张煜
关键词:苏辙佛教复性
重九与夜起——郑孝胥诗歌初探被引量:2
2013年
同光体闽派代表诗人郑孝胥,论诗艺在同光体诗人中可以排到第一位。但因为他晚年出任伪满洲国总理,成为民族罪人,故后人在对他诗歌作评价时,总是会受到他出处大节有亏的影响。本文以郑孝胥一向最自负的重九诗为切入点,在注意到郑孝胥是一位功名之士、渴望有所作为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他的重九诗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另外,郑孝胥还有夜起的习惯,坚持长达近30年,且多付之吟咏。这些诗歌在艺术上的特色与得失,都和他的个性与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
张煜
关键词:郑孝胥
文化的多元与冲突——兼析《弘明集》、《广弘明集》中的三教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以中国佛教史上两部最重要的论辩资料汇编《弘明集》与《广弘明集》为讨论重点,从形神关系与因果报应、佛教与道教的冲突、佛教与王权的冲突诸角度,探讨了佛教在中国化的历程中,与本土文化所发生的种种磨合与激荡,揭示出外来文化的输入所带来的种种挑战与活力。
张煜
关键词:《弘明集》形神关系因果报应道教
漫游《迷楼》被引量:1
2005年
对于许多中国读者来说,宇文所安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这位执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比较文学系的美国教授,又名斯蒂芬·欧文,以研究中国诗歌而驰名.
张煜
关键词:《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漫游中国古典诗歌宇文所安石头记神女
佛教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的晚近力作——读吴海勇《中古汉译佛经叙事文学研究》
2005年
佛教与中国文学关系的研究,自清末民初沈曾植先生的<海日楼札丛>、梁启超先生的<佛学研究十八篇>等著作问世以来,贯穿整个20世纪,已成一门备受诸多学殖深厚的学者亲睐的显学.究其原因,佛教作为一种异质文化,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土,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与我国固有文化冲撞融合,实是西方文明大规模输入我国之前,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一最大事件.而回顾近现代学术史,前辈学者对于佛教与中国文学的研究,又经历了从侧重佛经故事题材影响研究、敦煌俗文学研究到兼而关注文人与佛教的关系、佛教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等等的转变.凡此种种,实与当今盛行的比较文学学科之译介学、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近出版的吴海勇先生的<中古汉译佛经叙事文学研究>,以中古汉译佛经为出发点作断代研究,在充分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平行比较与影响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佛经翻译文学、民间文学、叙事分析、佛经翻译理论、影响研究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煌煌巨著,创见良多,可谓该领域近年来一部不可多得的后出转精的力作.
张煜
关键词:佛教中国文学
陈三立诗歌中的新名词与新意境被引量:1
2014年
陈三立的诗歌既不同于黄遵宪那样勇于革新、大胆尝试,又与沈曾植、郑孝胥等一般同光体诗人的相对守旧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于时流的诗风,正是其独特认识价值之所在。表现在诗歌里,陈三立并不一概排斥新名词,他的诗中,有对忧危时局的关切,有对各种新潮思想、事物的接受。除了各种政治、思想名词以外,更引人注目者,当然是古诗中所出现的各种泰西新奇事物,以及隐藏在这些新名词背后的尖锐的孤独感。作为一个有着古典之心的诗人,生活在一个已经慢慢走向现代的社会,他既想与时代同步,但又逡巡不前,顾虑重重。陈三立当然不属于诗界革命派,但我们从他的诗歌当中,一样可以看到过渡时代旧体文学向新体文学的演进。而且这种演进,其实还存在于一大批和他同时代的旧体诗人们身上。
张煜
关键词:陈三立近代诗歌新名词新意境
沈曾植与佛教
2011年
本文以晚清民国同光体浙派代表诗人沈曾植为中心,研究其学术、文学、出处与佛教之关系。佛教、儒学与中国古典诗歌一样,都面临着现代化的压力。沈曾植其实有意通过佛教来融合当时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事实上,他的思想已经落后于时代。在义理方面,他主张儒释合一,并且对佛教内部各宗派平等对待,开日后太虚法师判教之先声。在考据方面,他对于禅宗史的考订,远早于日后的胡适。在文学方面,他在诗歌中大量使用佛典,继承发展了自朱彝尊、钱载以来浙派诗人好用奇字僻典的艺术风格。
张煜
关键词:沈曾植佛教考据诗歌
教内的融合:永明延寿佛学思想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五代末永明延寿禅师,其佛学思想重视佛教内部诸派的融合,《宗镜录》集中贤首、慈恩、天台三家精义,而以“一心”统摄,以此来贯通整个佛学体系;并重视从止观出发,达到无心。《万善同归集》又提倡理、行并重,大、小双弘,对后世禅教合一影响甚巨。他致力于弥合当时理论界与现实生活的各种矛盾与分歧,实为唐宋佛学思想转折时期一承上启下、集大成之关键人物。
张煜
关键词:观心无心
同光体与桐城诗派关系探论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追溯了近代同光体诗派与有清一代桐城诗派的渊源与联系。以姚鼐为中心,梳理了桐城诗派的起源与理论核心,向前追溯到明末清初的钱澄之与乾隆时期的姚范,而姚鼐论诗最大的特点是熔铸唐宋,以文论诗。这种兼采唐宋的论诗特色,在他弟子方东树、梅曾亮身上亦多有体现。曾国藩是桐城派与宋诗派联系的一个重要关节,而曾门弟子中,吴汝纶思想开明,与同光体诗人多有交往。范当世一辈以及桐城派殿军姚永概等人的创作,则可证在晚清民国文化转型的易代之际,同光派与桐城诗派所要面对的相同文化运命,他们实属同一阵营。
张煜
关键词:同光体桐城诗派姚鼐曾国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