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大虎

作品数:24 被引量:102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7篇地震
  • 9篇强震
  • 6篇烈度
  • 5篇震灾
  • 4篇地震烈度
  • 4篇强震仪
  • 4篇抗震
  • 3篇地震勘探
  • 3篇地震灾害
  • 3篇震害
  • 3篇强震动
  • 3篇勘探
  • 3篇反射波
  • 3篇反射波法
  • 3篇波法
  • 2篇地震参数
  • 2篇地震危险
  • 2篇地震危险性
  • 2篇震灾评估
  • 2篇数字强震仪

机构

  • 24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24篇黎大虎
  • 12篇朱建钢
  • 11篇赖敏
  • 6篇何玉林
  • 5篇余桦
  • 3篇钟国平
  • 3篇何强
  • 3篇周朝晖
  • 3篇朱永莉
  • 3篇范灵春
  • 3篇孙玮
  • 3篇龙承厚
  • 2篇李谊瑞
  • 2篇吴秀英
  • 2篇刘盛利
  • 2篇吴碧春
  • 2篇黎小刚
  • 2篇黄伟
  • 2篇辛华
  • 2篇孙泽涛

传媒

  • 15篇四川地震
  • 2篇地震学报
  • 2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震研究
  • 1篇中国地震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5
  • 1篇199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康定—泸定地区震害预测的调查与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康定—泸定地区震害预测的调查与研究刘盛利王新民张家涛黎大虎(四川省地震局)余河生袁灿林(甘孜州地震局)震害预测系对预测区在未来地震中可能遭受的震害种类、程度及其分布以及震害可能导致的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进行震前预测,它是制定防震减灾对策及地震应急反应预...
刘盛利王新民张家涛黎大虎余河生袁灿林
关键词:地震灾害震害预测
强震记录与地震烈度的仪器测定实例被引量:10
2006年
“十五”期间,四川强震台网将达到211个子台的规模。若仅按强震观测最基本的技术目标,用足够长的时间收集足够多的强震记录为抗震设计理论服务,显然未能尽其投资潜力。为此,我们将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固化在该所GDQJ-1A数字强震仪内的烈度模式识别算法提取到台网中心计算机的后台,使“十五”建设采用的所有强震仪均“升级”成为可以现场测定地震烈度的设备。本文以2005年1月5日马尔康日部5.0级地震为例,展开强震台网的烈度测定和震灾快速评估。
朱建钢黎大虎赖敏周朝晖孙玮余桦代宽洪颜晓晔
关键词:强震记录烈度震灾评估
盐源5.8级地震二滩坝顶加速度时程的傅氏谱特征被引量:1
2004年
介绍了盐源5 8级地震二滩大坝顶部的加速度时程及傅氏谱。由于该傅氏谱形态非常特异,为确认其正确性,特别从国内外数十条强震记录中归纳出了"加速度傅氏谱的基本结构为其时程疏密相间的'节拍'所决定"的结论,并予以了数学解释。
朱建钢赖敏黎大虎周朝晖
关键词:大坝强震仪
地震危险性分析冈布尔方法的宏观实证性检验被引量:1
1995年
地震危险性分析冈布尔方法具有简明、快速而准确的特征。前两个特征似乎已在文献(1)中得以澄清,后一特征将在本文的研究中证实。根据公认明清以来历史地震目录大体完整的事实,作出“1981年版”的四川及邻区乃至全国范围的两个地震烈度区划,都以几近精确的水平,通过了其后10年间地震实践的检验。本文还讨论了该方法与抗震设防、地震保险的接口关系,以及它与地震地质、地震危险性分析科内尔方法的协调性接口关系。
朱建钢钟国平黎大虎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地震烈度抗震
四川省防震减灾数据库及震情灾情信息快速反应系统
李谊瑞范灵春何玉林辛华吴碧春吴秀英黎大虎康晋三林洋范开红刘栋勋杜方梁秀兰李玲黎小刚
本项目建立了四川省防震减灾网络信息系统,并通过ADSL宽带接入方式与Internet互联,还建立了视频会议系统;研制了四川省防震减灾数据库系统;研制了四川省地震灾害预测与评估系统;研制了四川省地震分析预报软件系统。采用I...
关键词:
关键词:防震减灾数据库系统
四川省房屋建筑易损性研究被引量:19
2002年
研究房屋建筑易损性特性是防震减灾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本文通过对多年工作的系统总结 ,得出四川省不同地区的房屋建筑易损性矩阵。全省房屋建筑抗震性能总体水平不高 ,这是造成地震灾害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实力的提高 。
何玉林黎大虎范开红刘盛利
关键词:房屋建筑易损性矩阵抗震能力地震灾害
基于ArcGIS平台的芦山地震房屋震害数据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ArcGIS平台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模块,将四川省芦山地震应急科考获得的建筑物破坏调查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芦山地震中建筑物破坏的空间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芦山地震房屋毁坏率的原始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清仁乡、龙门乡、建山乡的房屋破坏离群现象明显;紫石乡和张场乡房屋毁坏的离群现象次之;原始数据经对数变换后,离群现象不明显,可以拟合为线性关系。山区房屋破坏严重与位于发震构造附近及断层上盘效应有关,河谷地段与场地效应有关。将房屋毁坏率和人口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呈现线性关系,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拟合;人口密集区的房屋毁坏率高于人口稀疏区,这与芦山震区各地相似的房屋建筑抗震性能水平和地方居民聚居的特点相关。
王世元黎大虎
关键词:房屋震害ARCGISESDA
不同仪器烈度算法在四川地区历次地震中的比较应用被引量:7
2015年
强震观测资料包括强震动时程记录资料和宏观震害调查资料两大类,前者是定量的微观数据,后者则是定性的宏观指标.本文明晰给出了微观仪器烈度与宏观仪器烈度、微观考察烈度与宏观考察烈度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只有在宏观仪器烈度与宏观考察烈度之间进行比较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同时对国内外常见的仪器烈度算法进行了比较性研究,得出了袁一凡仪器烈度算法可靠性更高的结论;最后以四川地区历年来重要震例的强震动记录为依据,对修正的袁一凡仪器烈度算法的可靠性进行了比较应用.结果表明,对袁一凡仪器烈度算法修正与扩展的应用是可行的,同时也验证了将微观仪器烈度与宏观考察烈度直接进行比较会存在较大的差距.
朱永莉黎大虎龙承厚孙泽涛
关键词:强震动记录反应谱
四川省地震灾害预测与评估系统设计及实现功能被引量:9
2005年
在充分利用和开发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的基础之上,融合近些年工程地震和震害预测研究成果,建立了四川省地震灾害预测与评估系统。该系统可对发生在四川省境内的破坏性地震所造成的建筑物破坏、人员伤亡和灾民安置人数及经济损失,快速高效地做出科学意义的预测与评估,其结果可作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部署紧急救灾工作和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依据。
何玉林范灵春黎大虎黎小刚
关键词:系统设计
凤凰山地区蒲江-新津-德阳隐伏断裂反射波法地震勘探与断裂活动性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利用反射波法地震勘探确定了在凤凰山地区蒲江-新津-德阳隐伏断裂通过的具体位置以及断裂的规模和性质,证明了该断裂在向东俯冲的过程中错切了晚更新统沉积物,具有明显的第四纪活动性,对凤凰山台地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地面地质调查及历史地震研究也证明蒲江-新津-德阳隐伏断裂具有晚更新世活动性,且断裂南段的活动性明显强于北段,表明该断裂的北段是成都平原内部的一条弱地震活动带。同时,文中还对在城市近郊人烟繁杂地带反射波法地震勘探中野外观测系统的布置及地震参数的选取进行了探索,小道间距、小偏移距、多接收道、短排列、多次覆盖、高频检波器接收的工作方法和野外地震参数的合理选取对实现主要干扰波和反射波信号的有效分离,提高地震勘探分辨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何强李录明赖敏黎大虎黄伟
关键词:隐伏断裂断裂活动性地震参数反射波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