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胜
- 作品数:11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高校实验室化学试剂安全管理的强化与提升被引量:25
- 2016年
- 实验室化学试剂安全管理是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保证。然而随着高校实验室科研及教学活动的日益频繁,大幅增加的化学试剂已然给实验室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对实验室的化学试剂实行科学系统的安全管理将对高校教育事业及人才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围绕高校实验室化学试剂安全管理问题,就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强化试剂监管和建设安全防范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 黄胜
- 关键词:化学试剂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实验室安全
- 一种医用高强度高抗菌性耐酶解凝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医用高强度高抗菌性耐酶解凝胶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透明质酸和庆大霉素粉末、羧化壳聚糖分别溶解在MES溶液中,使其溶解并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液倒入特氟龙模具中铺平干燥,将干燥后的膜浸入EDC/NHS的乙醇溶...
- 黄胜陈华娇
- 一种医用高强度高抗菌性耐酶解凝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医用高强度高抗菌性耐酶解凝胶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透明质酸和庆大霉素粉末、羧化壳聚糖分别溶解在MES溶液中,使其溶解并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液倒入特氟龙模具中铺平干燥,将干燥后的膜浸入EDC/NHS的乙醇溶...
- 黄胜陈华娇
- 文献传递
- 新型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生物活性的研究
- 2019年
- 目的合成新型芳香羧酸三氮唑锌配合物Zn(C_(10)H_5N_3O_5)·H_2O(配合物1)、Zn_2(C_(10)H_5N_3O_(4.5))_2·H_2O(配合物2),并研究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借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旋光度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单晶产物进行表征。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配合物的NBO电荷和HOMO轨道。结果与结论运用MTT法,两种配合物呈现一定的细胞毒性与选择性抑制作用。
- 陈程云康杰孙伟明翁清花黄胜
- 关键词:锌配合物量子化学抗癌活性
- 白屈氨酸铈配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抗癌活性初探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合成一种白屈氨酸铈配合物,并初步探讨其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由白屈氨酸与硝酸铈经过溶剂热合成[Ce2(CAM)2(H2O)6],采用红外光谱表征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结构分析与确认,并用MTT法观察其对K562细胞和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合成的白屈氨酸铈配合物对K562细胞的IC50为136μg/mL,对HL60细胞的IC50为146μg/mL。结论合成的白屈氨酸铈配合物对K562细胞和HL60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与配合物浓度呈正相关。
- 黄胜康杰李鹏陈华娇
- 关键词:K562细胞HL-60细胞
- 基于铜纳米线放大的汞离子高灵敏比色检测法被引量:4
- 2020年
- 将滚环扩增技术与铜纳米线相结合进行信号放大,建立高选择性、高灵敏的汞离子比色检测新方法。以链霉亲和素修饰的磁珠为探针捕获和分离基质,将生物素修饰的引物链固定到其表面。汞离子存在时,模板链将通过T-Hg^2+-T作用与引物链结合。加入T4连接酶及DNA聚合酶引发滚环扩增反应形成超长单链DNA。与短单链DNA互补形成的长双链DNA可作为铜纳米线沉积模板,加入盐酸释放出大量铜离子催化底物氧化显色。在0.005~1.0 nmol/L范围,汞离子浓度与吸收信号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低至3.7 pmol/L。
- 李光文王美丽方权辉黄胜陈敬华陈伟张兰唐淑榕
- 关键词:铜纳米线磁珠汞离子
- 一种新型多金属氧酸盐(Himi)_2〔SMo_(12)O_(40)〕·(imi)_2·H_2O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 2010年
- 目的合成一种新型多金属氧酸盐并加以结构解析。方法以钼酸、咪唑和硫酸钠采用水热法反应,利用X-射线衍射对单晶产物进行表征。结果得到一种新型十二钼硫酸化合物,表征了其结构。结论制备了一种新型"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Himi)2〔SMo12O40〕(imi)2H2O(imi=咪唑)1,为后续的生物活性研究打下基础。
- 黄胜周悦康杰
- 关键词:多金属氧酸盐
- 基于吡啶⁃2,6⁃二羧酸构建的镨(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生物活性被引量:2
- 2021年
- 在水热条件下以吡啶⁃2,6⁃二羧酸和哌嗪作为配体合成了一种新的镨(Ⅲ)配合物:(H_(2)pipz)_(1.5)[Pr(pdc)_(3)]·7H_(2)O(1,pdc^(2-)=吡啶⁃2,6⁃二羧酸根;pipz=哌嗪),并借助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进而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探究了配合物1的基本结构单元的电子结构。此外,抗肿瘤实验表明配合物1对K562(IC_(50)=(61.3±10.20)μg·mL^(-1))和OE⁃19细胞(IC_(50)=(15.9±3.24)μg·mL^(-1))均表现出较强的细胞毒性,尤其是对OE⁃19细胞具有更强的抑制效果。
- 张莉郭林峰黄胜康杰孙伟明
- 关键词:晶体结构抗肿瘤活性
- 一种新的芳香羧酸镍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
- 2011年
- 目的合成一种新的芳香羧酸镍配合物,并测定它的结构。方法由3,3',4,4'-联苯四羧酸、1,10-邻菲啰啉、醋酸镍采用水热法反应,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单晶产物进行表征。结果得到一种新的芳香羧酸镍配合物,表征了其结构。结论制备镍配合物[Ni2(btc)(phen)2(H2O)4](phen=1,10-邻菲啰啉,H4btc=3,3',4,4'-联苯四羧酸),为后续的生物活性研究打下基础。
- 康杰黄胜蒋智清
- 关键词:镍晶体学
- 吡啶羧酸类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1967年顺铂的首次抗肿瘤活性的发现以及后来的临床应用,使得金属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倍受人们的关注。人们不断地设计并且合成出具有新颖结构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并进行筛选,希望能从中得到具有高效、低毒、高选择性的抗肿瘤药物。...
- 黄胜
- 关键词:吡啶羧酸过渡金属抗肿瘤活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