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宝浩

作品数:7 被引量:89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艾滋病
  • 2篇引流
  • 2篇十二指肠
  • 2篇十二指肠引流
  • 2篇重型
  • 2篇重型肝炎
  • 2篇细菌
  • 2篇细菌感染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肝炎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试验
  • 1篇药物治疗
  • 1篇真菌
  • 1篇真菌感染
  • 1篇真菌感染分析
  • 1篇人类免疫

机构

  • 7篇广州市第八人...

作者

  • 7篇黄宝浩
  • 5篇蔡卫平
  • 5篇唐小平
  • 5篇陈谐捷
  • 2篇张春兰
  • 2篇李凌君
  • 2篇范慧敏
  • 1篇张复春

传媒

  • 2篇中国性病艾滋...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国抗感染化...
  • 1篇2005肝脏...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05
  • 1篇2003
  • 4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十二指肠引流对重型肝炎的影响
胆道感染是重型肝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感染控制的好坏对于重型肝炎的预后起到极大的作用,及时了解胆道感染的细菌学及耐药情况对临床选择抗生素,控制胆道感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2001年1月~2005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重型肝炎2...
范慧敏张春兰李凌君黄宝浩
文献传递
艾滋病合并细菌感染分析
HIV感染主要导致患者细胞免疫异常,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因免疫功能低下而发生的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机会性感染是晚期AIDS患者就诊、入院、致死的最重要原因,而机会性感染中细菌性感染又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国内至今还没有该方面...
唐小平蔡卫平黄宝浩陈谐捷
关键词:艾滋病免疫功能细菌感染
文献传递
艾滋病并发症临床分析被引量:59
2002年
目的 了解我国艾滋病(AIDS)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1995~2001年期间收治的90例AIDS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并发症发生部位多系统受累者达86.6%,以消化、呼吸、血液和淋巴系统为主。并发症依次为细菌性肺炎、口腔毛状粘膜白斑、鹅口疮、各种感染性腹泻、贫血和消耗综合症。机会性感染占所有并发症的80.6%。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弓形虫、隐孢子虫、巨细胞病毒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均较低。结论 我国AIDS并发症和机会性感染病原体与国外报告相差较大,应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及时治疗并发症。
蔡卫平张复春唐小平黄宝浩陈谐捷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机会性感染艾滋病并发症
艾滋病并口腔白念珠菌感染及药物敏感试验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了解艾滋病并口腔白念珠菌感染与CD4关系及药物敏感试验研究 .方法 对 2 4例艾滋病并发口腔白念珠菌感染者分析其药敏试验结果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 .结果 白念珠菌的药敏依次为 5 -氟胞嘧啶 (2 4 / 2 4 ) ,两性霉素B(2 3/ 2 4 ) ,制霉菌素 (19/ 2 4 ) ,氟康唑 (4/ 6 ) ,咪康唑 (10 / 2 4 ) ,益康唑 (8/ 2 4 ) ,酮康唑 (7/ 2 4 ) .经血液途径比经性途径感染者更易合并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结论 口腔白念珠菌感染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且耐药情况严重 。
陈谐捷蔡卫平黄宝浩唐小平
关键词:艾滋病白念珠菌CD4T淋巴细胞
十二指肠引流对重型肝炎的影响
胆道感染是重型肝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感染控制的好坏对于重型肝炎的预后起到极大的作用,及时了解胆道感染的细菌学及耐药情况对临床选择抗生素,控制胆道感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001年1月~2005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重型肝炎27...
范慧敏张春兰李凌君黄宝浩
关键词:十二指肠引流重型肝炎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抗生素药物治疗
文献传递
艾滋病合并细菌与真菌感染分析被引量:11
2002年
目的 :了解我国艾滋病 (AIDS)患者机会性细菌感染状况及其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总结我院近 5年收治的 6 2例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机会性细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4 9例 (79.0 % )发生细菌感染 ,共分离出各种细菌 82株。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败血症和心血管系统感染。多系统及多种细菌感染率分别为 6 7.4 %和 4 2 .8% ,以细菌感染为直接致死原因者占死亡病例的 6 4 .3% (9/ 14 )。感染细菌依次为葡萄球菌属、真菌、大肠埃希菌和链球菌属。表现为对 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多重耐药现象 ,真菌对咪唑类药物耐药。结论 :AIDS患者机会性细菌感染发生率高 ,是住院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多种细菌同时感染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蔡卫平唐小平黄宝浩陈谐捷
关键词:艾滋病真菌感染细菌感染
不同感染途径对艾滋病病人疾病进程的影响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了解经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艾滋病(AIDS)病人疾病进程的差异。方法 按感染途径不同,分析48例AIDS病人感染HIV至发生AIDS的时问及初诊时外周血CD4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结果 感染HIV至发生AIDS的时间依次为:通过静脉注射毒品(IVDU)感染(3.5±1.6年)<通过输血或血制品感染(6.0±0.5年)<通过性行为(7.5±0.6年)感染,其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5)。初诊时,通过IVDU感染HIV的病人,其外周血CD4淋巴细胞计数(272.6±153.7/mm3)明显高于通过输血或血制品(18.2±11.3/mm3)及通过性行为(31.2±16.7/mm3)感染HIV的AIDS病人(P<0.05),而后两组AIDS病人的CD4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IVDU感染HIV的AIDS病人比通过输血或血制品及通过性行为感染HIV的AIDS病人发病早。通过输血或血制品感染HIV的AIDS病人,其疾病进程比通过性行为感染者快。
黄宝浩蔡卫平唐小平陈谐捷
关键词:艾滋病疾病进程CD4淋巴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