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其佳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婴幼儿血管瘤中缺氧诱导相关因子的表达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缺氧诱导相关性因子HIF-1α在人活体血管瘤及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探讨EPC从骨髓中释放到外周循环并聚集到血管瘤生长部位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婴幼儿血管瘤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切片分别进行HIF-1α及SDF-1α的表达水平检测。收集婴幼儿血管瘤及对照组患儿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VEGF-A及MMP-9的浓度。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HIF-1α和SDF-1α在消退期组及对照组中仅有微弱表达,而在增生期组中有显著表达;半定量分析结果比较显示,HIF-1α和SDF-1α在增生期组的阳性表达率均大于消退期及正常组的阳性表达率。ELISA检测结果显示,VEGF-A和MMP-9在增生期组的表达量均大于消退期及正常组的表达量。结论:HIF-1α、VEGF-A、SDF-1α及MMP-9等蛋白调节因子在增生期血管瘤中有显著表达;缺血缺氧可诱发EPC从骨髓中动员并转运至外周循环,这一过程可能在婴幼儿血管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梁杰黄其佳卫裴
-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缺氧诱导因子
- 血管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KDR的表达和血管生成的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在血管瘤中的表达以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婴幼儿血管瘤VEGF及KDR的表达和MVD。结果35例血管瘤中VEGF、KDR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是66.5%,73.4%。其中增生期和消退期VEGF阳性率分别为92.1%、31.4%(P<0.01),KDR阳性率分别为89.3%、42.5%(P<0.01);MVD分别为75.7±13.71、28.9±8.5(P<0.01)。KDR的表达与VEGF成正相关(P<0.01),KDR和VEGF与MVD都成正相关(P<0.01)。结论血管瘤增生期血管内皮细胞存在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KDR的相互作用,促进了新生微血管生成。
- 梁杰黄其佳
- 关键词:血管瘤VEGFKDR微血管密度
- 婴幼儿体表血管瘤治疗方法的探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方法。方法:采用CO2激光、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整形手术三种方法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369例,其中CO2激光治疗组207例,平阳霉素治疗组57例,手术治疗组105例。结果:随访6个月~1年,其中CO2激光治疗组治愈151例(72.9%),有效45例(21.7%),无效11例(5.3%);平阳霉素治疗组治愈41例(71.9%),有效12例(21.1%),无效4例(7.0%);手术治疗组治愈97例(92.4%),8例复发或需二期修复(7.6%)。结论:CO2激光、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整形手术对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有较满意效果,应根据血管瘤具体类型、分期、生长部位等多种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对部分难治性病例采取综合治疗,考虑提高治疗效果。
- 梁杰黄其佳
-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CO2激光平阳霉素
- 血管内皮祖细胞与婴幼儿血管瘤被引量:1
- 2010年
- 婴幼儿血管瘤是一种好发于婴幼儿的良性血管源性肿瘤,其种类多样,病因、病理、生长机制和生物学特性均尚未完全清楚;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即能够增殖、迁移并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祖细胞,相关的研究成果为有关血管源性肿瘤的基础研究打开了新的视角。近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进展迅速,本文就成体EPCs的来源、特征、功能及其在血管瘤中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黄其佳梁杰
- 关键词:血管内皮祖细胞婴幼儿血管瘤血管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