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疫苗
  • 5篇狂犬
  • 4篇狂犬病
  • 3篇狂犬病疫苗
  • 2篇疫情
  • 2篇人用狂犬病疫...
  • 2篇腮腺炎
  • 2篇球蛋白
  • 2篇流行性
  • 2篇流行性腮腺炎
  • 2篇免疫球蛋白
  • 2篇疾病监测
  • 2篇病监测
  • 2篇传染
  • 2篇传染病
  • 1篇蛋白
  • 1篇动物源性传染...
  • 1篇冻干
  • 1篇队列研究
  • 1篇严重不良反应

机构

  • 10篇武汉市疾病预...
  • 1篇湖南省疾病预...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武汉生物制品...
  • 1篇仙桃市疾病预...

作者

  • 10篇鲁莎
  • 5篇孔德广
  • 5篇朱政纲
  • 4篇彭颖
  • 3篇蔡黎
  • 3篇汪鹏
  • 3篇朱泽荣
  • 1篇张敏
  • 1篇刘满清
  • 1篇徐葛林
  • 1篇杨小兵
  • 1篇王燕君
  • 1篇王英凡
  • 1篇陈剑
  • 1篇曾晶
  • 1篇郑新雄
  • 1篇石琼
  • 1篇胡权
  • 1篇赵球平
  • 1篇吴杰

传媒

  • 3篇公共卫生与预...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5—2017年武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分析2005—2017年武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2005—2017年武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武汉市2005—2017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85起,累计发病数5 273例,死亡18例,病死率0.34%。2008—2009年是事件报告的高峰,2010—2017年报告事件数明显减少。报告事件类型包括传染病事件(137起)、环境因素事件(42起)和突发中毒事件(6起),其中传染病事件累计报告的病例占病例总数的90.76%。45.41%的突发事件发生在学校,41.62%发生在家庭。结论突发事件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学校和家庭是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应加强重点地区和人群的卫生和安全知识教育,进一步规范事件的处置和报告。
彭颖李钰环汪鹏鲁莎孔德广
关键词: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传染病
中国人用狂犬病疫苗临床使用策略研究
胡权方瑗陈莉朱政纲朱泽荣陈剑郑熠鲁莎彭君曾晶赵德峰蔡黎张曼刘满清孔德广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达100%,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该研究在2005~2015年的10余年间,针对临床使用中,不同种类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及其应用不同的免疫程序...
关键词: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动物源性传染病
武汉市餐饮业从业人员乙肝及肠道菌感染情况调查
2007年
王英凡鲁莎
关键词:饮食从业人员《食品卫生法》肠道菌餐饮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乙肝
一例狂犬严重咬伤儿童的暴露后治疗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女童4岁8个月,家住武汉市。2007年3月31日被自家犬(未经任何免疫,伤人前失踪1周,返家后即咬伤该女孩;该犬流涎、尾紧夹、兴奋不安,疑似狂犬病状)咬伤。伤口分布于头面、颈、上肢及躯干;其中脑后枕骨处有约(12×3)cm深达骨膜伤口1处,左耳后下方4cm处有约(5×3×5)cm伤口1处,脑后枕骨下方约3cm处有(2×2×4)cm伤口2处;面颊、颈、双肩、左前胸、左后背及左侧腰部均有多处贯通伤;
朱政纲徐葛林鲁莎吴杰王燕君郑新雄
关键词:咬伤狂犬暴露后儿童伤口左耳后
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过程中疑似严重不良反应处置
2023年
目的 明确采用更换疫苗和(或)免疫程序,对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PEP)过程中疑似严重不良反应(adverse events, AEs)的改善效果,以及其AEs的治疗中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激素后的免疫效果观察。方法 3例狂犬病暴露个案因注射狂犬病疫苗和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uman rabies immunoglobulin, HRIG)出现急性播散性脑炎、变态反应和过敏性紫癜等疑似严重AEs。通过对病案检查结果和疫苗检测报告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激素治疗结合更换疫苗和(或)免疫程序。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rabies virus neutralizing antibody, RVNA)由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apid fluorescent focus inhibition test, RFFIT)测定。结果 3例个案PEP程序顺利完成,血清RVNA阳转,但是效价低于之前研究相关年龄组的结果。结论 PEP时出现严重AEs,通过激素治疗结合有针对性的更换疫苗和(或)免疫程序是可以保证PEP有效完成。
杜艳桃张曼张敏朱政纲鲁莎朱泽荣石琼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免疫球蛋白免疫效果
狂犬病疫苗和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早期免疫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揭示狂犬病疫苗和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uman rabies immunoglobulin,HRIG)联合应用早期免疫效果。方法采用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apid fluorescent focus inhibition test,RFFIT)检测观察对象血清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rabies virus neutralizing antibodies,RVNA),比较狂犬病Ⅲ级暴露人群联合使用狂犬病疫苗和HRIG后第0、1、7、14、45天的RVNA水平,进一步分析不同性刖、年龄组、接种方案免疫效果的差异和变化趋势。结果在免疫后的相同时间,不同性别、年龄绀、接种方案之间比较,各组血清阳转率(seroeonversion rate,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第14天均能达到100%阳转率;前14天的RVNA效价波动曲线存在多种方式,既有逐步上升,也有快速上升和快速下降的不同现象。结论狂犬病疫苗和HRIG联合应用后,前14天的RVNA动态曲线呈现多样性,在此期间不能从RVNA水平证实全部观察对象得到有效保护。
朱泽荣鲁莎朱政纲张曼郑熠胡权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
纯化鸡胚细胞人用(冻干)狂犬病疫苗的安全性观察
2010年
目的观察纯化鸡胚细胞(PCECV)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后局部和全身副反应。方法安全性观察设暴露后观察组300例,暴露后对照组300例,均按照0、3、7、14、28 d的5针免疫程序,分别接种鸡胚细胞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和vero细胞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在每针疫苗接种后72 h内,对其局部和全身的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疫苗接种后,局部反应红肿、硬结、疼痛、瘙痒的发生率分别0.73%、1.33%、6.27%、3.73%,持续时间分别为12~24 h、12~24 h、12~48 h、12~72 h;全身反应发热、皮疹、头疼、乏力等发生率分别为1.00%、0.40%、1.40%、2.60%,均在72 h内自行消失。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鸡胚细胞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反应轻微、持续时间短,其安全性与我国近年广泛使用的vero细胞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无统计学差异。
鲁莎朱政纲傅跃安
关键词:人用狂犬病疫苗安全性
2005—2018 年武汉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及疫情预测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分析2005—2018年武汉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并预测发病趋势,为流行性腮腺炎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武汉市2005年1月—2018年12月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建立ARIMA乘积季节模型,预测2019年武汉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趋势。结果2005—2018年武汉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35730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年均发病率为25.90/10万,近几年发病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4—7月是流行高峰期。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χ2=1681.59,P<0.01),病例主要集中在5~14岁年龄段。中心城区年均发病率高于远城区。根据拟合优度筛选最佳模型ARIMA(1,0,2)×(0,1,1)12,预测2019年整体疫情将有所缓解,其中1—6月的发病和实际相符,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为23.64%。结论2005—2018年武汉市流行性腮腺炎呈周期性高发,学生和幼托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需进一步探索有效防控策略。ARIMA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可用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趋势动态分析和短期预测。
彭颖汪鹏赵球平蔡黎鲁莎孔德广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疾病监测
武汉市某小学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及疫苗保护效果评估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调查分析武汉市某小学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以及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保护效果,为预防和控制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和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武汉市某小学流行性腮腺炎的暴发原因和流行特征,评估疫苗保护效果。结果本次疫情共报告41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罹患率为6.62%(41/619)。男、女罹患率分别为7.26%和5.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9,P=0.471)。发病年龄以10~11岁为主,占全部病例的75.61%。有明确接种史的学生中,含腮腺炎成分疫苗(MuCV)的接种率为93.39%。1剂次、2剂次疫苗接种保护率分别为58.19%、65.59%,总体疫苗保护效率为58.70%,RR=0.41(95%CI:0.24~0.75,P=0.003)。结论某小学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主要原因为首发病例未及时明确诊断并进行有效隔离,接种MuCV具有保护效果,但会随着接种年限衰减,建议入学前加强1剂次MuCV。
彭颖王文勇蔡黎鲁莎孔德广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队列研究免疫策略
2009-2018年武汉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分析2009-2018年武汉市水痘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水痘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性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武汉市2009-2018年水痘病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8年武汉市累计报告水痘病例59264例,年均发病率60.81/10万,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χ趋势^2=4.692,P=0.03),全年有2个发病高峰,分别是11月至次年1月和4-6月。所辖各区均有病例报告,年均发病率中心城区高于远郊区。男性年均发病率(66.80/10万)高于女性(54.4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634,P<0.001)。病例主要集中在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人群,报告病例分别占总数的55.86%、17.52%和10.69%。全市共报告水痘突发事件24起,其中发生在小学22起。结论近几年武汉市水痘已逐渐成为学校和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之一,建议调整接种策略,将2剂次水痘疫苗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程序,同时加强免疫效果评估研究。
彭颖孔德广汪鹏鲁莎杨小兵
关键词:水痘疾病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