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伟 作品数:11 被引量:121 H指数:5 供职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欣庆凹凸棒复合微生物肥料与调节剂对水稻生长及镉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17年 以中嘉早17、中早39、泰优390和汕优46为材料,研究了欣庆凹凸棒复合微生物肥以及与调节剂的配合施用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产量以及水稻重金属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T1相比,施用欣庆凹凸棒复合微生物肥和调节剂处理(T2、T3、T4、T5)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有利于获得较多的穗数和每穗粒数,早稻和晚稻最高产量分别为6.39 t/hm^2、7.88 t/hm^2;可显著降低稻草和糙米中镉含量,分别比对照低1.16%~53.16%、0.64%~44.83%。在250kg/hm^2凹凸棒复合微生物肥施用量下,不同调节剂用量(0~300 kg/hm^2)处理下水稻产量、结实率差异不明显,但泰优390、中早39的穗粒数有显著差异,4个品种只有泰优390的千粒重表现出明显差异。凹凸棒复合微生物肥与调节剂配施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降低镉的效应与施用量和水稻品种有关。 曹放波 单双吕 高伟 李志斌 邹应斌 张恒栋关键词:水稻 调节剂 机插密度与氮肥运筹对中嘉早17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3 2015年 针对长江流域双季稻机插秧发展缓慢的问题,以常规早稻品种中嘉早17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栽插密度与氮肥用量对机插双季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双季稻产量并未随栽插密度增加而显著增加。以高密(36.4万穴/hm2)+高氮(施纯氮量早稻175.5kg/hm2,晚稻189kg/hm2)处理产量最高,其中,早稻为7.80t/hm2,晚稻为9.05t/hm2,但与高密+中氮(施纯氮量早稻110kg/hm2,晚稻140kg/hm2)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且栽插密度和施氮量间互作效应不显著。氮肥利用率随氮肥用量增加而下降,随栽插密度增加而提高。其中,氮肥吸收利用率中氮比高氮平均增加13.26%,高密度比低密度平均增加17.53%。由此可见,提高栽插密度,减少氮肥用量,既可通过大幅增加有效穗以实现高产,又能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少氮密植可作为长江流域机插双季稻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 陈佳娜 谢小兵 伍丹丹 曹放波 单双吕 高伟 李志斌 邹应斌关键词:双季稻 机插秧 栽插密度 氮肥 单本密植机插对杂交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0 2016年 为了研究单本密植机插和常规机插对杂交稻分蘖动态、干物质积累、辐射利用率和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在湖南省浏阳市以杂交稻泰优390、五优308为材料和在广东省肇庆市以五优308为材料,进行印刷播种和常规播种的秧苗素质比较以及单本密植机插和常规机插的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两试验点印刷播种的叶龄、白根数、总根数、茎基宽、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均明显高于常规播种。单本密植机插的最高分蘖数和有效分蘖数显著低于常规机插,但单本密植机插的每穗粒数、总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高于常规机插,增产10.28%~13.96%,达到显著水平。从穗部性状来看,单本密植机插的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穗长、着粒密度和单穗重均显著高于常规机插。在生长前期,单本密植机插的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指数低于常规机插,而成熟期干物质量比常规机插高0.61%~9.45%,且收获指数显著高于常规机插。此外,单本密植机插的截获辐射量和截获率低于常规机插,而辐射利用率显著高于常规机插。由此可见,杂交稻单本密植机插不仅可以降低用种量、提高秧苗素质,还能增加每穗粒数、总颖花数、千粒重及提高结实率、收获指数和辐射利用率,从而获得高产。 谢小兵 王玉梅 黄敏 赵春容 陈佳娜 曹放波 单双吕 周雪峰 李志斌 范龙 高伟 邹应斌关键词:杂交稻 干物质 6-BA对黑麦草愈伤组织诱导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确立最佳的黑麦草再生体系,选用多年生黑麦草雅晴、沃土和一年生黑麦草特高等3个不同黑麦草品种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分别采用CC,MS,NB,N6等4种基本培养基,在每种培养基中分别加入5 mg/L的2,4-D和0,0.05,0.1,0.2和0.4 mg/L等5种浓度的6-BA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在6-BA浓度为0.05 mg/L时,黑麦草各品种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在相同浓度6-BA作用下,不同黑麦草品种间愈伤组织诱导率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不同基本培养基对黑麦草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也存在影响,4种供试基本培养基中,以CC基本培养基的黑麦草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 吴莲蓉 徐庆国 李洪 武羿君 黄萍 张婷 赵鑫 李斌 高伟关键词:黑麦草 愈伤组织 6-BA 机插条件下低氮密植栽培对“早晚兼用”双季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9 2016年 为了缓解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机插双季稻生育期不配套的矛盾,2014—2015年早晚两季均以常规早稻品种中嘉早17为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机插密度(36.4、28.6、19.0穴m–2)与施氮量(0、110~140、176~189 kg N hm–2)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早晚兼用"机插双季稻栽培模式有利于早、晚2季周年高产,以"高密+高氮"处理产量最高,2年分别达到16.94 t hm–2和16.99 t hm–2,但与"高密+低氮"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氮肥利用率随氮肥用量增加而下降,随栽插密度增加而提高,以"高密+低氮"处理最高,2年4季分别为62.77%、55.75%、65.82%、64.37%,比"高密+高氮"处理分别提高12.11%、9.01%、8.49%、2.14%;"高密+低氮"处理与"低密+高氮"处理相比,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辐射利用率均有一定的优势。由此可见,在此模式下适当增加机插密度,减少氮肥用量,既可实现高产,又能显著提高氮素利用率。采用"早晚兼用"品种搭配模式,低氮、密植栽培可作为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机插双季稻生产的关键技术。 陈佳娜 曹放波 谢小兵 单双吕 高伟 李志斌 黄敏 邹应斌关键词:双季稻 机插密度 氮素利用率 水稻在不同生态点的产量及其氮素利用率差异比较 被引量:1 2015年 为探明湖南长沙和贵州兴义2个生态点水稻产量差异、干物质积累及其分配特点和氮素吸收利用率规律,2014年以五优308、珞优9348、玉香油占和黄华占为材料,进行不施氮(0 kg/hm^2)、中氮(161.25 kg/hm^2)、高氮(225 kg/hm^2)处理的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1)兴义生态点的平均产量为11.98 t/hm^2,比长沙点显著高23.82%;2个生态点品种间产量表现一致,均以五优308产量最高(9.41-12.80 t/hm^2),其次为珞优9348、黄华占和玉香油占,除珞优9348外,五优308显著高于其他品种。(2)兴义点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分别比长沙点高35.27%、11.13%和3.66%,差异达到显著水平,2生态点均以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兴义点为千粒重、长沙点为每穗粒数。(3)生态点间移栽-齐穗期干物质积累量、成熟期干物质总量和收获指数差异显著,兴义点分别比长沙点增加22.95%、27.59%和5.07%。(4)兴义点氮素吸收量和氮素偏生产力分别为21.97 g/m^2和64.86 kg/kg,分别较长沙点高29.40%和26.15%,差异显著;随施氮量增加,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可见,兴义点齐穗期较高的干物质转运率和后期干物质生产优势及其较高的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是其获得高产的主要原因。 单双吕 谢小兵 陈佳娜 曹放波 伍丹丹 李志斌 高伟 黄敏 邹应斌关键词:水稻 生态点 氮素利用率 不同种植制度下机插双季稻产量、干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比较 2017年 为明确种植制度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干物质生产及其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常规稻‘中早39’为材料进行多点联合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和地点间产量均存在差异。地点间产量表现为衡阳>岳阳>长沙;早稻处理间产量整体趋势表现为稻—稻—油(RRO)>稻—稻—紫云英(RRG)>稻—稻—冬闲(RRF);晚稻表现为RRG>RRO>RRF。与对照RRF相比,RRG和RRO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全年增产量分别为0.85 t/hm^2和0.99t/hm^2;同时,与RRF相比,RRG和RRO处理的总颖花数、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氮吸收总量均有一定优势。 李志斌 高伟 周雪峰 陈佳娜 单双吕 黄敏 邹应斌关键词:双季稻 干物质生产 氮素利用 施氮量与机插密度对超级稻Y两优1号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9 2016年 在湖南长沙以超级稻Y两优1号为材料,研究了机插秧条件下栽插密度和施氮量对产量表现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随机插密度增加而增加,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降,机插密度和施氮量均通过增加有效穗数来增加产量;产量最高的处理组合为N1D1(施氮量170 kg/hm^2,密度36.4万穴/hm^2,产量9.57 t/hm^2),其次为N1D2(施氮量170 kg/hm^2,密度为28.6万穴/hm^2,产量9.45 t/hm^2)和N2D1(施氮量240 kg/hm^2,密度为36.4万穴/hm^2,产量9.38 t/hm^2)。降低施氮量或增加机插密度能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在施氮量为170 kg/hm^2、机插密度为28.6万~36.4万穴/hm2条件下,既可以获得高产,又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 王玉梅 谢小兵 陈佳娜 单双吕 曹放波 高伟 李志斌 周雪峰 黄敏 邹应斌关键词:超级杂交稻 Y两优1号 施氮量 机插密度 氮肥利用率 不同播种量对直播杂交稻产量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27 2017年 为了探明直播杂交稻在不同播种量下的生长与产量表现,以杂交稻隆两优1212、隆两优华占、晶两优华占为材料,采用人工撒播栽培方式进行不同播种量(11.25,22.50,33.75 kg/hm^2)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3个品种的产量和成熟期干物重表现为增加趋势;不同播种量主要通过调节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来影响产量。与中播种量处理相比,高播种量处理产量增加幅度较小,而用种量大幅增加,综合产量和种子成本,杂交稻直播栽培的播种量以22.5 kg/hm^2为宜。 王玉梅 杨广 赵春容 黄敏 高伟 单双吕 张恒栋 邹应斌关键词:杂交水稻 直播栽培 播种量 干物质生产 水稻在不同生态点的产量及其氮素利用率差异比较 为探明湖南长沙和贵州兴义2个生态点水稻产量差异、干物质积累及其分配特点和氮素吸收利用率规律,2014年以五优308、珞优9348、玉香油占和黄华占为材料,进行不施氮(0kg/hm2)、中氮(161.25kg/hm2)、高... 单双吕 谢小兵 陈佳娜 曹放波 伍丹丹 李志斌 高伟 黄敏 邹应斌关键词:水稻 氮素利用率 生态点 作物产量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