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世菊

作品数:47 被引量:827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农业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小麦
  • 11篇玉米
  • 9篇冬小麦
  • 8篇冠层
  • 8篇保护性耕作
  • 6篇叶片
  • 4篇选育
  • 4篇育种
  • 4篇图像
  • 4篇农业
  • 4篇专家系统
  • 4篇棉花
  • 3篇氮素
  • 3篇蛋白质
  • 3篇蛋白质含量
  • 3篇遥感
  • 3篇遥感监测
  • 3篇叶面
  • 3篇叶面积
  • 3篇玉米生产

机构

  • 40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新疆生产建设...
  • 6篇石河子大学
  • 5篇北京邮电大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新疆农业大学
  • 3篇新疆农业科学...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国家农业信息...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市农业广...

作者

  • 46篇高世菊
  • 37篇李少昆
  • 36篇谢瑞芝
  • 25篇王克如
  • 9篇柏军华
  • 9篇赵双宁
  • 8篇金亚征
  • 8篇卢艳丽
  • 8篇谭海珍
  • 7篇刘国庆
  • 7篇汤秋香
  • 7篇肖春华
  • 5篇陈毅伟
  • 4篇白中英
  • 4篇陈兵
  • 4篇曹梅林
  • 4篇王运圣
  • 3篇冯聚凯
  • 3篇孙俐严
  • 3篇林涛

传媒

  • 1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1篇作物学报
  • 4篇作物杂志
  • 3篇玉米科学
  • 2篇计算机与农业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石河子大学学...
  • 2篇计算机农业应...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北京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10篇2008
  • 7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冬小麦新品种选育专家系统的知识表示被引量:6
1996年
本文主要描述系统的知识表示方法。作物育种过程涉及的知识有分类性知识、描述性知识、综合评价知识、经验规则和推理知识等。在构造系统时,我们用说明型方法表示分类和描述性知识,用过程型方法表示推理和经验规则,并采用专家知识与性状值相结合,使知识表示更适合于育种家求解问题的特点和推理过程。
陈毅伟赵双宁曹梅林高世菊
关键词:冬小麦选育专家系统知识表示
种植密度对东北地区不同年代玉米生产主推品种抗倒伏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6
2012年
以6个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白鹤、吉单101、中单2号、掖单13、郑单958和先玉335为材料,比较了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下(37 500、52 500、67 500、82 500株/hm2)的抗倒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间的倒伏率表现出很大差异,近现代品种显著低于早期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所有玉米品种倒伏率和穗高系数逐渐增加,茎秆穿刺强度和压碎强度逐渐降低。但不同品种间抗倒性能指标的差异远大于种植密度的处理。研究显示,虽然种植密度的提高会对抗倒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品种本身的抗倒特性才是提高抗倒伏的关键。
刘鑫谢瑞芝牛兴奎修文雯李少昆高世菊张凤路
关键词:玉米抗倒性
基于图像识别的玉米叶部病害诊断研究被引量:49
2007年
【目的】探讨利用图像技术实现玉米叶部病害自动识别的方法。【方法】根据玉米叶部病害特点,综合应用阈值法、区域标记方法与Freeman链码法,对玉米叶部病害图片进行图像分割、统计病斑个数、去除冗余斑点、计算病斑形状特征,最后根据二叉检索法推断病害。【结果】研究提取了五种玉米叶部主要病斑的识别特征,确定了诊断流程,并开发了识别系统。经检验,该系统对玉米叶部的锈病斑、弯孢菌病斑、灰斑、褐斑、小斑等五种主要病害的诊断准确率达80%以上。【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用图像技术进行玉米叶部病害诊断是可行的,本研究开发的诊断系统为玉米病害自动识别与诊断奠定了基础。
赵玉霞王克如白中英李少昆谢瑞芝高世菊
关键词:图像分割
基于多时相棉花长势遥感的棉田质量诊断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研究多时相遥感信息对棉田质量进行诊断的技术和方法,为棉花生产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促进棉田均衡增产、增效。【方法】研究分析多时相遥感数据对地物信息的动态分析与评判能力,以及棉花长势指标动态变化与棉田质量的关系,对棉花生长盛期多时相的LANDSAT-5多时相遥感数据进行融合,将棉田质量状况划分为健康棉田、有障碍棉田和疑似有障碍棉田三类。【结果】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棉花生长盛期(花铃期)单时相的LANDSAT-5反射率数据可以作为棉田生长状况的判断指标,划分健康生长与生长障碍的阈值为0.820;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的棉田质量划分方法,可以将棉田质量分为健康、有障碍和疑似有障碍三类。依据此方法对新疆建设兵团148团约11705.3ha的417块棉田进行分类,得出健康、有障碍和疑似有障碍三类棉田所占比例分别为36.4%、34.1%和29.5%;经过8块条田(426.5ha)的地面同步调查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准确性,造成该区棉田质量障碍的主要因素为耕地盐渍化、不平整、土壤质地不匀。【结论】研究表明棉田多时相遥感数据进行棉田质量诊断是可行的。利用这种方法,结合不同质量棉田形成机理,能够得到棉田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精细分布的信息,为进一步进行的棉田土壤改良与生产管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供数据支撑。
柏军华李少昆李静王克如谢瑞芝高世菊陈兵王方水刘国庆谭海珍
关键词:多时相遥感监测
基于成像光谱仪的冬小麦苗期冠层叶绿素密度监测被引量:26
2008年
利用自主研发的MSI200型成像光谱仪对冬小麦苗期叶绿素密度进行遥感监测,并与ASD Fieldspc FR2500型非成像地物光谱仪测定数据相比。结果表明,两种仪器所得R720、FD660、FD550、TCARI、GNDVI、PPR(550,450)、NRI等光谱特征参量均与叶绿素密度显著相关,拟合度较高,说明MSI200型成像光谱仪测定的作物光谱数据是可靠的。对筛选出的模型进行检验,ASD Fieldspc FR2500模型的预测精度达86.61%~92.79%,MSI200达91.26%~95.54%,其中PPR对叶绿素密度预测精度最高,RMSE分别为0.8391和0.0979。与传统非成像地物光谱仪相比,成像光谱仪能够提取纯冠层光谱信息,所得模型精度高、误差小,筛选的植被指数和特征波段对于航天、航空遥感器的定标有重要意义。
谭海珍李少昆王克如谢瑞芝高世菊明博于青赖军臣刘国庆汤秋香
关键词:冬小麦苗期冠层叶绿素密度ASD
华北平原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冬小麦稳产技术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在华北地区研究了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不同品种、不同播量、不同播期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中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免耕播种小麦较玉米秸秆不还田翻耕、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播种小麦3年均表现为减产,减产幅度8.3%~25.0%;而通过选择适宜的品种、播期,增加播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冬小麦的减产幅度。
金亚征谢瑞芝李少昆冯聚凯于青高世菊
关键词:华北平原冬小麦保护性耕作
计算机在作物育种和栽培中的应用与展望被引量:8
1993年
作物育种和栽培是涉及多种学科的综合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技术,有较强的生产实践性、区域性、时间性。无论是作物育种,还是作物栽培,都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任何措施的实施,需因时、因地制宜。这些特点一方面表明,作物育种和栽培为计算机应用提供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有着良好的前景;另一方面表明,在这些领域里应用计算机的复杂性和困难性。要真正作到育种、栽培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以计算机技术改造其传统技术,达到实用化,尚需进行许多艰苦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赵双宁陈毅伟曹梅林高世菊曾启明
关键词:计算机作物育种栽培
保护性耕作农户认知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对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成都平原和西北绿洲区4个典型生态类型区的666户农户进行了保护性耕作技术认知情况调查。表明我国保护性耕作模式比较多,产量效应及推广应用情况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其中,华北平原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率较高,而西北绿洲区相对较低,与之相对应,各区域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程度也存在明显差别。
汤秋香李少昆谢瑞芝章建新高世菊林涛柏军华刘国庆谭海珍金亚征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农户调查
玉米生产信息化平台及其服务体系构建与应用
李少昆王克如高世菊王运圣谢瑞芝祁之力马达灵林旺张永江卢艳丽王旭王刚赵双宁
该项目研究面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与玉米生产实际,构建了玉米生产信息化平台及其服务体系,并进行了推广应用;针对玉米生产全过程建立了“玉米优质高效生产实用技术”等14个基础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利用现代网络、多媒体、通讯、人工...
关键词:
关键词:玉米信息化平台
冬小麦不同株型品种光谱响应及株型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以直立和平展2种株型的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它们的光谱响应以及田间植被覆盖度的差异,探讨了利用冠层光谱反射率、光谱特征参量NDVI及植被覆盖度识别小麦株型的方法。结果表明,(1)小麦不同株型品种在近红外波段(700~1300nm)光谱反射率有明显差异,生育前期平展型品种高于直立型品种,并以拔节期的差异为最显著,随着生育进程差异逐渐变小。拔节期是进行株型识别的最佳时期,并且此期冠层的敏感波段680nm和760~900nm的反射率在2种株型品种之间差异明显。(2)小麦冠层叶面积指数(LAI)与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680,890)呈正相关,并且不同生育阶段其相关程度有差异,这是利用NDVI和植被覆盖度(COV)识别不同株型的基础。(3)相同COV条件下,直立型品种的NDVI高于平展型品种的NDVI,并且随着COV的增加,差异逐渐变小,二者的变化关系体现了直立型品种株型紧凑和平展型品种株型披散的特点,利用NDVI和COV的关系可以对株型进行识别,以小麦拔节期为最佳识别阶段,此期2种株型品种的NDVI具有显著差异(P〈0.05)。
卢艳丽李少昆王纪华谢瑞芝黄文江高世菊刘良云王之杰
关键词:株型冠层光谱覆盖度叶面积指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