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殿荣

作品数:126 被引量:1,409H指数:23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4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8篇水稻
  • 51篇杂草
  • 51篇杂草稻
  • 24篇栽培
  • 15篇性状
  • 15篇胁迫
  • 13篇栽培稻
  • 12篇基因
  • 12篇超级稻
  • 10篇育种
  • 10篇粳稻
  • 9篇幼苗
  • 7篇栽培技术
  • 7篇穗型
  • 7篇苗期
  • 7篇耐冷
  • 7篇粳型
  • 6篇乳苗
  • 6篇胚轴
  • 6篇中胚轴

机构

  • 124篇沈阳农业大学
  • 7篇辽宁省盐碱地...
  • 5篇黑龙江八一农...
  • 5篇黑龙江省农业...
  • 4篇辽东学院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辽宁省农业科...
  • 2篇辽宁省农业厅
  • 2篇呼和浩特民族...
  • 1篇教育部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辽宁省固沙造...
  • 1篇赤峰市农业科...
  • 1篇武警辽宁总队
  • 1篇铁岭市农业技...
  • 1篇铁岭市农业科...
  • 1篇铁岭市环境保...
  • 1篇辽宁丰民农业...
  • 1篇中国科学院北...

作者

  • 126篇马殿荣
  • 96篇陈温福
  • 47篇徐正进
  • 29篇赵明辉
  • 25篇张文忠
  • 20篇王嘉宇
  • 15篇唐亮
  • 12篇孙健
  • 12篇徐海
  • 11篇丁国华
  • 10篇苗微
  • 8篇张树林
  • 7篇张丽丽
  • 6篇殷大伟
  • 6篇马巍
  • 6篇王莹
  • 6篇吴云艳
  • 6篇王楠
  • 6篇李金英
  • 5篇曹英丽

传媒

  • 2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1篇中国水稻科学
  • 8篇华北农学报
  • 8篇北方水稻
  • 7篇作物学报
  • 6篇辽宁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稻米
  • 4篇2012东北...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种子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植物生理学通...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高等农业教育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16篇2012
  • 9篇2011
  • 13篇2010
  • 7篇2009
  • 9篇2008
  • 11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 4篇2004
1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北稻区抗螟性水稻品种筛选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二化螟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对水稻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然而,现在的防治方法难以有效控制该害虫为害。本试验选取38个东北稻区种植较为广泛的水稻品种和8个杂草稻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活体成株鉴定法对这些品种进行抗螟性鉴定。田间鉴定结果显示,46个水稻品种中,有1个高抗品种,3个抗性品种,13个中抗品种、15个耐虫品种、12个感虫品种和2个高感品种。室内鉴定结果表明,14个代表品种中1个抗性品种、1个中抗品种、5个耐虫品种、5个感虫品种、2个高感品种。田间和室内鉴定结果共同表明,品种1688、1654具有明显抗螟性。
王悦杨雪清马殿荣王小奇
关键词:二化螟抗性鉴定水稻
辽宁省杂草稻的初步考察被引量:33
2005年
对辽宁省杂草稻的发生范围、来源、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讨论,认为杂草稻在辽宁的发生越来越普遍,不仅影响水稻的产量,而且降低水稻的商品价值;杂草稻主要通过种子调运进行大范围远距离扩散,通过农事活动等近距离传播;应采取预防为主的杂草稻综合防治措施对杂草稻进行积极的控制。
马殿荣陈温福徐正进张文忠
关键词:杂草稻
盐胁迫对水稻叶片气孔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06年
以沈阳农业大学育成的沈农265为试材,以秋光为对照,测定了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叶片气孔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盐胁迫程度下,两个品种的剑叶气孔密度均受到了明显的影响,总的趋势是随着盐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剑叶气孔密度增大,且品种间有一定的差异,沈农265的增幅比秋光大。
赵姝丽陈温福马殿荣赵飞
关键词:盐胁迫气孔密度
辽宁省杂草稻生物学多样性及其遗传分化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杂草稻是指在稻田里或周边作为杂草类型而伴随栽培稻生长的水稻植株,杂草稻已成为辽宁省稻区一种严重的杂草类型。2003~2005年对辽宁省杂草稻进行了初步考察、收集和整理,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杂草稻广泛分布在辽宁省各水稻主产区的各主栽水稻田中,且正从栽培田向周边扩散;不同地区杂草稻的株高、分蘖能力、单株穗数及芒长等生物学特性变异较大;杂草稻在亚种分类上大部分属粳型和偏粳型,只有少数为偏籼型。SSR分子标记结果表明,辽宁省杂草稻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复杂。
马殿荣李茂柏孙健王楠徐正进陈温福
关键词:杂草稻植物分布亚种分类生物多样性遗传分化
杂草稻密度对栽培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5
2008年
以杂草稻wr04-12和栽培稻辽粳294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杂草稻密度对栽培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杂草稻密度的逐渐增加,栽培稻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最终导致栽培稻产量显著降低。从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来看,水稻有效穗数受杂草稻密度的影响最大,穗粒数和结实率受到的影响次之,千粒重受到的影响最小。因此,水稻有效穗数减少和干物质生产能力降低是杂草稻竞争造成栽培稻减产的主要原因。
宋冬明马殿荣杨庆陈温福
关键词:杂草稻栽培稻生长发育
过表达水稻OsSAPP2基因促进转基因拟南芥叶片衰老被引量:1
2019年
衰老是植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在植物整个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生物学意义。叶片衰老是植物生长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该过程中叶绿素、核酸、脂质、蛋白和其他大分子等被降解,细胞程序化死亡并引起叶色发生变化,然而目前关于这个生物学过程如何启动和如何调控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当植物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时也会加速其自身的衰老,蛋白磷酸酶催化的蛋白质去磷酸化反应会在植物适应外界环境的多种生命活动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C型蛋白磷酸酶是植物中数量较多的一类,其通过脱磷酸化来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以及信号传递,从而调整体内相关基因的变化来对抗逆境的胁迫。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并克隆了一个新的参与水稻(Oryza sativa)叶片衰老进程调控的2C型蛋白磷酸酶编码基因OsSAPP2,并通过双元表达载体构建获得了组成型异源过表达OsSAPP2基因的转基因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通过对35S-OsSAPP2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观察可知,35S-OsSAPP2转基因拟南芥出现莲座叶片变小、数量减少,抽苔和开花时间明显提前,株高增加,叶片颜色变浅、衰老加速等表型。在叶龄依赖和人工黑暗诱导的衰老过程中,过表达OsSAPP2基因导致转基因拟南芥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片萎蔫加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35S-OsSAPP2转基因拟南芥中衰老标志基因SAG12,衰老关键转录因子NAC2、NAP、WRKY6和叶绿素降解关键酶编码基因ACD1等表达量上升;从植物进入衰老过程开始,光合作用关键基因RbcS和RbcL表达量快速下降。可见,OsSAPP2基因参与植物叶片衰老进程的调控,是衰老进程的正向调控因子。
张艺函徐凡蒋太英崔胜男马殿荣
关键词:叶片衰老功能分析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沈农604
陈温福徐正进张文忠马殿荣刘丽霞张树林张龙步李国志孙国财李雪梅林洪祥苏英山迟岳鑫李红霞
该项目选育出株型紧凑,高矮适中,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生产潜力高,品质优,抗病抗逆能力强,适应性较广的中晚熟常规粳稻“沈农604”。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优质粳稻新品种沈农604为核心,组装集成与之相配套的先进栽培技术,...
关键词:
关键词:水稻
一种图片中稻穗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涉及图像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图片中的稻穗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图片中的稻穗的识别方法,包括:获取水稻图片;将所述水稻图片输入到分类模型,基于所述分类模型确定所述水稻图片中的每一...
曹英丽马殿荣于丰华郑伟李昂
完全控制条件下杂草稻与栽培稻的营养竞争被引量:5
2013年
本文以栽培稻沈农265和杂草稻WR04-12为试验材料,研究盆栽试验条件下杂草稻与栽培稻地上部分的营养竞争。结果表明,在完全控制条件下,任何肥力下,杂草稻吸收养分的能力明显强于栽培稻沈农265。杂草稻在与栽培稻的营养竞争中,始终表现出较强的种间竞争优势,杂草稻竞争使栽培稻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显著降低。增加施氮量对杂草稻和栽培稻的营养吸收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相对更有利于杂草稻。
吴云艳马殿荣李金英陈温福
关键词:栽培稻杂草稻营养
一种秸秆生物炭还田保护土地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生物炭还田保护土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秸秆生物炭粉用酸进行改性,接着加入粘合剂制成颗粒状物质;将秸秆粉碎成秸秆粉,加入益生菌液进行发酵,获得发酵物;将颗粒状物质、秸秆粉和发酵物...
兰宇黄玉威曹殿云陈温福韩晓日孟军张文忠马殿荣赵明辉程效义殷大伟金峰敖曼阮燕晔王庆阳王迪詹增意贺婉莹刘苏影安西杰马长驰骋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