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蝶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亚抑制浓度鱼腥草素钠和红霉素体外诱导对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亚抑制浓度鱼腥草素钠和红霉素体外诱导对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耐药性影响,探讨Sp红霉素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ATCC6306和10株红霉素敏感临床分离株对鱼腥草素钠和红霉素MICs;1/2MIC的鱼腥草素钠和红霉素为起始浓度进行连续诱导,检测诱导前后菌株对鱼腥草素钠和红霉素的MICs;PCR扩增药物诱导前后菌株L4和L22编码基因rplD和rplV并测序,比较诱导前后氨基酸序列的变化。结果Sp经鱼腥草素钠诱导传代的各临床菌株MICs改变不超过2倍,无耐药株产生;诱导前所有菌株对红霉素的MIC为0.125μg/ml~0.25μg/ml,诱导后ATCC6306和5株临床菌株成为红霉素耐药株,MIC为4μg/ml~32μg/ml,其中ATCC6306和3株临床L4和L22氨基酸序列存在1处~3处替换突变。结论红霉素体外诱导肺炎链球菌获得稳定性耐药,耐药机制可能与核糖体蛋白L4和L22氨基酸突变相关。相对于化学合成药物肺炎链球菌对鱼腥草素钠不易产生耐药。
- 叶寒青马晓蝶黄燕颖孙爱华
- 关键词:鱼腥草素钠红霉素肺炎链球菌耐药
- 我院521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临床上报的ADRs 521例,从患者性...
- 寿张轩金雪马晓蝶
- 我院521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s)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上报至浙江省ADRs监测中心的ADRs 521例,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药物过敏史、ADRs发生时间、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因果关系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21例ADRs共涉及227种药品,其中由抗微生物药(85种,占总品种数的37.44%)导致的ADRs 300例,中药制剂(62种,占总品种数的27.31%)引起的ADRs 141例,分别占ADRs总数的57.58%和27.06%;共观察到累及皮肤及其附件的ADRs 194例次,占总数的37.24%。不良反应涉及人群男女比例为1∶1.3;60岁以上患者为ADRs易感人群;静脉滴注是导致ADRs的主要给药途径。结论:医院应进一步加强ADRs监测与医疗监管工作,促进合理用药。
- 寿张轩金雪马晓蝶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药物警戒
- 季铵盐诱导肺炎克雷伯菌外排泵AcrAB-TolC高表达与喹诺酮耐药关系的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Kpn) Acr AB-Tol C外排泵参与季铵盐和喹诺酮类抗生素交叉耐药的机制。方法微量稀释法检测苯扎溴铵诱导前后Kpn临床菌株对苯扎溴铵和环丙沙星(CIP)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诱导菌株和母株外排泵基因acr AB的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经苯扎溴铵诱导16株临床菌株对其MICs值提高了2倍~8倍;8株CIP敏感株诱导后5株仍敏感、1株对CIP的MIC=2 mg/L为中介耐药株、2株MIC分别为8 mg/L和16 mg/L成为CIP耐药株;8株CIP耐药株苯扎溴铵诱导后对CIP的MICs提高2倍~8倍。诱导株acr AB基因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母株(P <0. 05)。结论 Acr AB-Tol C外排泵表达与季铵盐和喹诺酮类抗生素交叉耐药有一定的相关性。
- 马晓蝶黄燕颖孙爱华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外排泵喹诺酮类抗生素